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經濟發展好的原因? 中華街道位于鹭島的西南部,東臨中山公園,西至鹭江道、輪渡碼頭,南靠鴻山公園,北接大同路,轄内有“中華十大名街”之一美譽的中山路,西面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隔海相望,是廈門最傳統的繁華商貿街區和重要的旅遊、城市交通中心轄區面積1.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5.6萬人,是廈門市最為傳統的商貿中心和最重要的文化、旅遊、金融、交通中心,下轄鎮海、仁安、思南、文安、中山、霞溪六個社區居委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街道經濟發展好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華街道位于鹭島的西南部,東臨中山公園,西至鹭江道、輪渡碼頭,南靠鴻山公園,北接大同路,轄内有“中華十大名街”之一美譽的中山路,西面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隔海相望,是廈門最傳統的繁華商貿街區和重要的旅遊、城市交通中心。轄區面積1.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5.6萬人,是廈門市最為傳統的商貿中心和最重要的文化、旅遊、金融、交通中心,下轄鎮海、仁安、思南、文安、中山、霞溪六個社區居委會。
街道先後榮獲“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單位”、“全國區街深化改革與治理創新成果百花獎”、“全國和諧鄰裡建設示範街道”、“全國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示範單位”、“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全國“社區教育示範街道”等國家級榮譽稱号,成為民政部在福建省唯一的“社區治理動态監測平台及深度觀察點”。中山路商業街被授予“中國曆史文化名街”、“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南洋風情商業街”、“福建省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中山路商圈黨委成為全國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典型。
2018年,中華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發展,堅持穩中求進、調結構、謀轉型,向内發展、向外鍊接,不斷激發街區的活力和動力,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經濟發展概況
經濟發展進入第一方陣。2018年,街道财政收入25億元,比增39.75%,進入全區第一方陣;内資引進653家,合計完成189.82億元;合同外資引進42家,合計6591萬美元(含共享開元街道1095萬美元);實際到資2208萬美元;自貿區引進484家。商貿銷售全年累計完成350.74億元,同比增長6.8%。固投全年累計完成4.8億元。
深抓轉型突出發展先機。2018年,街道繼續圍繞“做優、做強、做精”産業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總部經濟、高端服務、創新金融“三駕馬車”齊發力。通過不斷抓機遇、調結構、謀轉型,街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産業比重達90%以上,首航節能、中化石油、榮鑫盛、京道基金等一批優質總部企業紛紛入駐。互聯網企業異軍突起,先後引進美圖秀秀、南信軟件、積碩科技、視訊通信、新頁科技等一批上市和拟上市軟件信息産業,稅收額占街道總收入23%;中華城和來雅百貨抓住地鐵1号線開通契機,積極引進日系潮品、美妝等國際一線輕奢品牌,銷售業績實現新高。和平碼頭探索開發鹭江夜遊、海上休閑田園遊等新旅遊熱點,商圈經濟走向整體繁榮。
招商引資注重提質增效。街道招商逐步從“重速度”向“重質量”轉變。采取立體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細分企業網格,明确人員對接、服務内容,與企業保持緊密互動,打好感情基礎。建立分類企業微信群,與企業進行單向、群向等多種聯系,及時精準推送稅收變動、租金補助等各類政策信息,為企業提供一線、即時、高效服務。
二、社會事業發展概況
黨建典型引領街區發展。建設升級霞溪路45号之一、鎮海社區人防隧道等多處“黨群服務中心示範點”;成立鎮海花園小區等9個小區“兼合式”黨支部,共組建黨支部19家、升格為黨委的1家,打造出廈門美圖網科技有限公司等全國互聯網企業黨建典型。垃圾分類推進成效突顯,完成全部26幢小區“高層撤桶”工作,率先在全市實現全覆蓋,并打造垃圾分類示範街和中山海景、嘉年華等示範小區,形成以點帶面效果。加強與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的緊密合作,打造全省首個“清風黨員律師服務平台”,首創“菜單式”法律預約專屬服務。江夏堂家規家訓館榮獲“福建省家風家訓鄉賢文化館示範點”。做好基層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通過嚴格用人選人标準,全力選舉産生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群衆認可的新一屆社區“兩委”班子。
民生服務創新“醫養結合”。在金新河打造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搭建康複訓練室、心理輔導室、藥房問診室等一整套體系完整的功能室,開發“上門康複雲養老服務平台”,創新遠程診療系統,為老年人群提供“六助”全方位服務,開創出“醫養結合、智慧養老”的特色;在6個社區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推進“社區式”養老,形成“六站一中心”養老新布局;堅持“把最好的資源和服務給群衆”的理念,投入1500多萬元,在老城區全力打造10個黨建街心活動公園,面積近2萬平方米。
抓服務,突出項目落實。繼續加大對老城區消防基礎設施投入、老舊線路改造和電氣火災隐患綜合治理,完成太平路、升平路改造老舊線路80處,加快推進第七市場老舊線路、電氣火災隐患綜合改造;積極配合市區建設部門,對轄内私危房鑒定情況開展新一輪普查,對符合申請條件的私危房業主進行相應補助,共補助私危房翻建24戶,面積1049平方米、金額443萬元。共投入低保金發放、救急難、優撫補助等各類民生保障資金368萬元、高齡補貼303萬元;投入購買資金138.4萬元,共向善德社工、賴姐家政等社會服務中心購買7項服務項目;招聘10名助老員入駐社區,為轄内老人開展醫療義診、娛樂教學等各類服務35場次,幫助老人擺脫“孤獨感”;抓住就業是最大民生的目标,主動上門聯系轄區30多家企業,積極開發就業崗位1463個,推薦成功就業30人。
抓治理,突出重點穩控。掃黑除惡穩步推進,共推送掃黑除惡短信約13000餘條、LED戶外顯示屏滾動播放7812次、橫幅宣傳100條、海報張貼120張、開展集中宣傳8場、發現2條線索,旗幟鮮明地與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行為做堅決鬥争,有力打擊充當娛樂場所從事黃賭活動的“靠山”“保護傘”、收取“保護費”、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秩序等黑惡勢力;繼續強化開展市容整治行動,共組織近300次大規模聯合整治,清除亂張貼、亂懸挂1萬餘處,處罰關停群租房及個體經營戶24家、開展電動車整治行動6次、拆除違章建設52處,使占道經營、油煙擾民、跨店經營等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力抓好綜治維穩,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高風險重點人員和鎮海大廈、名彙廣場群體糾紛事件皆得到有效穩控。2018年,街道無發生重大安全維穩案件,“平安三率”實現手機用戶和固定電話用戶100%全覆蓋,各類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率達100%、成功率100%;市長專線和來信來訪有件必答、有案必回,辦結率達100%。
來源:廈門市思明區政府
0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