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劉張鉑泷 編輯:安靜 美編:周蕾
什麼是視場角?
視場角是衡量一支相機鏡頭能夠“看到”的最大視野範圍的标度,通常以角度作為單位。很明顯,決定視場角的關鍵在于鏡頭焦距,焦距越長的鏡頭視場角越小。舉例來說,一支200mm的鏡頭的視場角大約為12度,而一支20mm的鏡頭的視場角則要寬廣的多,在全畫幅相機上大約為94度。如果是變焦鏡頭的話,視場角則是随着焦距變化而變化的。另外,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也會對視場角有影響。
為什麼感光元件對視場角有影響?
多數鏡頭都是為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設計的。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約等于一張标準35mm底片的大小。所以,如果使用全畫幅相機拍攝的話,那麼所見即所得(用實時取景的時候才是——我們稍後會談到)。不過多數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比全畫幅的要小,它們的感光元件大小和老派的APS-C膠片相機相仿。用這樣的相機通過相同的鏡頭看到的場景要更小一些,也就是說事物在畫面中的尺寸相對會更大一些。
所以說小的感光元件增加鏡頭焦距?
不是的,鏡頭焦距并沒有增加——不管接在什麼相機上面,一支50mm的鏡頭都還是一支50mm的鏡頭。隻是視場角變窄了,所以看起來像是用焦距更長的鏡頭拍出的效果。如果想知道鏡頭的“等效焦距”——在全畫幅相機上産生相同視場角的焦距——你需要在實際的焦距上再乘上一個感光元件對應的“焦距轉換系數”。不同相機廠商的産品的焦距轉換率略有不同:佳能的APS-C相機的轉換系數是×1.6,尼康的DX相機的轉換系數是×1.5,索尼的NEX相機轉換系數是1.5,松下和奧林巴斯的4/3系統轉換系數是2。舉例來說,一支35mm鏡頭接在佳能的70D上的等效焦距是56mm(35×1.6)。
為什麼我需要計算出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可以提供一個讓你在不同種類的相機之間比較鏡頭焦距的标準。實際上,你唯一需要考慮等效焦距的問題是在你選擇鏡頭的時候。對于野生動物攝影或者體育攝影來說,很多時候是不可能接近拍攝對象的,這時候感光元件尺寸小的相機就會有很大的優勢。在尼康D7100上使用一支400mm鏡頭的視場角相當于全畫幅單反相機上使用600mm鏡頭的視場角。如果再在鏡頭上加裝一個1.4倍增距鏡,那麼有效焦距就能達到驚人的46mm((400×1.4)×1.5)!而對于經常使用廣角鏡頭拍攝風光的攝影師來說小的感光元件就沒有優勢了。在APS-C相機上使用16-35mm鏡頭僅相當于全畫幅相機上的24-53mm的視場角。而這時如果你想将盡可能多的元素收進畫面之内的話就隻能往後退了,但有些時候這無法實現。
所以如果我想拍出很廣的效果就需要一支焦距非常短的鏡頭?
如果你的相機感光元件是APS-C尺寸的,那麼回答是肯定的。不過不必擔心,相機和鏡頭制造商有專門提供給小尺寸感光元件的“數碼鏡頭”産品線,比如佳能的EF-S系列、尼康的DX系列和适馬的DC系列。一支10-20mm數碼鏡頭在APS-C畫幅的單反上的等效焦距相當于全畫幅相機上16-35mm。
那麼我應該買全畫幅鏡頭還是APS-C畫幅的鏡頭呢?
如果你計劃在未來升級全畫幅相機替代現在的APS-C相機的話,那麼還是買全畫幅鏡頭更值得,因為即使換了相機你也可以繼續使用這些鏡頭。如果你想把一支佳能的EF-S鏡頭接到一台佳能的全畫幅相機上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它會遭到損壞。不過,尼康的DX系列鏡頭也可以在尼康的FX(全畫幅)相機上使用,隻不過相機會自動轉化為“DX裁切模式”。啟動這個模式意味着在拍攝的時候感光元件隻有中心部分是在接收信号的,相應的分辨率也會明顯下降。裁切出的區域也會同步在取景框中顯示,這樣你就能準确地構圖了。
之前你提到了實時取景屏——為什麼用它會更好?
當你用相機的實時取景模式時,背屏上顯示的相機感光元件記錄的整個畫面。有些相機的取景框裡顯示的也是整個畫面,不過大多數不是。因為在拍攝的時候你看不到整個畫面,所以後期需要進行裁剪。
為什麼不能隻用一支鏡頭拍攝然後每次裁到我想要的大小?
