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文案?“上饒經開區共有貧困戶978戶,有勞動力貧困戶就業率達100%”4月30日上午,上饒經開區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周明說,“利用經開區企業多的優勢,我們把就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來抓,開展了一系列的就業舉措,基本上每戶都實現了就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文案?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上饒經開區共有貧困戶978戶,有勞動力貧困戶就業率達100%。”4月30日上午,上饒經開區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周明說,“利用經開區企業多的優勢,我們把就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來抓,開展了一系列的就業舉措,基本上每戶都實現了就業。”
周明告訴記者,由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邊是企業在防控疫情中複工複産,一邊又是員工短缺。“頂着疫情複工複産,既要幫助企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幫助企業解決人手不夠的問題,另外還要幫助貧困戶就業。如何兼顧?開始,我們在線上招聘,有文化的年輕人應聘熱烈,可貧困戶卻是響應寥寥,因為絕大多數的貧困戶文化知識相對缺乏,極少數還不會用智能手機,所以在線上開展就業扶貧效果不好。于是,我們聯系經開區經濟發展局等扶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貧困戶就業招聘會開到各個村口,并邀請企業現場面試簽約。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連續在各個村口召開的招聘會,數千個崗位供貧困戶選擇,現場解決了249名貧困戶勞動力的複工就業問題。”
“每個月除了政府的補助,我還可以領到3000多元的工資,現在不但是生活過好了,主要是在公司裡還學到了技術。有了技術,相當于有了‘鐵飯碗’。”董團鄉吳洲村的小張邊操作機器邊說,他因為父母患疾病而成了貧困戶,在貧困戶就業招聘會的牽線搭橋下,在經開區的一家汽車公司找到了滿意的工作。“沒有文化、沒有技能是不少貧困戶喪失脫貧信心的原因之一,這讓許多貧困戶對技術類工作望而卻步,無法真正實現就業緻富的夢想。”周明說,“為此,我們開展就業扶貧工作的時候,根據貧困戶的特點,為貧困戶推薦工作,讓貧困戶在就業的同時,能夠學到一技之長。另外,我們跟蹤服務好就業的貧困戶,到貧困戶就業的企業了解,若有貧困戶确實不适合本職工作,我們便為貧困戶提供其它适合的崗位信息,直至貧困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學到終身受用的技術。下一步,我們繼續摸排貧困戶的就業情況,确保每個有就業能力的貧困戶,都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并且在其就業賺錢脫貧的同時,學到無論走到哪兒都能找到工作的技術,實現真正的脫貧緻富。我們也會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就業扶貧理念一以貫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