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瘋狂星期四可行性分析

瘋狂星期四可行性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11:15:58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瘋狂星期四,即定期在周四推出特價優惠活動,是肯德基的一項固定營銷活動。

但不記得從哪一天開始,每到平平無奇的周四,網友編撰的“瘋四文學”段子便會如期而至。

段子的開頭可能是一個懸疑故事,可能是一個愛情故事,也可能是時事熱點、明星八卦。但不管前面說了什麼,最後的結尾一定會回到重中之重:

今天是肯德基瘋狂星期四,誰請我吃?V我50。

關于“瘋狂星期四”的話題,也多次沖上各種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單。有不少網友直呼:

在這個“人人皆媒體”的時代,一個好的營銷方案,比什麼都重要。

但,真的是這樣嗎?

前段時間,我們的直播間邀請到了一位著名的戰略營銷專家,小馬宋老師。

他服務過的客戶,有元氣森林、得到APP、半天妖烤魚、隅田川咖啡、伊利須盡歡、逮蝦記、babycare、小皮、熊貓不走蛋糕、古茗奶茶、三胖蛋瓜子、南城香、遇見小面、和府撈面,等等等等。這些品牌,我相信你或多或少聽過。

他也将自己對營銷的理解,和一些有趣的案例,寫進了他的新書《營銷筆記》。

聽完小馬宋老師的分享,拜讀完《營銷筆記》,受益頗豐。

分享給你。


瘋狂星期四可行性分析(營銷是個大力士)1

營銷,在當今社會中是一門顯學。

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營銷,是一個企業最容易被看到的動作。

因為營銷本身就包含了各種推廣的動作。既然是推廣,那麼看到的人就會特别多,感受也會特别直觀,印象也就特别深刻。

比如,你能看到某一條最近突然爆火,點擊量破千萬的短視頻。

你能聽到網絡、身邊的人,在茶餘飯後讨論某一個新爆出來的事件。

你能直接轉發,甚至創作“瘋四文學”。

于是,你會發現,有一些從事營銷行業的同學,開始“迷信”地想找到一些“成功經驗”。

比如,“一夜刷屏的事件營銷技巧是什麼?”

“十條法則,打造網紅品牌。”

“創造百萬 閱讀量的營銷文案寫作技巧。”

甚至,對于一些日常做營銷工作的同學來說,他們眼中的營銷就是這些。

是的。營銷很重要。它能幫助企業獲得業務發展,打造長久的品牌資産,協助企業基業長青。

但營銷終究隻是個大力士,不是神。

一旦相信了營銷不隻是一個“重要的大力士”,更是個“萬能的神”,成功的歸因,就會開始變得越來越簡單。

江小白成功?那是因為江小白瓶身上的文案特别好。

農夫山泉成功?那是因為農夫山泉的廣告做得好。

王老吉成功?那是因為“怕上火”這個定位太棒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向往成功的人,總喜歡聽簡單的成功故事。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曾經問過巴菲特一個問題:“既然賺錢真像你說的那麼簡單,長期價值投資永遠排在第一位,請問為什麼那麼多人賺不到錢?”

巴菲特回答說:“因為人們不願意慢慢變富。”

江小白的背後,是一位有着10年知名白酒企業工作經驗的創始人。這10年,要用來學習、培養、鍛煉搞定上百萬個銷售點的組織管理能力。

肯德基的背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高度标準化,是上萬家門店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鍊能力,是強大的門店經營系統,是海量協同工作的員工。

就單說“瘋狂星期四”這一件事。在“瘋四文學”瘋狂傳播的時候,卻很少有人提起,“瘋狂星期四”這個營銷活動,從2018年就開始做了。

2018年開始做,然後預設“瘋狂星期四”會在2022年爆火出圈嗎?

當然不是。“瘋狂星期四”的核心,一定是即便不火,也能幫助到企業經營。

可對很多人來說,四年,已經夠難等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不對啊,我就見過很多初創品牌,靠着一篇爆款文章,一個事件營銷,一下子就出名了。

是的。有,但沒有“很多”。

2022年,已經進入尾聲了,你能想得起幾個特别破圈的營銷案例呢?

把這幾個案例放進中國幾百萬個品牌裡一算,這個概率,可能就和中差不多了。

小馬宋老師早年就是專門做事件營銷和網絡傳播的,也曾經做出過一些曝光次數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事件。

但他說,坦白講,我們在做之前,真的不知道哪個會紅、哪個會爆。

放棄幻想吧。營銷不是神藥,也不像數學題那樣,有一個絕對正确的答案。


營銷的營,首先是經營的營。

企業經營成功的本質是因為獲得了某種競争優勢,競争優勢的地位則是通過企業經營來獲得的。

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

有一個國内著名的茶葉品牌曾經咨詢過小馬宋老師,他們一年有20億元左右的生意盤子。

但是,茶葉這個生意吧,本身集中度就不高。即便是頭部品牌,整體的營業額也就是總體市場規模的1%左右。再想增長,已經很難了。

于是,他們想拓展一下自己的業務,想做茶飲料。

從茶葉,到茶飲料,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嗎?