你當然可以這樣做,但是在拍攝完後裁剪照片意味着你沒有充分利用感光元件記錄的全部信息,因為裁剪會導緻有效像素變少。
如何選擇一支最适合拍攝全景或者最适合壓縮景深拍攝特寫的鏡頭?
視場角可以通過水平、垂直或者對角方向進行衡量,不過一般相機廠商隻會列出對角線的視場角。鏡頭焦距和感光元件尺寸會影響最大視場角,我們在這裡為視場角制作的配圖都是在全畫幅相機上拍攝的。對于感光元件小于全畫幅的相機來說,比如你的相機感光元件是APS-C尺寸的,你需要考慮到焦距轉換系數的影響(詳見後頁的“視場角與感光元件尺寸”部分)。
長焦鏡頭的視場角較小,它讓你能夠拍到無法以廣角鏡頭拍到的遠處物體的細節。雖然長焦鏡頭看起來能夠拍到很多精彩的特色,但是長焦的狹窄視場角帶來的劣勢則是相機的震動會更為明顯地影響畫面,也就意味着想要拍出銳利的照片的難度更大。
下面的兩幅圖是分别是用一支20mm鏡頭和一支70-200mm鏡頭的200mm端在同一地點拍攝的效果。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裁剪在20mm鏡頭拍攝的照片中截取出樹木的特寫,但是這樣做會嚴重影響照片的畫質,這就遠不如直接使用200mm拍攝的照片了。
魚眼鏡頭的視場角之廣讓你足以在照片中囊括下從你的腳下直到地平線的所有場景。用它拍攝時你需要非常靠近拍攝對象才能讓它在畫面中占的比例顯得比較大。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一不小心你就會把三腳架腿或者你自己的影子拍進照片當中。
視場角和視場這兩個術語在攝影領件尺寸和鏡頭焦距的組合下所能看域裡面談論的時候是可以互換使用到畫面的最大角度,視場指的則是在的,不過從嚴格定義的角度上來說,特定組合下能夠拍攝下來的畫面的視場角指的是在特定的相機感光元範圍,這點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在拍攝這裡的兩張照片時,視場角并沒有改變——使用的是相同的相機和相同的鏡頭(140mm)——但是視場改變了。隻需要往前移動一些,再讓鏡頭靠近一些花朵就能拍出更緊湊的構圖效果。
180°-57°廣角鏡頭帶來的寬廣視角讓你能夠把更多的元素囊括到畫面中來。不過,一支全畫幅相機上的廣角鏡頭在APS-C相機上使用相當于一支标準鏡頭的焦距。如果使用超廣角鏡頭的話,要注意畫面中的所有事物都會顯得很小,邊緣還會産生畸變。
47°對于全畫幅單反來說50mm是标準鏡頭,對于APS-C來說30-35mm的鏡頭約等于一支标準鏡頭。一般認為标頭的視野最接近于人類眼睛的視野。比标頭更短的就是廣角鏡頭,比标頭更長的則是長焦鏡頭。
大于34°長焦鏡頭——或者更準确地應該稱為“窄角鏡頭”——常見的焦距範圍從70mm到600mm,并且相機感光元件越小則長焦鏡頭拍攝的距離越遠。比600mm更長的長焦鏡頭也有,不過它們的價格都非常昂貴。
在背屏上預覽模拟拍攝效果,這樣能夠幫助你在實際拍攝前進行有效的微調。
較小的感光元件記錄的圖像範圍相對也較小,它會裁切掉在相同條件下拍攝的全畫幅感光元件的圖像的一部分。感光元件的尺寸種類很多。為了提供一個标準來比較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和鏡頭組合的焦距(或者更确切地說是視場角),通常都以35mm膠片/全畫幅尺寸作為基準。用鏡頭焦距乘以相應的焦距轉換系數就可以得到等效焦距。
所有鏡頭的成像都有一定程度的畸變,它會使得拍出的照片看起來向外凸出就像是繞着一個桶(桶形畸變)或者向内凹陷像被壓的枕頭(枕形畸變)。不過,在Photoshop和Lightroom裡,或者其他的圖像處理軟件裡有一個叫做“鏡頭校正”的功能可以自動修正這些類型的光學缺陷,讓原本的直線在照片裡也是直線。不過有一個問題是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畫面的邊緣會被裁切掉一些,裁切的尺度決定于修正畸變的大小。為了避免丢掉畫面中重要的細節,在拍攝的時候可以稍微把焦距調小或者退後一點再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