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2 19:15:01

“為李坪村的孩子們拍一張照片留住這個夏天吧!”快門按下,又一張幸福的笑臉被定格。

拍照片、練書法、畫牆畫,用心陪伴着村裡的兒童……這個夏天,西南大學“西小蘭”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的大學生在重慶市城口縣鹹宜鎮李坪村,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

和他們一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暑假時間,放下書本,走出校園,走進鄉村,親近鄉土中國的廣袤大地。觀察、傾聽、行動,他們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深入交流,在田間地頭思考鄉村的發展之路,用不一樣的視角發現原始和自然的美。

發揮才華和想象力,他們給留守兒童帶去知識和快樂,為他們種下夢想的種子;一家一戶實地調研,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學以緻用,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實現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每一個暑期實踐小隊隻有一個主題,隻能去到一處,隻能影響一方。但是,千千萬萬的實踐小隊一起出發,就像千百條河流彙入大海,必将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關心這片土地,便呵護盛放在此的童年

西南大學“西小蘭”實踐隊隊長周瑾和副隊長周曉瓯都是參加過多次支教實踐的“老教師”。這一次,除了給孩子們上課、輔導作業,她們還想帶去不一樣的東西。周曉瓯想:對于城市的孩子來說,拍寫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鄉村裡的孩子卻鮮有機會。作為新聞傳媒學院的學生,可以發揮專業特長,給他們拍照啊!

大家一拍即合,從學校借來閃光燈、背景布,一并帶去了城口。

拍攝的日子接近支教實踐的尾聲。這天,孩子們陸陸續續來到這間“臨時攝影棚”。鏡頭下,孩子們顯得有些害羞。“你們喜歡李坪村的什麼?”周瑾和其他隊員與孩子們交流、說笑。說着說着,大家就活躍了起來,面對鏡頭也更加自然。

不一會兒,一年級的小浩也來到了攝影棚,走到鏡頭前。可不論周瑾怎麼逗小浩,他都低着頭。

小浩是大家公認的“匪娃”,父母外出打工,平時他由爺爺照看,經常調皮搗蛋,身上有很多磕磕碰碰的傷疤。有一次課間,他拿着易拉罐的薄片到處亂晃,周瑾當即制止他。可小浩卻嬉皮笑臉地說:“你去告爺爺我也不怕!”無奈,周瑾耐着性子和小浩講道理。爺爺的“棍棒教育”對讓小浩變得有些“油鹽不進”,而此刻周瑾的耐心溝通反倒讓這個頑皮的孩子突然“聽話了”。

拍照的時候,小浩知道這些天闖了不少禍,竟有些不好意思。不隻隊員們,其他小朋友也一起鼓勵他。“我喜歡李坪村自由的生活!”小浩的手比了一個“V”,大聲喊出這句話,鏡頭也記錄下這一時刻。

“一天下來跟着他們笑,我的蘋果肌都酸了。”“我也是!”拍攝結束後,正在收拾現場的周瑾和周曉瓯又發出一陣笑聲。走出攝影棚,擡頭一望,天幕布滿了星辰。

隻有在鄉村才能看到如此美的星空,她們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走上山坡,躺在草地上,呼吸新鮮空氣,兩人互相講着以前支教的趣事。她們知道,孩子們和星星一樣:雖然星光有明有暗,但都散發着自己的光芒。不論未來孩子們會走得多遠,他們都值得擁有幸福的童年。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1

西南大學“西小蘭”實踐隊為孩子們拍攝的照片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2

西南大學“西小蘭”實踐隊的成員拍攝照片時與孩子們交流(西南大學供圖)

切換一種新狀态,獲得一片新視野

一個急轉彎,睡夢中的李亞迪突然驚醒。望向窗外,懸崖就在車底,吓得她趕緊縮回來;環顧車内,同學們大都不适應陡峭的山路,神情疲憊。一路沉默,車輛朝着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行駛。

“到啦!”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地域特色産品走出去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隊長刁玲敏、隊員李亞迪和隊友們一同興奮地下車,四處張望眼前的鄉村景象。“在腳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路程上的倦怠就一掃而空。整個人像是切換到另一種狀态。”李亞迪說。

