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亞洲哮喘研究荟萃分析顯示:亞洲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過5%。
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全球哮喘患者達3.58億,較1990年增加了12.6%。
2019年中國肺健康研究顯示:20歲以上哮喘患者4570萬,患病率為4.2%。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哮喘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哮喘的規範化診斷和治療,特别是實施有效的管理,對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哮喘的定義
哮喘是由多種細胞以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反複發作的喘息、氣急,伴或不伴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同時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和可變的氣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長可導緻氣道結構改變,即氣道重塑。哮喘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具有不同的臨床表型。
哮喘的分期
哮喘的治療
1. 長期抗炎治療是基礎的治療,首選吸入激素。常用吸入藥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等,後二者生物活性更強,作用更持久。通常需規律吸入一周以上方能生效。
2. 應急緩解症狀的首選藥物是吸入β2激動劑。β2激動劑主要通過激動呼吸道的β2受體,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細胞内的環磷酸腺苷含量增加,遊離Ca減少,從而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藥物。
3. 規律吸入激素後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長效β2激動劑,或緩釋茶堿,或白三烯調節劑(聯合用藥);亦可考慮增加吸入激素量。
4. 重症哮喘患者,經過上述治療仍長期反複發作時,可考慮做強化治療。即按照嚴重哮喘發作處理,給予大劑量激素等治療,待症狀完全控制、肺功能恢複最佳水平和PEF波動率正常後2至4天後,逐漸減少激素用量。部分患者經過強化治療階段後病情控制理想。
就診科室
呼吸内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