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釘釘的作用好處

釘釘的作用好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13:04

怎麼能從釘子到膨脹螺栓?

不窮現在是釘釘的總裁,從他去年 10 月去釘釘,到現在已經 1 年時間了。

我和他的接觸,始于今年 7 月,他參加了極客公園的《科技新風向》節目。當時我們有一個直播對話,他分享的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但我覺得他還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藏着沒有說。

釘釘的作用好處(釘釘又在釘什麼)1

圖|不窮參加極客公園的《科技新風向》節目

前些天,我又和他聊了聊釘釘接下來要「釘」什麼,會重點關注什麼?在他和我的交流中,其實已經提前透露了一些釘釘接下來的思路。今天剛好釘釘舉辦完他們的未來組織大會,我也終于可以在這個時候把他之前的一些思考發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重新理解管理

不窮覺得釘釘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用戶量已經超過 5 億,企業組織數也超過 1900 萬了,遇到的情況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在 19 年之前比較重要的還是「在線化」,但誰也沒想到,經過疫情的數字化加速,這個階段釘釘迅速就走過去了。

在他看來,原來覺得在線化還要用幾年,但現在社會卻「兩步并一步」直接面臨着升級到兩個數字化 —— 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

釘釘的作用好處(釘釘又在釘什麼)2

圖|釘釘未來組織大會現場

所以釘釘要「釘」的重點也随之有了一個挺大的變化,「以前我們釘的是一個人,比如老闆釘員工。而今天我們其實釘的是作為企業數字化基因雙螺旋的兩個數字化 ,我們希望幫企業提升數字生産力,這是我們現在更關注的一件事情。」

在管理這件事上,釘釘現在更關注組織治理的問題。不窮認為以前的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本質來說還隻是一種被動式的管控「企業做信息化,以流程為中心,為了實現管控,讓你不要犯錯。」

在我看來,這種管控其實是牛頓力學視角的管理,給一個作用力,才能往前走;督促一下,才能保證好的工作。比較典型的就是,老闆釘着員工來打卡,來考勤,甚至把它和員工考核相挂鈎。這對管理者來說,員工的真實狀态,有沒有「摸魚」,有沒有努力,反而不能被刻畫出來,成為了一個「黑箱」。

這種管控還存在的問題在于明顯是在追求一種「不切實際」的确定性,因為在外界環境持續的劇烈變化之下,既定僵化的流程隻能給企業縛上「鐐铐」。

不窮認為數字時代的敏捷組織很重要一點就是「把人擺到正确的位置,并且對人的貢獻有數字化的衡量,然後給足夠的認可和回報」。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清晰的數據進行實時反饋和疊代,實現組織的數字化。很明顯這通向于「組織治理」,兩者的關聯并不難讓人理解,要實現好的組織治理,就需要将組織數字化作為前提條件。

數字化在全局上看,并不隻是簡單的一個手段,而是能夠變成一個引擎和儀表盤去驅動和指引組織的治理和發展。這個時候,組織數字化核心「釘」的其實是在數字化時代企業的更有效的治理,它本質上也意味着從牛頓力學到量子力學管理視角這樣的一個變化。

不窮上次和我交流提到:「真正的數字化,我的理解是企業的治理思想加上數字化的産品工具」。我理解他所謂的「組織治理」的思想背後,其實是一種量子力學視角的管理。不窮關注怎麼通過一張表格把人說清楚,把管理往更細顆粒度、也更真實和精細化的狀态去深入。在他看來,這樣才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而所謂的「數字化的産品工具」,其實是治理思想的依托。不窮在任職釘釘之前,是阿裡集團的 CIO,做阿裡内部企業管理與組織管理的數字化轉型,也是他當時在阿裡第一次提出了「組織數字化」建議。這樣的經曆,讓他在釘釘的工作,也會帶着之前沉澱下來的思想,有着不一樣的視角。

