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骨癌在原發性癌症中的發病率很高,大約每一百萬人中有2~3個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發展速度很快,預後差,死亡率高。
那麼,骨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癌症呢?會有哪些症狀呢?
骨頭上也會得癌?骨癌屬于原發性惡性骨腫瘤,通常發生在股骨遠端、肱骨近端等部位,它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是在年輕人中高發,是一類“偏好”年輕人的疾病,尤其在7~15歲的青少年當中有較高的發病率;
二是骨癌很容易被患者忽略,特别是軟組織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漏診和誤診,發現時通常已經到了晚期。那麼,誘發骨癌的因素有哪些呢?
遺傳因素
骨癌的發病和遺傳有一定的關系,有的骨癌患者本身存在基因缺陷問題,比如RB1基因突變缺乏的人群,會顯著增加罹患骨癌的風險。
輻射影響
在電離輻射下長期暴露也會增加患骨癌的風險,包括锶、鐳、放療等,容易使人體細胞發生突變而誘發骨癌。
疾病因素
比如軟骨瘤等良性腫瘤的患者,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和控制,會增加患骨癌的風險。
化學因素
有的患者由于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容易給身體帶來不斷的刺激,這時候也會增加患骨癌的風險。有動物實驗發現,長期暴露于化學物質中的小鼠容易誘發骨癌的發生。
骨髓移植
根據臨床數據的統計,和普通人群相比,進行過骨髓移植的患者,患骨癌的風險更高。
骨癌早期有哪些典型症狀?如果想要早期識别骨癌,就要留意身體的異常症狀,如果出現以下幾個症狀,就要警惕可能是骨癌在作怪:
疼痛
骨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疼痛,通常在早期會出現脹痛和鈍痛的症狀,疼痛容易反複發作,往往在短時間内疼痛會加重,表現為持續性疼痛和夜間疼痛。
有的患者到後來還會出現持續性的腰背痛,可能是腫瘤侵犯了脊椎而引起的;如果侵犯到脊髓神經,可能會出現神經支配區域的燒灼樣疼痛和刺痛等。
腫塊或腫脹
當腫塊或腫脹在骨膜下或較早出現的淺表腫瘤,潰瘍觸摸到骨膨脹變形,骨癌的早期症狀患病部位通常表現為梭形腫脹,腫塊的邊界不清晰、皮膚溫度上升、質地比較硬,局部的血管擴張等。
壓迫症狀
如果是向鼻腔或顱腔内生長的腫瘤,可能會對鼻或大腦組織造成壓迫,從而發生呼吸不暢、顱腦受壓的症狀;盆腔腫瘤會對膀胱和直腸造成壓迫,出現排尿和排便困難的症狀;脊椎腫瘤會因為壓迫脊髓而發生癱瘓。
病理性骨折
骨癌會對骨骼的骨質造成破壞,使骨質變脆弱、薄弱,所以容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有的患者可能隻是輕微摔跤或活動就出現骨折。
全身症狀
骨癌到了後期,患者會出現一些全身症狀,比如煩躁、食欲不振、失眠、精神不振、臉色蒼白、貧血、進行性消瘦等。
當然,出現上面這些症狀不一定就是骨癌,很多情況都會導緻疼痛的症狀,比如受到外傷或摔倒也可能會出現疼痛,這時候該如何區分外傷痛和骨癌造成的痛呢?
如果疼痛是外傷引起的,那麼會在受傷的最初幾天疼痛明顯,但是随着休息和适當的治療,能夠逐漸得到緩解,一般在1~2周内就能緩解疼痛。
如果發現疼痛并沒有緩解,而是越來越劇烈和明顯,從不規則的疼痛發展為明顯疼痛、嚴重的疼痛,這時就要警惕可能是骨癌造成的疼痛。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懷疑患有骨癌的時候,可以做哪些檢查來發現骨癌呢?
X線檢查
X線可以作為骨癌的初篩檢查,目的是為了發現腫瘤的存在,但無法确診是良性還是惡性。
血液檢查
有些腫瘤可能會導緻人體血液的一些腫瘤指标升高,可以通過化驗血液來觀察腫瘤指标,如果發現指标升高,可以為診斷骨癌提供依據。
腫物區域的其它檢查
比如CT和MRI,可以通過界面觀察腫物的性質,還能發現更多的腫物細節。
全身骨掃描、PET-CT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
可以幫助排查身體其他部位是否存在骨癌轉移,有助于早期識别骨癌轉移。
病理活檢
醫生會從疑似癌症的區域取一些标本,由病理科醫生來進行觀察。目前來說,病理活檢是診斷癌症的金标準。
對付骨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預防工作,平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好骨骼護理,如果骨骼受傷要及時治療。平時還要注意運動鍛煉,盡量避免輻射和化學物質的危害。#健康明星計劃##健康2022#
參考資料:
[1]《你隻知道“惡性骨腫瘤”的可怕,卻不知道……》.生命時報.2016-12-07
[2]《少年夜晚四肢痛是骨癌 生長痛骨癌得分清》.健康時報.2016-01-29
[3]《骨癌的早期症狀》.健康中國.2014-05-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