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申子仲/文 張曉冬/圖 王文斌/視頻剪輯
鄭州為啥被稱為“大鄭州”?河南到底有多“開放”?最給力的答案,其實是綜合保稅區。
鄭州綜保區有多牛,12年前,這可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中部地區“獨一份”,可謂搶盡了先機和風頭。2013年3月,鄭州航空港實驗區作為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準建,較之還大了3歲的綜保區,行政區屬劃歸航空港區。此後,鄭州人習慣稱航空港區為“大港區”,綜保區為“小港區”。
鄭州的“小港區”有多牛?這樣說吧,“小港區”就是“大港區”的實驗室,正是有了綜保區的成功經驗,才有了“大港區”的後來居上。
綜保區裡天天忙些啥
一提起鄭州綜保區,大部分鄭州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富士康”,其實在這裡忙活着的生意人,多着呢,跨境電商業務便頗具代表性。唯品會、菜鳥在這裡都有自己的大型分揀、包裝車間和出貨倉庫。
重慶籍的祝耀祖3個月前來保稅區,主管唯品會華中區跨境商品業務。他告訴記者,他們公司2019年入駐綜保區,包括收獲、存儲、出庫在内,一共有4萬平方米的“大倉”。訂單主要是來自日韓、歐美的化妝品、奶粉、保健品、包包、小電器,平時每天約3萬單左右,遇到“雙11”“618”這樣的促銷高峰期,每天接單量會暴增到10多萬單。
大象新聞記者在唯品會的分揀出庫車間看到,6000多平方米的倉儲式車間,僅有10多個工作人員,商品識别、分揀、輸送、包裝,基本都實現了全自動化。
商品初步分揀由一隻3米多高的機器人機械臂操作,在不停扭動的金屬環形壁内獨立完成。祝耀祖說,這條粗“胳膊”,大名叫“集貨ABB”,非常智能,可以自動識别訂單編碼,“把同一客戶訂的不同商品,自動分揀到一組裝筐。”
菜鳥網絡供應鍊鄭州跨境倉在保稅區的運作模式和商品類别,和唯品會區别不大。負責人馬鑫權說,作為阿裡系國際倉,這裡也是他們在河南唯一的國際業務“根據地”,而就輻射區域而言,屬于華中地區的最大“保稅倉”。
無論是唯品會,還是菜鳥,負責人均坦言,之所以紮根鄭州保稅區做“根據地”,看中的就是這裡的區域優勢和通關便利。
綜合保稅區到底幾個意思
很有必要解釋一下綜保區的“内涵”。
綜合保稅區最明顯的功能就是“保稅倉儲”。通俗來講,即國外物品進入綜合保稅局不需要繳納關稅,貨物經過生産加工或包裝後,銷往國内各地再按貨物狀态征收稅款;而國内的貨物進入綜合保稅區,可立即獲得出口退稅;且區内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這樣就大大延展了稅金滞壓,幫助國内企業盤活了流動資金,節省了流通成本。
32歲的信陽人周浩,每天都會趕到保稅區内的倉庫盤貨。和跨境電商不同,周老闆主營傳統線下服裝生意,主要做西班牙Zara“快時尚”時裝品牌,倉儲吞吐量每周約為3個航班1萬箱100萬件,依市場行情分銷全國28個省市。
為延保節省成本,周浩的道骊集團公司2017年7月入駐“小港區”。比起非保稅區,周老闆感慨說“那好處可太多了”。首先是這裡的航空資源優勢,接送貨物便利;其次是延期保稅,節省成本;第三通關便利,一般情況下,24小時就能辦結清關手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利好“加持”,周浩的業務形态在“小港區”内也逐漸豐富起來,“我也可以順道做一些保稅商品和非保稅商品的拼裝運輸,這樣就節約了運輸成本。也可以在這裡做國内品牌服裝的出口,反正都是一站式服務,方便的很。”
河南年輕人“深耕”服務鍊
“小港區”的持續興旺局面,同時帶動了一批腦子活泛的服務商。34歲的林州人劉俊睿正是敏銳地發現了“小港區”的商機。
劉俊睿早年從事國際物流,2013年“大港區”成立後,正值國家大力倡導跨境電商,他感覺有奔頭,便于2015年來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探索新的深耕模式。2019年,他所在的河南躍菲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将業務進一步細分,由劉俊睿負責為跨境電商提供出口鍊條服務,包括平台運營、通關手續辦理、裝卸入庫、航線預定等綜合服務。随着服務項目不斷拓展,劉俊睿已經涉足時裝、玩具、鞋帽、電子配件、特殊商品等多項領域,目的地主要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俄羅斯歐美國家。目前,“躍菲揚”已經是ebay、dhl、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巨頭的合作夥伴。
借助鄭州航空港區的區位優勢,許多像劉俊睿一樣的聰明的年輕河南老鄉創新創業,為國産商品和“河南造”,打通了一條條走向世界的快速通道。劉俊睿向記者透露說,單單是許昌的假發業務,平均每天就有500多單。
“今年上半年,航空港區跨境電商平台企業注冊總量,已經達到了860家,完成進出口申報單量業務6800多萬單。雖說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同比單量有所下降,但貨值卻是逆勢增長。”保稅區口岸發展科科長李紀昉告訴大象新聞記者,這其實說明了保稅區内産業結構多元化調整發展帶來的優勢,已經開始顯現。
學習“大哥”好榜樣
鄭州航空港區綜合保稅區,作為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的中部地區唯一的綜合保稅區,最初是圍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發展興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小港區”10多年來的發展,為鄭州乃至河南的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豎立了标杆、刻就了模範。
2016年,南陽市卧龍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2016年1月13日,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設立,去年3月,經開綜合保稅區正式運營;與此同時,洛陽綜保區和開封綜保區已獲批複,正在加緊建設。而先行的鄭州航空港區保稅區經驗,無疑會對後增的開放引擎以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班“小弟”奮起直追,但“大哥”畢竟就是“大哥”。李紀昉科長不無自豪地說,近年來,鄭州綜保區和口岸服務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不遺餘力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穩中求進、固本拓新,時不我待勇當“二次創業”熱血尖兵。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小港區”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2089.74億元,同比增長0.6%,居全國綜保區第二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