2011年,在政策鼓勵下,邦東鄉開始發展咖啡産業,許多農戶開始嘗試種植咖啡。獨特的自然條件使邦東鄉成為種植咖啡的優質地帶,可前幾年邦東鄉咖啡産業的發展有些不溫不火。如今,咖啡市場需求回暖,産業發展又進入一個窗口期。

“既然占盡天時地利,如何抓住機遇,把咖啡産業做大做強呢?”沒有休息,隊員們分成小組,帶着疑問,即刻開展入戶訪談工作。

山間的風雨來得快,走得也快。和一戶人家聊天的這會兒功夫,一陣大雨已過。李亞迪趁着晴天,趕往下一家。途中,一大叢被狂風吹倒的竹子攔住了她通往下一戶人家唯一的路。

“我幫你把竹子砍掉。”李亞迪聞聲望去,從旁邊一戶農家走來一位拿着鐮刀的大叔。她怔了一下,還沒等回過神來,大叔手起刀落,砍斷竹子,打通了這條路。“大叔很瘦,有些佝偻,可動作熟練有力。這是多麼淳樸善良的人啊!”李亞迪回憶,“我鼻尖有些酸,但内心更堅定了,我要努力給大山帶來改變。”

夜晚,隊員們回到了住處,聚在一起讨論一天的收獲。“程叔叔家的咖啡種得太晚,又趕上霜凍,收成不好。”“王大姐家的咖啡種植海拔高,長得好卻熟得晚,沒趕上企業收購的時間……”刁玲敏認真聽取大家的訪談成果,作為隊長,她希望能和隊員們一起幫助當地抓住咖啡産業發展新機遇。

除了走訪農戶,兩周的調研實踐中,他們與當地相關部門座談、走訪咖啡企業,全方位了解當地咖啡産業的過去與現狀。“未來可期,我們認為邦東鄉的咖啡産業能越來越好。”根據在基層一線掌握到的信息,刁玲敏和隊員們正在編寫調研報告,“我們會把分析和建議呈送當地相關部門,哪怕是一點點小的改變都有價值。”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3

華中科技大學實踐隊成員與當地咖啡種植戶交流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4

華中科技大學實踐隊成員在查看咖啡長勢(華中科技大學供圖)

把信息技術的汩汩清泉注入田野鄉間

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如汩汩清泉,悄然注入曾經閉塞的鄉間田野。廣袤鄉村有了數據這個“新農資”的加持,激發出更加充沛的發展活力。

2017年,北京郵電大學一支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青年實踐隊,在定點幫扶的契機下來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他們在調研中發現,這個小山村有頂呱呱的風景,響當當的農産品,隻是苦于“信息不對稱”無法打開市場。

自那時起,“助順郵我”科技助農就成為實踐隊每年固定開展的社會實踐項目。教授、研究生、本科生,一代代師生接續參與,先後為長順打造了“農産品産銷對接系統”“藍牙旅遊導覽系統”等信息化平台,為昔日的貧困縣打通了信息化之路。

後來,實踐隊轉化為學生社團“藍圖創新工作室”,來自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徐晨淇現為負責人之一。初入團隊時,他便參與了為當地景區研發智能導覽機器人的工作,不過對長順知之甚少,僅限于圖文資料和前輩口述。遠在北京的實驗室裡,他為這個千裡之外的山村苦思一套套方案,敲下一行行代碼。那時,這代碼隻意味着字符本身。

直到今年暑假,當徐晨淇踏足這片陌生的土地時,才真正感到手中代碼的價值。

“文淵文淵,給我講講長順有什麼好玩的?”“你好文淵,景區服務中心怎麼走?”長順縣神泉谷景區裡,不斷有遊客前來跟AI導遊“文淵”互動。它,就是徐晨淇團隊所敲代碼的實體,一款專為神泉谷景區室外導覽研發的AI交互機器人。

看着測試中的“文淵”成了景區“小明星”,團隊成員們生出了為人父母般的自豪。在與景區運營經理、當地導遊的交流中徐晨淇得知,機器人對他們的意義不隻是添了個幫手。業務層面,它解決了景區導遊少且大多口音重的問題,能服務更多外地遊客、提高景區口碑,還能幫助培訓本地導遊;宣傳層面,它是景區現代化形象的代言,意味着這個深山裡的景區也可以新潮起來,和更廣闊的市場接軌。

