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銀齡世界#
過年過節的時候,晚輩們都會買一些營養品、牛奶送給家裡的老人,臨走時還會交代一句“别舍不得吃,想吃什麼就買什麼”。老年人當時點頭答應了,但其實他們沒有放在心上。這就導緻時間長了,這些老人身上出現了營養不足的情況。
三個因素,或是老年人容易缺營養的原因
“一個人獨居,三餐将就着吃”
不要說老人了,就是年輕人一個人住的時候,也會随便吃點,不想開火做飯。獨居的老人嫌做飯麻煩,而且做多了吃不完浪費,常常随便吃點,例如饅頭就鹹菜、青菜雞蛋面、牛奶泡餅幹等等,想着不餓就行了,時間長了體重就慢慢下跌了,有的甚至會貧血。
據中疾控發布的數據顯示,75歲以上老人貧血的概率非常高,達到17%,尤其是農村老人,很多人一個人住,身體又不好,吃飯總是“糊弄”,慢慢的營養狀态就變差了。
“每天要吃好幾種藥,總是感覺胃不舒服”
老年人多病,藥吃多了也會影響吸收、食欲和營養素代謝,因為口服藥要經腸胃吸收,有的還要肝、腎代謝,難免會引起不良反應,這些都會讓老人食欲變差、營養流失。
“身體衰老,各方面都力不從心”
年輕人想吃啥就吃啥,牙口咬得動,而且消耗快,吃得多也不容易發胖,而老年人咀嚼無力、味蕾減弱、唾液變少,吃什麼都比較淡,吃多了還容易脹,肝膽負擔重,哪怕吃再多有營養的東西,最後也不容易進入人體。
說到底還是老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六十歲後就是妥妥的老人了,要關注營養和健康方面,及時發現欠缺的營養,進行針對性補充。
老年人容易缺4種營養,别忽視補充
鈣
老年人十有八九都有缺鈣的情況,不僅有飲食的因素,還和衰老、運動不足有關,而且鈣的利用也要依托其他營養素,如果平時飲食不均衡,各個營養比例不均,鈣流失得就比較快。
蛋白質
不少老人信奉“瘦就是壽”,所以甯願自己瘦一點,平時吃的大多是素食,肉類很少吃,而且為了控制血糖、血脂,他們會下意識地少吃葷菜,也正是因此,很容易缺乏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在瘦肉、蛋類、水産中比較豐富。
水
大家平時想喝水就喝水,但是老年人卻不敢多喝,因為他們腿腳不太好,擔心多喝晚上總要起夜。可是,成年人對水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夏秋兩季,體内的津液流失較快,要及時補充,應多喝點湯湯水水和水果。
維生素B12
維生素本身就容易流失,而這種營養一般又存在于全谷物、堅果中,它比較粗糙,老年人牙口和胃口不好,所以平時吃得比較少,如果發現自己容易頭暈乏力、皮膚幹燥,有可能是缺乏這種營養素。
以上四種營養都需要補充,别再忽視了。人老了,不是每天吃飽了就行,也不能湊活着過,隻有把三餐吃好吃飽,身體才有健康資本。另外,也有不少老人對營養比較焦慮,不想着吃什麼,隻想着買什麼營養品補一補,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營養不足,不僅是某一種營養素含量減少了,還會幹擾其他營養吸收,對老人各個器官、感官功能、神經都有影響,若本身就有慢性病,更是增加了死亡風險。可能有的老人要問了,醫生說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少吃,自己實在是太難了。
那麼,老年人的飲食到底怎麼吃才不矛盾?
控制嘴巴很重要,但是留住營養更重要
為了管理疾病,很多老人過得像苦行僧,其實,隻要平時規律服藥,飲食上不用過多忌口,合理适度食用即可,關鍵是留住食物中的營養,提高吸收率。例如土豆、紅薯、蔬菜等食物,煮一煮、燙一燙就可以吃了,不要煮太久,品種要多樣化,可以增加進餐次數。
選擇營養高又容易吸收的食物,例如豆腐、魚肉、雞蛋、綠葉菜等,如果尿酸水平正常,海鮮也可以搭配起來吃。隻要不是吃得太撐,油鹽糖不要放太多,正常食用不會有太大影響。
管理疾病很重要,但是營養不足同樣對身體不利
有慢性病的老人對飲食存在很多誤區,覺得吃得多錯得多,不如少吃點,殊不知吃得少也會帶來各種問題,到了六十歲以後,脾胃好、排便順暢、疾病控制穩定,其實就算很健康,因為有的病是和衰老有關的,過分嚴格要求反而對機體不利。
可以将肉食切小、剁成糊狀,每次少放一點,而且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容易消化不容易腹脹,比如說蝦球、魚丸、肉絲等,每次吃的時候和蔬菜煮一煮就可以了,不需要爆炒。
到了六十歲後,要認清現實勇于服老,不能再用以前的飲食方式對待自己了,少吃一點不一定對疾病有幫助。即便獨居,也要用心對待三餐,和子女同住,更要說出自己的飲食需求,改善機體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