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裡,日本人總是以守規矩、認真負責的形象出現。除此之外,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也常為大家津津樂道。“匠人”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體現。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匠人”精神是怎麼誕生的?
鄧芳在日本的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教書将近十年,她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學生。在她眼裡,日本人的确跟世人的刻闆印象一樣,有着一種誠實、守規矩的特質。與中國人更重人情和關系不同,日本人在交往時更重視“不給人添麻煩”的底線。在日本,這種守規矩,甚至帶有一點刻闆和死闆的精神特質,孕育出了為世人稱道的“匠人”精神。而且,日本人的這些精神特質并不抽象,這些精神特質在與日本人交往的舉手投足間就能流露出來。
2020年11月7日《新京報書評周刊》
異域同天:中國的日本觀
「主題」B02丨日本之“靜”:古昔和遠方的想象
「主題」B03丨包含大量漢字的日語容易學嗎?
「主題」B04丨在日本,越界的尴尬與沖動
「主題」B07丨日本年輕人真的不思進取嗎
撰文 | 鄧芳
日本學生有一種傻得可愛的誠實
上個月漢語聽力課的期末考試,有個大題要學生聽寫問題,後再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我一時興起,念了這樣一個題目:“你騙過老師嗎?說說你是怎麼騙老師的。”念過之後我就感到後悔。我心想,大概所有的學生都會回答“我沒有騙過老師”吧。看來這一題要白給他們送分了。
沒想到,在考卷收上來之後,我發現學生們衆口一詞地寫“我騙過老師”,舉的例子也竟然是同一個:“有一次老師沒戴手表,問同學們到下課時間了沒有,同學們都說到時間了,其實離下課還差十分鐘。”盡管學生的中文表達能力有高低之别,但意思全都一緻。我哭笑不得,也深感日本學生小聰明的背後,還有一種傻得可愛的誠實。扪心自問,我的學生時代也耍過類似這樣的小聰明,但大概不會在考試時坦率地和盤托出。
《匠人精神》,作者:(日)秋山利輝,譯者:陳曉麗,版本:中信出版社|活字文化 ,2015年11月。
日本學生的誠實讓老師感動,有時甚至讓老師為難。為了練習漢語會話,我難免問學生一些日常生活的問題,比如“你周末做什麼了”之類,學生卻不肯随意回答。有的學生甚至要翻開記事本确認過後,一條一條查字典,再用漢語說出來。
有時候,我做課堂小測驗會讓學生自己批改自己的成績,改好之後學生把卷子交上來。我抽查過多次,哪怕不及格,從來也沒有發生過學生篡改自己分數的情況。當然,與之對應的是,老師也必須在每學期第一次課上跟學生交代清楚最終成績判定的标準,包括平時的小測驗占多少分,期末成績占多少分,其他占多少分。老師給學生最終成績時要用Excel做好表格,最終成績不能因為個人好惡而對學生做出不公平或不利的判定。學生有向老師提出确認成績的權利。如果老師給出的成績沒有依據且不合理,學生有權提出質疑,還可以向教務課提出申訴。在規矩、規章、規則、規範都可以依循且高于一切的社會,正因為先立好了規矩,立規矩的人嚴格遵守規矩且接受監督,誠信和誠實也就成了一種比較容易養成的習慣。
“如魚得水”與“魚水之交”的區别
中國人在日本,有時候會覺得日本人非常親切,有時候又會覺得日本人非常冷漠。我在日本多年還難免為此困擾,日本人仿佛都有一條線。在線的上面,他們無比地親切體貼,一旦過了線,他們則冷漠地排斥和拒絕。
有一個女學生很愛《三國演義》。一次會話課發言時,她講了中國的成語和日本的成語的區别。該學生說,日本的成語絕大多數來自中國,但在一些字句表述上有所不同。比如漢語的“如魚得水”,在日語裡叫“魚水之交”。
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劉備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日本人說“魚水之交”,表明彼此相得的關系;漢語的“如魚得水”,指得到了對自己很有利的環境,或者找到了對自己非常有幫助的人。
該學生進一步分析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别呢?因為日本人覺得,人際關系是相互的,劉備和諸葛亮在交往中都獲得了利益,他們需要彼此,也成就了彼此;而中國人覺得諸葛亮是神一般的存在,認為劉備得到了諸葛亮,是劉備占了便宜,所以成語變成了“如魚得水”。