比如,他在阿裡集團牽頭建設的阿裡大腦,其實是重新定義了「企業數據」,基于業務和組織等視角,把工作行為進行數字化,通過資源盤點和效能分析,從而輔助決策。而在今天的大會上,我也看到了釘釘在組織數字化維度上發布的核心産品:人才盤點。

在阿裡,「人才盤點」其實是馬雲當時最先提出來的。他覺得「我們公司越來越大,資産是桌子、椅子,每天盤一遍。為什麼我們不對人盤一遍?人也隻是集團的資産,所以每年要盤一下,就是要看一看,到底人有沒有增值?」

很明顯,人才盤點真正通向的是「人」作為企業最核心的生産力要素的資産管理。不窮談到,人才盤點的所有數據,其實都來自于企業人财物的基礎系統。這意味着,如果人才盤點想做好,本身就是一個精細且系統化的數據工程,甚至是要處理好和業務數字化「糾纏」般的關系。

人才盤點,隻是釘釘推進的組織數字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其他還包括着招聘、績效 OKR 、工資條,考勤排班,我也觀察到釘釘這次大會有相關産品發布出來。

在我看來,這一個個組織數字化的工具其實都通向于去清晰地描繪組織的「數字孿生體」,為實現組織全局優化奠定基礎,「能夠不但能看清優秀的人在哪裡,甚至是把它擺到哪,而且能夠看到組織與組織之間有沒有重疊,有沒有合作不順暢。」

而之所以說是量子力學視角的管理,其實不隻是通過精細化帶來組織柔性與可疊代,還在于其「擁抱複雜性」,激發組織生産力。不窮曾經和我談到「在做阿裡信息化過程中發現,其實每個企業都有他自己定制化的需求,越大的企業越明顯。甚至每個部門都不一樣,每個 BG、每個 BU 都不一樣,有很多差異化需求,你很難用一個标準模式。」

于是他嘗試做了很多像低代碼平台這樣的工具,讓企業和員工可以用這樣的能力自己去優化業務流程。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體現了組織數字化的價值,能夠在未來讓組織變得更加透明,釋放每個個體的創造力。

重新理解文檔

釘釘新的文檔産品,似乎有點姗姗來遲,我也直言問他是不是受到了飛書的影響?

他和我說,其實互聯網文檔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釘釘在 19 年的未來組織大會,已經發布了文檔,同樣源于借鑒了 Notion,甚至是早于飛書。然而在兩年之後,釘釘抽調大量骨幹人員的去做教育行業的數字化和防疫,在有限的人力下,文檔産品并沒有投注過多的精力。

而之所以現在又來投入文檔,把文檔做得更好,也的确是因為環境的變化,讓釘釘看到了文檔産品的更大價值。他認為,文檔這個事情,從根上講,大家其實都是從 notion「取經」,然後選擇了各自不同路徑,釘釘也找到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我好奇不窮說的「特色道路」具體指是什麼,他談到了「未來文檔」的概念。他認為「未來組織要配套未來文檔」,看起來,釘釘有更大的「野心」,想要重新定義文檔。而如果讓我概括釘釘眼中的未來文檔,我覺得有這樣兩個特點:

首先是超級鍊接。不窮給我介紹,未來文檔能夠插入一切,所有互聯網的數字化資産都可以集中聚集。隻要能看得到的東西,理論上都應該進入到文檔,它不是一個傳統意義的 word,而是和一個網頁一樣,什麼都可以插入。他談到「我們現在這個文檔可以插入二三十種不同的互聯網的數字化的元素,很多辦公的業務系統的組件都可以插進來,未來的話,你的聊天群甚至是審批流都可以插入。」

