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9:44:55

前兩天,中原地區的天空,霎時間陰雲密布,電閃雷鳴,接着又下起了鵝毛大雪,讓人震驚,很是壯觀。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1

雪下得很急,絮絮翻飛,紛紛揚揚。

不一會兒,停在村口樓下的綠植、小汽車就披上了銀裝素裹。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2

小孩子都興奮地從窗戶裡探出頭來,試圖親密接觸整個冬天都沒有盼到的瑞雪。

村裡小路上也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天氣瞬間變冷,“天哪!”,一度受冷落的羽絨服、老棉襖又重新派上了用場。

上一輩老人卻說:“正月雷,遍地賊”。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3

這個農諺完整的内容是什麼呢?

“正月雷,遍地賊;雷打雪,牛死絕”, “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桃花水,四月幹開裂。”

在過去,純粹的農耕時代,人們對奇特天象還無法用科學來解釋,流傳下來的好多農諺也是多年農業種植中遇到的各種氣象的總結,表達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糧食收獲的擔憂。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4

這個諺語的傳統認識是什麼呢?

按照傳統的思想認識,正月裡打雷是一種異象,普遍認為不是什麼好征兆,可能預示着會有大旱或大澇,影響土地收成,農作物生長會受影響,糧食減産或顆粒無收。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5

人們就沒有糧食吃,饑餓難耐之時,為了活命,難免做出錯誤的行為,例如去偷或搶别人家的糧食等,“正月雷、遍地賊”便代表着這層意思。

過去冬天漫長且極寒,“雷打雪”現象更是少見。

人們認為,這種異象出現的年份,鬧饑荒可能性更大。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6

如果鬧饑荒,也會威脅耕牛生存,人們沒飯吃,宰殺耕牛充饑的可能性增加,這就是“雷打雪,牛死絕”的說法來曆。

在傳統認識裡,人們對雷聲很敏感,認為雷是不吉利的東西,豫東地區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常用“天打雷轟”進行詛咒或發誓。

對雷崇拜,稱雷為“雷神”“雷公”“老天爺”,認為“雷”能維護正義,對壞人“雷劈”等,這都是迷信認識,是不可信的。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7

“雷”是怎樣形成的呢?

要想弄清楚“雷”的來源,避不開雲團、氣流、正負電荷、摩擦、放電等名詞。

簡言之,當地球表面氣溫升高的時候,水變成水蒸汽,躲在大汽中,大汽上升形成氣流、雲團。

雲團在移動過程中,雲團與雲團、雲團與大地摩擦形成正負電荷,雲團之間就會相互吸引,加速了雲團運動的速度,雲團和氣流同時上升或下沖。

據資料載,海拔每升高100米,溫度降低0.6度,對于地球表面高度也一樣都适用。

當雲團上升至一定高度,溫度瞬間降低,氣流或雲團中的水蒸汽迅速凝固,形成水滴落到地上,形成降雨。

而雲團或氣流中水蒸汽變成水滴後,正負電荷積聚過多,就會産生放電。

強大的電流又會重新激發水滴瞬時汽化或膨脹,形成雷聲。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8

春節期間,大家都感覺氣溫很高,春節前都是10~20度左右。

前幾天鄭州、西安都達到了27度,并且高溫持續時間還較長。

有人說這冬天就像夏天,非常炎熱,節後上班在機場、車站,一度遇到許多穿短䄂的旅客,也真是奇了怪了。

那麼,作為冬天,長時間幹旱,氣溫又高,地表水大部被蒸發到大氣中,形成帶水的熱氣流。

空氣中積聚很多帶有水汽的雲團。

雲團、氣流之間的運動、摩擦,為打雷提供了各種有利條件。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9

雷形成的條件既然已經具備,打雷就會發生,隻不過這次正巧發生在正月裡。

我記得2019年臘月,貴州某地區還出現了陣陣雷聲,天空陰雲密布,并伴随下雨。

這次“雷打雪”,官方媒體已經給了科學解釋,一方面是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南下,冷熱氣流交彙所緻;另一方面, 人工影響向空中打入凝結劑也為降雪提供了條件。

前天有些地方下雨,有地方是下雪,都不同程度緩解了黃淮流域農作物的旱情。

應該說,這是一場春雨雪,也是一聲春雷!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10

為什麼農諺中對“正月雷”認識那麼悲觀呢?

中原地區氣候溫潤,四季分明,不下幾場雪哪能像冬天?

在人們印象裡,天寒地凍就是這個地區冬天的應有性格,陽春在三月,清明倒春寒,五月梨花開。

還曾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擡頭看柳”的農諺。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11

對照今年這個冬天,人們根本就感受不到“三九四九”的存在,一場像樣的大雪都沒下過,一直氣溫都較高。

中原黃淮一帶的小麥、油菜等,冬天是要休眠的。由于今年氣溫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旺長,油菜開花、小麥也開始分蘖、拔節,果樹開始抽芽。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12

作物過早生長,如小麥分蘖、拔節、果樹揚花期,本應在五月初,暖冬時可能會提前到四月初。

按照正常年份,此時正處于清明前後,遭遇倒春寒的概率較大。

此時又天寒地凍,小麥拔節會遭受霜凍,果樹花芽也會發生凍害,不利作物生長,導緻作物減産。

由此看來,“農諺”對正月打雷不看好,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13

總結

現在科學高度發展,類似此類的奇異天象,都能用科學解釋清楚。

但在漫長的農耕時代,我們的老祖宗還沒有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無法解釋這些天氣異象,他們隻能靠一年四季的“風、雷、雨、電、雹、雪”的發生時機,和農作物的耕種生長規律進行聯系,總結土地幹旱、洪澇和這些事物發生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便形成了農諺。

但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大氣溫室效應,各地區氣候也和過去有所不同,如果再拿過去的農諺來看待新農時,就有點不合時宜。

無論怎樣說,過去的農諺還是充滿智慧的,有些農諺在一定範圍内還能對農業有一定指導作用,都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擔憂、期盼和憧憬。

民間諺語雷打雪人(農諺正月雷遍地賊)14

END

文/綠苑

圖/配圖來自網絡侵删

感謝閱讀,感恩遇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