另一個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到了中日“送禮”的區别。她說,中國人常用“得失”來形容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送禮的金額特别高,是因為對對方的價值或感情有同等的期待。中國人送禮背後是一種“交換”和“加深”的意識;而日本人送禮,金額不能高,因為不能讓對方感到負擔,其背後是一種“成年人的得體”的意識。
中國人公認的美德是“熱情”,最善的人際關系是“親密”,有索取就有回報,對他人的要求也多,也就是“如魚得水”;而日本人最大的美德是“得體”,是“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系的最佳距離是不過于親近,不侵入對方的場地,是相互獨立、各得其所的“魚水之交”。學生們的說法未必準确,但對我們中國人普遍的疑問似乎可以提供一個參考。
在飲食上,日本人恪守成規
我常對學生說,要理解中國,就要先理解中國的“吃”。我也常給學生介紹青木正兒的《華國風味》,告訴他們研究中國學必得“愛吃”和“會吃”。所以,課間休息時我會給學生放《舌尖上的中國》,也讓他們在YouTube上看李子柒做年夜飯。在閱讀課上常帶着學生讀汪曾祺。在專業課上,我也會講《紅樓夢》裡寶姑娘和三姑娘商量着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水浒傳》裡林沖切兩斤熟牛肉下酒,以及蘇轼的“蓼茸蒿筍”、人間有味……但我總是先把自己講饞了,日本學生們卻對影視和書本上的食物産生不了共鳴。
紀錄片《壽司之神》劇照。
我曾問學生們什麼最好吃,一個身體十分壯實、參加了美式橄榄球隊的男生說:“小學時午飯都在學校吃配餐,配餐的内容和分量全班同學都一樣,我從來都吃不飽。最高興的是哪天班上有同學請假了,就會多出一份飯來,如果我最先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就能搶到多出的那份,那就是我覺得飯菜最好吃的時候。”他的回答很樸素,但他那洋溢着幸福的臉我一直記憶猶新。
反過來說,日本的“吃”,同樣也是我們理解這個國家的一個途徑吧。日本地形狹長,跨越的緯度大,且有山有海,本來應該可以出産許多種類的食物。遺憾的是,日本超市裡永遠都隻有那幾樣熟悉的蔬菜:卷心菜、大白菜、生菜、小松菜、韭菜、菠菜、土豆、洋蔥、青椒、胡蘿蔔、白蘿蔔、秋葵、牛蒡、西藍花、茄子、黃瓜和幾種薯類。這幾乎是一年四季的所有蔬菜。随着季節不同,偶爾上市的還有松茸、春筍,這是餐桌上的高級品。
至于什麼油鹽炒枸杞芽兒、蓼茸蒿筍,就成了旅日中國人的鄉愁。我曾多次問過學生們為什麼日本蔬菜的種類這麼少。有的學生說,因為日本人隻會做這幾種蔬菜,如果有新種類的蔬菜出現,他們反而不知道怎麼處理;有的學生說,這些吃慣了的蔬菜是“安心的味道”,别的不知道味道的東西,并不想去嘗試;還有學生說,這些蔬菜就足夠了,每天吃同樣的東西有什麼不好呢。在食物上,日本最高學府的學生們到底還是日本人,他們有日本人保守、固執和恪守成規的一面。
為何瓜農能形成“匠人”精神?
日本産的水果,如西瓜、桃子和甜瓜,味道固然不錯,但價格也高昂得離譜。日本一個大西瓜的價格要高于優衣庫一條牛仔褲的價格。日本一個上等甜瓜就超過一個學生一個月的飯錢。為什麼這麼貴?學生在作文中告訴我:這些水果原本就是“非日常”的食物,從播種到在超市或百貨店上市,每個環節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就拿西瓜來說,大小不一的西瓜不能賣,形狀不渾圓的西瓜不能賣,花紋不美的西瓜不能賣,綠皮上隻要呈現出黃斑的西瓜也不能賣,或者隻能賤賣。為了讓西瓜看起來整齊劃一、個個漂亮,西瓜的成長期要不斷翻動、讓每個面都受到完全均勻的日照;為了保證其含糖度,水分和溫度的管理也要十分精确。
超市中的日本西瓜。
所以,一個瓜農不可能管理太多的瓜地,西瓜的定價不高,就不能維持收成。在中國人看來,日本在“和大家一樣”“整齊劃一”上無端地耗費了過多的人力和财力,這種過度的追求難免有舍本逐末、買椟還珠之嫌。在日本學生看來,這正是他們引以為榮的美感和“匠人”精神的體現之一。我由此想到,我在日本生活了十五年,對日本理解的和不理解的、适應的和未能适應的,很大一部分和這個“匠人”精神相關吧。
撰文 | 鄧芳
編輯 | 徐悅東;宮照華;王青
校對 | 翟永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