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
在前面我已經給大家介紹了三種振蕩器,Colpitts 振蕩器、皮爾斯振蕩器、哈特利振蕩器。如果錯過的話,可以點擊下方标題直接跳轉。
colpitts振蕩器電路圖分析,幾分鐘,立馬搞定colpitts振蕩器電路
皮爾斯振蕩器電路工作原理圖解,幾分鐘,立馬搞定皮爾斯振蕩電路
不會設計哈特利振蕩器?圖文 案例,手把手教你哈特利振蕩器設計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RC振蕩器。
什麼是RC振蕩器?使用電阻和電容元件的振蕩器可以獲得良好的頻率穩定性和波形,這種振蕩器稱為RC或者相移振蕩器。
RC振蕩器是一種正弦振蕩器,用于在線性電子元件的幫助下産生正弦波作為輸出。RC振蕩器包括一個反饋網絡和一個放大器。
RC振蕩器的工作原理RC 振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RC 網絡(如下圖所示)提供響應信号所需的相移的電路。
RC 振蕩器具有出色的頻率穩定性,可以為各種負載産生純正弦波。
下圖左邊的電路顯示了單個電阻電容網絡,其輸出電壓“超前”輸入電壓某個角度小于 90°。
在純或理想的單極 RC 網絡中,它将産生恰好為 90 °的最大相移,但由于振蕩需要 180 °的相移,因此在RC 振蕩器設計中必須使用至少兩個單極網絡。
RC振蕩器相移網絡
然而,實際上每個 RC 級很難獲得準确的 90 °相移,因此我們必須使用更多級聯的 RC 級來獲得振蕩頻率所需的值。
電路中的實際相移量取決于電阻 (R) 和電容 (C) 的值,在選定的振蕩頻率下,相位角 ( φ ) 如下公式所示。
RC 相位角
RC振蕩器相位公式
其中: X C是電容的容抗,R 是電阻的阻值,而ƒ是頻率。
在上面的簡單示例中,已選擇R和C的值,以便在所需頻率下,輸出電壓領先輸入電壓約 60 °的角度,然後每個連續 RC 部分之間的相位角再增加 60 °,從而在輸入和輸出之間産生 180 ° (3 x 60 ° )的相位差,如下面的矢量圖所示。
矢量圖
通過将三個這樣的 RC 網絡(如上圖右側)串聯在一起,我們可以在所選頻率下在電路中産生 180 °的總相移,這形成了“RC 振蕩器”的基礎,也稱為相移振蕩器,因為相角在通過電路的每個階段都移動了一定量。
相移發生在各個 RC 級之間的相位差中。運算放大器電路采用四路 IC 封裝,例如,LM124 或 LM324 等,因此四個 RC 級 也可用于在所需的振蕩頻率下産生所需的 180 °相移。
RC振蕩器矢量圖
在使用雙極晶體管或反相運算放大器配置的放大器電路中,它會在其輸入和輸出之間産生 180 °的相移。
如果三級 RC 相移網絡作為反饋網絡連接在放大器電路的輸出和輸入之間,則産生所需再生反饋的總相移為:3 x 60 ° 180 °= 360 ° = 0 °。如下圖所示。
基本RC反饋電路
三個 RC 級級聯在一起以獲得穩定振蕩頻率所需的斜率。當每級相移為-60°時,反饋回路相移為-180 °。這發生在jω = 2piƒ = 1/1.732RC為 ( tan 60 °= 1.732 ) 時。
然後,要在 RC 振蕩器電路中實現所需的相移,就要使用多個 RC 相移網絡。
基本 RC 振蕩器電路基本RC 振蕩器也稱為相移振蕩器,它使用從電阻電容 (RC) 梯形網絡獲得的再生反饋産生正弦波輸出信号。這種來自RC網絡的再生反饋是由于電容器能夠存儲電荷(類似于 LC 諧振電路)。
該電阻電容反饋網絡可以如上圖所示連接以産生超前相移(相位超前網絡)或互換以産生滞後相移(相位延遲網絡)結果仍然相同,因為正弦波振蕩僅發生在總相移為 360 °的頻率。
RC振蕩電路設計
通過改變相移網絡中的一個或多個電阻或電容,可以改變頻率,通常這是通過保持電阻器相同并使用 3 組可變電容來完成的。
因為容抗 (X C ) 随電容變化,由于電容是頻率敏感元件,因此頻率會發生變化。但是,可能需要針對新頻率重新調整放大器的電壓增益。
RC相移振蕩器的頻率如果三個電阻 R 的值相等,即R 1 = R 2 = R 3 ,并且移相網絡中的電容 C 的值也相等, C 1 = C 2 = C 3,則頻率由 RC 振蕩産生的振蕩簡單地給出為:
RC振蕩器頻率公式