釘釘的作用好處(釘釘又在釘什麼)3

圖|釘釘文檔能夠插入的要素

在他看來,未來文檔一定是跟項目、業務、視頻會議是連接在一起的,應該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時候。文檔随時可以互相操作,能夠被多項鍊接。飛書提的是雙向鍊接,它隻能連接一層,我們可以連兩層,這個文檔引用了誰,誰又引用了誰,就往下轉兩層。另外,不窮還給我演示了釘閃會,文檔如何有機結合到會議中,我看到這個産品,也在這次大會中發布了。

其次是小顆粒化,不窮認為,未來文檔它每一行都是一個元素。管理顆粒度不是以一篇文章為單位的,而是把文檔裡面任何一個元素都作為管理單元。換句話說,可以引用一個文檔裡面的某一行。他強調「現階段來講,釘釘正将此作為一個非常清晰的策略和産品去實踐。」

在不窮關于文檔思考背後,還藏着新的世界觀,在業務數字化之下,「所有釘釘上的工作都能以事情為中心聚集起來」。将工作小顆粒化,通過超級連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讓業務運轉越來越潤滑。而為了實現這個,釘釘将 Teambition 的項目管理能力深度融入到了釘釘。他給我描繪這樣的畫面:「你點開一個釘釘項目,這時候你會看到跟項目有關的所有的群知識庫文檔以及項目過程。」

在我看來,業務在交互的過程中,其實本質是數據傳遞的過程。我問不窮,從數據流的視角來看,業務的數字化階段是怎麼樣的?他告訴我,首先要保證數據是活的,能夠流動;流動完了以後,你要保證流動背後的連接要建立起來,在此之後,才能實現精準的治理,進而做出正确的管理決策。

他專門向我強調了數據可流動在業務數字化中的價值,釘釘已經可以把 CRM 系統跟公司後台财務系統進行連接。以前老闆讓員工要兩邊都錄入數據,一個訂單數據要錄兩遍,現在一遍就行了,這解決數據不一緻的問題,讓數據真正「活」起來,讓數據既沒有誤差,也沒有時差。

但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很多公司數據都留在各個子系統,乃至業務部門中,變成了數據孤島,數據作為生産力要素的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釋放。而企業的數字化是行業數字化的基礎,後者才是釘釘最終想要到,他之前和提及,企業的數字化一定是「齊頭并進」,上下遊共同進行,單個企業的數字化隻會形成「數字孤島」。

我覺得,釘釘在業務數字化上其實是在謀求成為「新生産力工具」。而如果讓我歸納和總結釘釘在業務數字化上要「釘」的事情,我覺得就是以上提到的三個關鍵詞:小顆粒化、超級鍊接和數據可流動。

從「釘子」到「膨脹螺栓」

我形容在不窮的思路下,釘釘看起來要越來越像一個膨脹螺栓了。它不隻是釘進去,也要固得很穩,甚至是和客戶融為一體。不窮挺認同這個觀點,還說了一個很有趣的細節,釘釘在給客戶作部署的時候,UI 設計也是可以定制化的。

而膨脹螺栓能夠如此有力,在于有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這兩個「推進槳」,并且它們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人在事中,事在人中,反而能引爆更大的能量。

我覺得還在于一種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釘釘面對世界似乎更願意選擇「後退」一些,将自己的價值觀和對世界的理解,藏在事情後面,更加專注于「工具屬性」。

這在不窮的思考方式也有所映射,他有點「反最佳實踐」,他不止一次和我說,沒有最佳實踐,隻有最适合的。你聽不到他說,阿裡是釘釘的最佳實踐。他和我強調,别人的制度全部搬過去是沒用的。隻有看清楚企業真實的情況,再去搭建适合企業的治理模型,并根據環境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這樣的組織才更有生命力。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議題,每個人和企業也在選擇自己的方式去回答。我覺得釘釘面臨的議題的是:全社會都開始數字化轉型的時候,作為生産關系的組織數字化該如何進行?

我問不窮「對你來說,更值得解決和興奮的問題是什麼?」他覺得,能夠在對整個商業社會全面數字化上找到釘釘的價值,這種普惠,是很大的成就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