“原來,自己手中的設計對使用者而言如此重要!”徐晨淇感到胸中多了一股力量——或許他曾經将實踐項目視作簡曆上的“錦上添花”,但他當下立志,要做更多“雪中送炭”的事。

“過去做項目,我是接受需求,現在我學會了發現需求。”對徐晨淇而言,這次社會實踐走出校園、走進鄉村、走向用戶的紮實體驗,已化作走好研學之路的路标。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5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6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7

藍圖創新工作室的學生在測試“文淵”機器人(北京郵電大學供圖)

别開生面的社會實踐,讓大學生們有許多收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白佳毓講述了她的真實感悟:

很早之前,我便萌生了返鄉調研的想法。大二寒假,我在校内看到了“旋鷹未來”創新創業團隊發布的招募通知,這是由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長們建立的創業團隊,專注于研發無人機。出于愛好,我報名并通過了面試,在團隊中負責農業無人機市場調研、最新動态整理等工作,以确定團隊未來發展方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我們做項目時的切身體會。我們往往是在農業、企業網站上尋找資料,分析農業無人機市場的龍頭企業及其市場占有率等。但從二手資料中得到的信息有限,無法弄清土地流轉之後農村的情況,線上問卷調查的目标群體也不确定。這都讓我堅定了要到一線調研的想法。今年暑假,我組建了“空天助農”實踐隊,帶領小夥伴們踏上黃土地,走進農田,走近農民。

去哪裡調研?我是從鄉村出來的孩子,帶着回饋家鄉的期待,我重回了闊别六年的農村老家: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朱口鎮杜堂行政村白莊。

媽媽聽說我要回去調研,特别支持,第一時間找到村支書的電話發給我。村支書聽說大學生要去調研,高興地用村頭大喇叭為我們宣傳。這讓我在感動之餘,更堅定了要為鄉親們做實事的決心。

結合專業所學,我們準備調研農業植保無人機這一新技術在白莊的實際需求和應用情況,幫助農民生産作業。

到農村下基層,說得容易、做得挺難、累是真累,但是收獲很多。一開始我們隻是打算采訪一下無人機售賣商,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現在農業植保無人機在基層農村的應用情況。恰逢他們第二天早上有無人機作業,我們意外收獲了現場觀看的機會,要知道,以前我們都隻看過視頻資料。

太康縣地屬華北平原,為一年兩熟制,7-9月份是玉米生長、成熟期,這個時期需要噴灑除蟲藥,防治病蟲害。但是夏季天氣炎熱,無人機作業噴灑藥液的過程中會因為氣溫高有所損耗。為了減少藥液的損耗,最大程度上保證作業的有效,無人機作業需要在上午10點之前、下午5點之後開展。

作業地路途較遠,我們淩晨3點起床,4點半到達集合地。7點,無人機作業開始,原來現場觀看是這樣令人震撼!我們親眼見證了無人機的便捷高效,一轉眼,整片農田就播撒完畢。

随後的訪談中,農民們對植保無人機贊不絕口:“以前啥都是自己幹,現在很多都是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割,打藥也用無人機。現在的農民沒有以前累了,日子也舒坦了!”鄉親們的真情實感讓我深受觸動,科學技術的點滴進步,都可能給農民生活帶來巨大改變,我們作為有知識的青年一代,肩上的責任多大呀!

返回學校,我和小夥伴們以前所未有的勁頭投入調研報告寫作。這份報告将運用到北航創新創業團隊提升農業無人機性能的科研中,轉化為科技助農的實際成果。

現在,我和小夥伴們對推廣普及植保無人機的應用更有信心、更有幹勁了。我們希望讓更多的農民用上省時省力省錢的先進科技,這是我們的有為,也是青年學子的有為!

暑假生活分享實踐篇(去田野鄉間實踐)8

白佳毓在采訪村民對無人機農田作業的使用體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殷澤昊 李丹陽 彭景晖 本期選題支持 劉博超)


來源:《光明日報》2022年8月30日12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