這是相移電路振蕩的頻率,上面的簡單示例中,級數為 3,因此 N = 3 (√ 2*3 = √ 6 )。對于四級 RC 網絡,N = 4 (√ 2*4 = √ 8 ) ,其他的依此類推。
運算放大器 RC 振蕩器當用作 RC 振蕩器時,運算放大器 RC 振蕩器比其雙極晶體管振蕩器更常見。振蕩器電路由負增益運算放大器和産生 180 °相移的三段RC網絡組成。相移網絡從運算放大器輸出連接回其“反相”輸入,如下所示。
由于反饋連接到反相輸入,因此運算放大器連接在其“反相放大器”配置中,該配置産生所需的 180 °相移,而RC網絡在所需頻率(180 ° 180 °)。
這種與串聯電容器和連接到地 (0V) 電位的電阻器的反饋連接稱為相位引線配置。
換句話說,輸出電壓超前于輸入電壓,産生一個正相角。
運算放大器相位滞後 RC 振蕩器電路我們也可以通過簡單地改變 RC 組件的位置來創建相位滞後配置,使電阻串聯連接,電容連接到地 (0V) 電位,如下圖所示。這意味着輸出電壓滞後于輸入電壓,從而産生負相角。
運算放大器相位滞後 RC 振蕩器電路
然而,由于反饋分量的反轉,相位超前 RC 振蕩器的頻率輸出的原始方程被修改為:
RC振蕩電路頻率公式
盡管可以僅将兩個單極RC級級聯在一起以提供所需的 180 相移 (90 ° 90 ° ),但振蕩器在低頻下的穩定性通常很差。
RC 振蕩器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其頻率穩定性,即它能夠在變化的負載條件下提供恒定頻率的正弦波輸出,通過将三個甚至四個RC級級聯在一起(4 x 45 °),可以大大提高振蕩器的穩定性。
通常使用具有四級的RC 振蕩器,因為常用的運算放大器采用四路 IC 封裝,因此設計一個相對于彼此具有 45 °相移的 4 級振蕩器相對容易。
RC 振蕩器是穩定的,并提供形狀良好的正弦波輸出,其頻率與1/RC成正比,因此,使用可變電容時可以實現更寬的頻率範圍。然而,RC 振蕩器受限于頻率應用,因為它們的帶寬受限,無法在高頻下産生所需的相移。
RC 振蕩器案例計算現在需要一個基于運算放大器的3 級 RC 相移振蕩器來産生 4kHz 的正弦輸出頻率,如果在反饋電路中使用 2.4nF 電容,請計算頻率确定電阻的值和維持振蕩所需的反饋電阻的值,還要畫出電路。
相移 RC 振蕩器的标準方程為:
RC振蕩器頻率
該電路将是一個 3 級 RC 振蕩器,因此将由相等的電阻和三個相等的 2.4nF 電容組成。由于振蕩頻率為 4.0kHz,因此電阻值計算如下:
運算放大器增益必須等于 29 才能維持振蕩。振蕩電阻的阻值為6.8kΩ,因此運算放大器反饋電阻R ƒ的值計算如下:
反饋電阻R ƒ
RC 振蕩器運算放大器電路如下圖所示:
RC 振蕩器運算放大器電路
使用 BJT 的 RC 相移振蕩器使用BJT的 RC 相移振蕩器如下圖所示。該電路中使用的晶體管是放大級的有源元件。晶體管有源區域内的直流工作點可由 Vcc 電源電壓和 R1、R2、RC 和 RE 電阻設置。
使用 BJT 的 RC 相移振蕩器
CE 電容是一個旁路電容,在這裡,三個 RC 段被視為相等。
R1 和 R2 電阻是偏置電阻,它們性能優越,因此對交流電路的運行沒有影響。此外,由于 RE-CE 的組合可獲得微不足道的阻抗,因此對交流操作也沒有影響。
當向電路供電時,噪聲電壓開始在電路内振蕩。在晶體管放大器上,一個小的基極電流放大器産生一個可以相移180° 的電流。
每當這個信号響應放大器的輸入時,它就會再次被移相 180 °。如果環路的增益等于 1,則将産生持續的振蕩。
該電路可以通過使用等效交流電路來簡化,然後我們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振蕩頻率:
f = 1/ (2πRC √ ((4Rc / R) 6))
當 Rc / R << 1 時,則
f= 1/ (2πRC√ 6)
從上述等式中,為了改變振蕩頻率,必須改變電容和電阻的值。
然而,為了滿足振蕩的條件,三段值應該同時改變。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此,RC 振蕩器就像固定頻率振蕩器一樣用于各種實際用途。
RC振蕩器的優點以上就是關于RC振蕩器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