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适合小學生的七言絕句硬筆書法

适合小學生的七言絕句硬筆書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11:45:27
蓬頭稚子學垂綸

▓ by 王宜早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适合小學生的七言絕句硬筆書法(蓬頭稚子學垂綸)1

王宜早書錄

這首詩寫得很通俗,也很有趣,值得細細品讀,切不可輕易放過。

【小兒垂釣】這是一個很樸實的題目,告訴我們這首詩寫的是什麼事。

【蓬頭稚子學垂綸】詩的第一句點題,描繪了一個畫面:一個頭發蓬亂的小男孩在學習垂釣。交代了畫面的基本要素。一,稚子:小孩,即題中的“小兒”。稚,幼稚,年齡小。稚子,在詩文中一般指小男孩。小男孩是什麼樣子的?蓬頭:頭發亂蓬蓬的。大緻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鄉村小男孩。二,蓬頭稚子在幹什麼?學垂綸:學習垂釣。綸,釣魚線。注意:這個字在不同的地方讀音也不同。在這裡讀lun1;在“羽扇綸巾”(蘇轼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讀guan1。垂綸,垂下釣魚線,就是釣魚,也說垂釣。垂綸,是形象描寫;釣魚,垂釣,是直叙其事。幾個詞語,說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地方可以靈活互換使用。學:學習,練習。許多人對這個“學”字不太重視,其實,對于本詩的形象描寫,這是一個規定性的字眼。你看,“學垂綸”與“正垂綸”對比一下,它們所表現的形象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垂釣新手,一個是垂釣老手。本詩隻能用“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他側着身子坐在莓苔之上,高高的野草掩映着身體。側坐:側身而坐。明顯是新手的坐姿,不像老手那樣自信地穩坐、正坐。莓苔:生長在陰濕地方的小草,不必分開來解釋成莓草和苔藓。映:原意是顯現,但是是指在遮蔽狀态下的顯現,例如隐映、掩映;因此,本詩單用“映”字,它的實際意義,是遮掩、掩蔽;映身,掩身也。

這句詩描寫的是一個垂釣新手正在“學垂綸”的畫面。他很認真,選擇了一個野草高高,可以掩蔽身體的地方,這種地方隐蔽,不至于驚動魚兒。這可能反映了一個初學者的心态,也可能是有經驗的人告訴他的。但是,野草又不能把他完全掩蔽起來,結果是人們還是能夠發現他的身影。這就為下一句路人問路預留了可能性。他很專心,選定了垂釣的位置後,不管地下是否潔淨,有莓苔也不管,照坐。但又不像垂釣老手那樣穩穩地端坐着,而是不夠自信地側身坐着。有人說側坐的動作表現小男孩“不拘形迹”,就是說不太會端架子,不太愛幹淨;這樣解釋沒有太大問題,但總感到不太貼切,有點隔靴搔癢。

【路人借問遙招手】一個過路的人發現了他,向他打聽什麼事,而這個垂釣小兒并不大聲回答,隻是遠遠地連連招手。路人:過路的人。借問:向人打聽時說“借問”,表示禮貌。至于打聽什麼事,因為與本詩的宗旨沒有什麼關系,所以我們不必為它多費唇舌。遙:遠遠地。表明道路和行人與小兒垂釣的池塘,并不貼近,距離較遠,所以打聽起來需要大聲說話。招手:這裡有兩個分歧,一個是,誰在“招手”?有的讀本說是路人在向垂釣小兒招手,這個解釋不合理。因為路人必須大聲借問,才能向垂釣小兒表達意思;招手沒用,因為垂釣小兒在專注地垂釣,不會看到路人招手的。還有一個分歧,垂釣小兒是招手還是搖手?搖手,就是說:你不要喊!招手,就是說:别喊别喊,靠近一點,小聲說。因此,不管是招手還是搖手,所傳達的意思是一樣的,讓路人不要大聲喊話,同時也向對方打招呼,我不能大聲回答你的問題,你别怪我。

這句詩叙述了一個戲劇性的情節:一個借問,一個招手,表明垂釣小兒專心釣魚,同時又很有禮貌;他回答路人問話的方法很特别,表明他有特别的情況,他相信路人是可以諒解他的。這個動作刻畫了垂釣小兒細緻的心理活動,表現這個蓬頭小子既有禮貌,又有心計,機警聰明,處事合理。

【怕得魚驚不應人】補充交代第三句的理由:垂釣小兒之所以對于路人的借問不予大聲回答,隻是頻頻招手,是因為害怕那樣會驚動魚兒。怕得:怕,擔心。得,沒有意義,在這裡隻起補充音節的作用,把單音節詞變成雙音節詞,并且口語化。魚驚:魚兒受到驚吓。這就是“怕”的内容。不應人:不大聲回答路人。應:回答。但是,“不應人”不應該翻譯成“不回答人”,而應該準确地翻譯成“不大聲回答人”。不回答人的問話,是不禮貌的;可是這個蓬頭小子不是不懂禮貌,他隻是不用大聲說話來回答路人而已,他的“遙招手”不就是回答嗎?

這首詩通過對小兒垂釣情節的描寫,塑造了一個鄉村男孩的可愛形象。

前兩句對垂釣小兒的形象及其垂釣環境作靜态描寫,是一幅圖畫。

後兩句對路人與垂釣小兒問答的情節作動态描寫,是一段戲劇。

這首詩的特點之一是:塑造了一個鄉村男孩的可愛形象。中國古詩中塑造孩童形象的不多,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杜甫的“一日上樹能千回”,大都是粗線條的,而本詩則是通過對垂釣小兒外形、内心、動作的刻畫,塑造了一個有着鮮明個性、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應該說是中國文學史上少見的。

這首詩的特點之二是:寫作手法上純用白描。不用形容詞來修飾,而用簡潔的線條來勾勒。前兩句靜态描寫,畫面簡潔而内容豐富;後兩句動态描寫,動作準确而潛台詞豐富。這首短短二十八個字的小詩,給我們留下了無比廣闊的想象空間,所以受到了曆代讀者的歡迎,被選入了許多讀本。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這首詩的作者。

胡令能(785—826),中晚唐(貞元、元和)詩人,祖籍、出生地、生平事迹均不詳。一些資料介紹他“隐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實際情況應該是:一生從未做過官。家境貧寒,年輕時曾經以為人修補鍋碗盆缸為生,遠近人稱“胡釘鉸”。他怎樣識字讀書學習作詩等情況,都不詳,傳說詩人曾經夢見仙人趁他做夢時剖開其腹,塞進去一本書,從此他就會作詩了。這當然是編造出來的無稽之談,可能反映了他對作詩道理的頓然領悟。他作的詩,現在僅存七絕四首,但都很精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好事者遂加油添醋說,如此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作。如果洗去這些傳說的神仙怪誕色彩,可能對我們領悟作詩原理不無啟發。現将胡令能其它三首詩抄錄于後:

《喜韓少府見訪》:忽聞梅福來相訪,笑着荷衣出草堂。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詠繡障》(一作《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障》):日暮堂前花蕊嬌,争拈小筆上床描。繡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莺下柳條。

《王昭君》:胡風似劍锼人骨,漢月如鈎釣胃腸。魂夢不知身在路,夜來猶自到昭陽。(漠北的風像劍一樣刮着人的骨頭,頭上一輪漢月如同鈎子一樣釣人的腸胃。這兩句寫王昭君來到異地他鄉的感受,以及對長安、對故鄉的思念,真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