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08:22:08

感情不過是多種形式的自愛。——拉羅什富科

王菲有首歌叫《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1

歌手巴奈在翻唱這首歌時說。

每一次唱這首歌的時候,其實我一點也不覺得快樂。雖然我一直在唱你快樂、我快樂。你快樂了我才可以快樂……我覺得那不是快樂,可能也是啦,我不知道。所以我就隻好把這首歌唱成怪怪的樣子,明明在唱快樂,可是又不知道是不是快樂……

善良,是一種能夠讓一個人獲得快樂的能力。

這是因為,對别人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而一個人之所以會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感到困擾,是因為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幫助别人的動機,是源自于自己内心害怕被别人讨厭或失去社會支持,成為一個被孤立的人。

心理學家弗洛姆将這種表現稱之為“被動型人格”,即通過讨好别人,來驅散掉自己内心的空虛與恐懼。

被動型人格與主動型人格

我并不是真的想答應他,隻是答應好像已經成為了我生活裡的一種慣性。

在《生命之愛》一書裡,弗洛姆提到了主動型人格與被動型人格的概念。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2

主動型人格的行為通常會指向一個目标,因此在行動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充滿活力,有着更強的動機與執行力。它并不一定是保持着一種具體的功利性的目的,也有可能是一種抽象的自我價值感。

被動型人格的行為方式,主要是用來填充自己的時間,來驅散内心中的空虛感。TA常常感覺自己是無足輕重的,即使付出了很多,也無法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對于他人的價值。

因此,對于主動型人格來說,他們的付出往往更加能夠讓自己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感;而對于被動型人格來說,即使自己付出再多,也無法改變他們内心裡認為自己一點兒也不重要的想法。

讨好型人格的危害

總是在替别人想東想西的,可是别人也不會領情,連我自己,也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了。

善良,毋庸置疑是一種寶貴的品質。

因為隻有友善才能夠将人凝聚到一起,而自私隻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越來越孤獨。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3

可是一個人的善良,如果沒有鋒芒,那麼它很有可能會成為一把會刺傷自己的劍。

一個形成了讨好别人習慣的人,生活裡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困擾:

  • 自我價值低,生活缺乏成就感;
  • 不懂得表達憤怒,也無法感受到快樂,常常感到抑郁;
  • 對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缺乏動力,養成了拖延的習慣;
  • 無法真正地受到别人的重視,在職場中也難以獲得提升;
  • 容易遇上渣男渣女,被PUA。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4

讨好型人格與善良是兩種很容易被混淆的人格特質,對于一個善良的人來說,如果缺乏了幾種能力,那麼就很容易就走進讨好别人的坑裡。

1.自信

一個不自信的人,往往就會通過讨好别人來融入群體,藉由讨好的方式來獲得别人的認同與認可。

2.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态度,那麼就會在遇到分歧時,選擇同化别人的觀點,讓自己顯得合群。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5

3.正視自己的需要

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人都是一種有需求的動物。而有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自我的需求産生罪惡感,便用“佛系”來緩和自己内心的沖突。

4.面對問題的勇氣

當一個人無法正視自己生命裡的問題時,往往就會采用其它的方式來“稀釋”與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如何保持善良,又不盲目讨好?

孤立自己,脫離同類,其所作所為于己于人皆無益處。——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榮格在《潛意識心理學》一書裡說道,每個人的自我裡,都有一部分被隐藏在潛意識裡,那一部分是與我們現實生活裡表現出來截然相反的“陰暗面”。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6

如果一個人無法适當地表現出自己的“陰暗面”,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被自己的“陰暗面”同化,去愛上一個“自私鬼”或者讓自己從一個擅于讨好别人的人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對于一個“老好人”來說,往往會容易愛上一個“自私鬼”,或者慢慢地自我孤立,從而變成一個隻為自己着想的“讨厭鬼”。

心理醫生哈麗雅特•布萊克在《取悅症——不懂拒絕的老好人》一書中,将“老好人”分為三種類型:

1.認知型好人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喜歡自己,因此來者不拒。

2.習慣型好人

對于讨好這種行為産生了慣性,将它當成了解決生活問題的一種 慣性策略。

3.情感逃避型好人

缺乏應對負面情緒的能力,答應别人的要求可以快速地逃避自己内心的情感沖突。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7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以上三種類型的表現在自己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現,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來做出調整。

  • 對于認知型好人來說,需要改變的是自己内心的非理性信念。心理學家伯恩斯在《新認知療法》一書中提到,完美主義是生活中一種非常常見的負面認知信念。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歡自己,就是一種典型的完美主義的表現。伯恩斯認為,要調整自己内心的非理性認知,首先我們要在自己産生這種信念的時候識别到它的出現。即當我們感覺到自己想要通過讨好别人喜歡自己時,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現在出現了一種非理性的慣性認知。其次,要識别這種認知是否是源自于“完美主義”,如果是的話,那麼去标簽它,以便自己能夠在這種狀态産生時能夠快速地識别出來。第三,意識到這種狀态是無法達到的,用理性的信念去替代這種非理性信念。比如,讓所有人喜歡自己是不可能達到的,獲得“自己”的認可就足夠了。
  • 對于習慣型好人來說,需要去了解自己的這種生活慣性是如何形成的,行為的改變是建立在深刻的自我了解之上的。對于每個人來說,習慣在養成之後是很難改變的。一方面,想要改變自己的動機往往會伴随着深深的自我厭惡,随之而來的是大量的情緒内耗。當我們把大量的心理能量都消耗在自我厭惡之上時,用來改變自己的能量就被削弱了很多了。因此,在改變自己的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地去深入分析與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才能夠停止内耗,而将精力用在切實的行動之上。

讨好型人格的人能改變自己嗎(不當好人也沒關系)8

  • 對于情感逃避型好人來說,需要建立對于憤怒、沖突與抗拒這一系列行為與情緒的正面認知,即意識到它們對于生活來說是有正面的功能的。首先,表達憤怒可以建立自己的邊界感,告訴别人自己是有底線的,也有專屬于自己的個人空間。其次,沖突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策略,維持表面的和平不一定有利于一段關系的長期發展。第三,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他人産生利益沖突時,維護自己的利益是一種正常的行為表現。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表現出來的傾向來選擇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除此之外,以下一些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成為一個“主動型人格”的人。

  • 堅持運動,能夠提升自我效能感,從而提升自己說不的勇氣。
  • 暫停法。當别人向自己求助時,又不好意思拒絕,可以先把它“暫停”一下。“等一下,我現在還有點事。”如果不擅長拒絕,就先暫停,把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裡,那麼拒絕也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 拒絕的“三明治技巧”——把拒絕的話夾在兩句“好話”中間。比如,我真的很想幫你這個忙,可是我手頭的事還有很多耶,這個項目真的很不錯,謝謝你有想到我。

事實上,對于讨好型人格來說,關鍵點不在于讓自己成為一個善于拒絕别人的“壞人”,而是要建立起足夠的自我意識,發揮出自己主動型人格的一面。

善良,是一種能力,我們需要好好地運用好這種能力,而不是否認它的寶貴。

不當“好人”也沒關系,做自己,就是一種善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