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p數字化安全管理?随着業務叠代速度加快,開發模式不斷革新,在應用安全實際需求和監管合規要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軟件安全開發生命周期(SDL)的建設不再局限于大型互聯網企業和金融行業,而逐漸向各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擴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sdp數字化安全管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随着業務叠代速度加快,開發模式不斷革新,在應用安全實際需求和監管合規要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軟件安全開發生命周期(SDL)的建設不再局限于大型互聯網企業和金融行業,而逐漸向各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擴展。
鑒于SDL建設屬于大型且複雜的系統化工程,大部分企業在落地步驟、建設規劃、重點内容、風險控制等方面缺乏科學的方法論和實際經驗作參考,意願強烈卻無從下手,是企業SDL建設初期的共同狀态。
“上醫治未病”是默安科技在安全開發領域的核心理念,而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是我國中醫曆經數千年而形成的獨特診斷方法,俗稱“望聞問切”四診法。這四種思維模式,囊括了中醫學理論的精髓,是中醫辨證施治的重要依據。
企業SDL建設的内涵與我國中醫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默安科技基于對SDL理念技術的深刻理解,結合在不同行業客戶的實踐,以及大量體系化落地實戰經驗,總結出一套基于企業視角和保障SDL建設落地效果的“望聞問切”經驗,作為企業在建設規劃過程中的一些參考。
在SDL建設規劃之前,默安科技采用“望聞問切”四步為企業做出初步“診斷”。
1“望”診:審視自身屬性與安全開發的關系
安全開發的建設具有強烈的企業屬性,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安全開發方案在思路和路徑規劃上都存在細微或巨大的差異。
舉個例子互聯網企業 VS傳統大型國企
互聯網企業視應用安全為業務安全的生命線,無論在安全團隊規模、資金投入、技術水平各方面都擁有較大優勢,有能力有條件以安全為中心構建自身的安全開發體系,側重于安全工具、安全能力的建設。
傳統大型國有企業,内部管理制度和權責劃分更加細化,多以監管合規視角進行安全建設,傾向于采取穩妥的安全開發落地方式。同時因安全資源和能力的限制,在落地方案中更依賴于第三方安全工具、咨詢設計、安全服務等能力,逐步構建自身安全開發體系。
因此,企業在安全開發體系建設準備階段的首要任務便是分析所在行業和企業自身在安全現狀、安全驅動力、安全與業務的關系、建設目标等方面的特點屬性,為後續工作提供方向指導。
2“聞”診:設計方案前完成充分的内部調研
SDL的核心理念是安全左移,将安全能力左移到開發過程的每個環節。因此在設計建設方案之前,應充分調研每個階段相關的部門權限和責任、技術現狀、業務環境、銜接流程、現有安全工具、安全風險等各維度信息,以安全開發的核心理念為導向,将内部調研報告作為落地方案的制定依據。
3“問”診:需滿足哪些合規要求
在強調監管合規的行業,安全開發體系還必須成為安全合規的載體,為企業合規提供有力支撐。比如在需求設計階段,依據行業監管政策,形成安全威脅知識庫,建立安全合規和場景化威脅基線,指導軟件設計的合規性。或者在當前比較熱門的數據隐私合規方面,默安科技IAST産品基于國際和國内相關标準,已具備檢測隐私數據洩露等合規問題的能力,并迅速定位存在隐私洩露風險的漏洞地址和代碼位置。
4“切”診:了解企業現行制度、流程、機制
安全開發的建設并不意味着推翻現行所有的開發、安全等方面的流程機制。現行制度綜合了國家、行業、企業自身在安全和管理控制方面的各項要求和需求,承載了諸多的企業工作要求。企業安全開發體系的建設除了提升業務目标、安全目标、人員能力等,還應着眼于為企業内部安全制度、項目管理流程、業務與安全的協調機制等維度的優化和提升。
例如在項目管理制度中,安全開發應與現有管理平台對接,提供應用系統開發過程安全審計材料,從不同的視角豐富、支撐項目管理制度和流程。
SDL建設的“望聞問切”四診之後,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默安科技為企業開出量身定制的“處方”建議。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處方”一
深刻理解“一把手”工程的真正含義
開發安全需要産品、研發、測試、運維、安全甚至是供應鍊等衆多部門的工作協調與配合,因此整個體系的建設離不開企業高層在頂層設計上的有力支持,因此安全開發建設也被稱為“一把手工程”。
同時,安全開發建設的主導部門更應思考如何在高層的支持下,取得各部門的信任與支持,高效有序地落地安全開發體系。安全開發的建設,本質是企業為适應業務發展、同時滿足安全需求,采取的系統化的降本增效措施。主導部門應充分宣貫安全開發的收益,取得共識,降低内部阻力。
“處方”二
落地方案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安全開發體系的一個核心理念是為業務的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在方案落地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對現有業務流程的影響,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例如非侵入性原則,選擇對現有開發環境和工作侵入性較低的産品,降低内部技術對接和溝通成本。又如在威脅建模過程中,應遵循高效性原則,采用工具 服務的方式完成威脅建模和知識庫的沉澱,後續直接複用已沉澱的場景化威脅知識庫,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處方”三
設置合理的目标、
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合理設定開發安全總體目标和階段性目标,并在安全效率、安全質量提升、投入産出比方面設置量化的考核指标。一方面能夠衡量建設質量,優化調整具體措施,分析并規避風險,保障體系的最終落地;另一方面也能夠利用階段性的量化成果,在漫長的建設過程中建立内部信心,為後續争取資源和支持提供參考。
“處方”四
規範的流程,
清晰的權責劃分
應用系統開發安全是每個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在不改變原有不同部門軟件開發職責,最大程度适應軟件開發現有流程的同時,建立各部門的安全規範化流程尤為必要。
可利用支持自定義流程、權限、角色的工具平台,在各階段結束的節點之前設置安全質量卡點,把關安全質量的同時,也有利于明确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安全權限和責任劃分。
“處方”五
重視安全開發運營,
反哺體系化能力
很多企業在完成安全開發體系框架建設後,在體系的細節優化和與業務的融合方面缺乏繼續打磨的意識。針對安全開發體系内工具、服務、流程等方面的持續運營,是保障整個體系發揮切實效果的基礎。
例如當一個項目通過安全開發體系的層層把控,仍在上線前發現業務邏輯或安全漏洞,此時應基于風險的詳細内容,反向在威脅建模、代碼審計、安全組件管控等階段篩查風險遺漏的原因,更新安全策略,将安全能力反哺到體系中。在實際安全開發過程中不斷運營和反哺才能使整個體系越來越強大。
随着安全開發理念不斷被市場認可,應用的場景和價值也在不斷豐富和體現,更多創新技術和理念也必然會不斷應用在安全開發體系中。對于企業而言,深入探索安全開發體系與企業自身屬性之間的關聯,借鑒業内成熟的落地建設經驗,才能有效構建符合企業業務特點和安全目标的安全開發體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