沒那麼簡單。

一個企業想要拓展成功,應該是利用好自己原本就有的優勢。

一個茶葉品牌想要經營成功,靠的是茶葉的原料和品控、茶葉的研發生産、經銷商的招募和管理、品牌的宣傳和塑造、銷售環節的精細化運營,等等等等。

而這些優勢,放到茶飲料這個項目上,幾乎就完全消失了。

首先,茶葉的消費者,和茶飲料的消費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

茶葉企業去做茶飲料,并不能複用原來的顧客資源。

其次,茶葉的銷售,主要是靠各地的經銷商,靠當地的人脈資源和茶葉專賣店。可是,茶飲料的銷售主要是通過便利店、超市。

賣茶葉的能力,并不能幫到賣茶飲料。

第三,茶葉的制作,講究的是搭配、火候、原料。而茶飲料的生産,主要是靠配方、研發、生産效率。

這也是茶葉企業沒有的一種能力。

最後,茶葉是個弱品類,顧客買茶葉的時候,是先選渠道,再選産品。他可能會有一個比較熟悉的老闆,他相信的是這個人,而不是某個品牌。接着,他才會想自己要買什麼茶,是大紅袍、鐵觀音,還是西湖龍井。

但茶飲料是一個強品類,品牌非常重要。品牌在顧客心中的排名,甚至直接決定了顧客的選擇。

所以,做茶葉和做茶飲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也需要完全不同的商業能力。

如果做茶飲料,那就等于是從頭開始。

可如果我對茶飲料有情懷,非要做,行不行?

行,但不妨先放棄現有的組織和資源體系,去飲料行業挖一個資深人才,甚至是一整個團隊來做,才有可能成功。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那如果不做茶飲料,一個茶企業想增加業務,還能做什麼?

比如,茶具。茶具是可以賣給相同的消費者的。

至少,這是符合經營邏輯的。

就這麼簡單?

是的。就這麼簡單。

占據某種優勢,才能獲得成功。

就像“張開嘴邁開腿”一樣簡單。

也像“減肥”一樣難。


所以說了半天,到底什麼是營銷?

古羅馬時期有一個思想家,叫奧古斯丁。他說:“什麼是時間?當你不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還知道時間是什麼。但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了。”

營銷,也是如此。

營銷的鼻祖,創立營銷學的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他被譽為“市場營銷學聖經”的著作《營銷管理》裡,是這麼解釋營銷的:

營銷,就是企業為從顧客處獲得利益回報,從而為顧客創造價值,并與之建立穩固關系的過程。

也很抽象,我舉個例子。

比如,北京北五環附近剛剛建了一個科技園。很多互聯網大廠就在這裡設立了辦公室,好多“碼農”就在這裡上班。

因為這個科技園剛剛建成,周邊沒有什麼餐館。員工想吃早餐就很不方便,要麼在家提前吃,要麼在辦公室随便對付一下,要麼幹脆就不吃了。

這個時候,你在科技園開了一個早餐店。包子、油條、豆漿、馄饨一應俱全。

你不僅提供了這些早餐商品,還提供了讓科技園的員工順道吃早餐的便利,甚至還能提供預訂早餐、送餐到辦公室的服務。

這就是“為顧客創造價值”。

但是你知道,你開的是早餐店,不是慈善機構。你為顧客創造、提供了價值,就希望從顧客那裡獲得相應的利益回報。

你努力把包子做得好吃,上門的顧客才會變多,你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多,才會越有動力把包子繼續做好。

這就是“獲得利益回報”。

一年之後,因為幹淨衛生、營養美味、服務熱情,早餐店的口碑越來越好,你赢得了顧客的信任。

你還加了好多顧客的微信。隔三差五,送個優惠券。逢年過節,發個祝福語。

顧客也越來越喜歡你,也願意在你的早餐店辦個卡。

這樣一來,你就和顧客慢慢建立起了穩固的關系。

這就是“建立穩固關系”。

為顧客創造價值、獲得利益回報、建立穩固關系,這就是營銷的本質。

記住了。但,知道了“營銷”的定義,又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最本質的東西,才能抓住真正的“病因”。這是那些投機取巧的小聰明無法替代的。

比如,萬一,你的公司經營遇到了一些問題。

你隻要回頭想一下,當初經營好的時候,我為顧客提供了什麼價值?今天遇到了問題,是這份價值消失了,還是我和顧客的關系不穩固了。

商超零售專家黃碧雲老師,講過一個真實的經曆,也是關于包子的。

她說她家門口有兩家包子鋪。以前她吃的那家包子,皮薄餡大肉又多,生意自然就比另一家好。

後來,豬肉漲價了。這家包子鋪雖然沒有跟着漲價,但是把包子餡給減少了。小拳頭這麼大的包子,肉餡比酒釀圓子都小。

那另外一家呢?

漲價,不減餡。

結果反倒是漲價的包子鋪生意更好了,而另外一家包子鋪,慢慢就沒了生意。

為什麼?

因為“價值”,因為“關系”。

包子餡少了,“價值”就少了。而顧客一旦養成了去另一家包子鋪的習慣,“關系”就淡了,也就再也拉不回來了。


經營,是企業生存的基礎。産品,是營銷的基礎。

這可能有點違反我們對營銷的認知。

因為營銷行業的同學,每天要做的工作常常是廣告、投放、活動、公關。至于産品,那是研發部門、産品經理的事兒。

可是,沒有産品,也就沒有營銷了。

小馬宋老師之前有個客戶,是做原味瓜子的,叫三胖蛋。不僅銷量好,而且複購率特别高。

怎麼做到的?

三胖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産品能力。

三胖蛋的老闆除了做原味瓜子之外,還是另外一家種子公司的總經理。而這家種子公司,就是專門研究向日葵種子的。

世界上最适合炒制原味瓜子的向日葵品種,SH363,就是這家公司研發培育出來的。而他們的工廠,建在了極其适合種植向日葵的内蒙。

從種子,到種植,全部都可以控制。

換句話說,這就是一道又高又寬的産品壁壘。

别的品牌,想做也做不出來。這在食品領域,是極其少見的。

利潤,來自于沒有競争。

更難得的是,三胖蛋對瓜子的篩選很嚴格,有好幾輪篩選。

比如,瓜子被蟲子咬了一口,怎麼辦?

先過鐵沙粉,有洞的瓜子,鐵沙粉就會掉進去,然後再用吸鐵石,把這些有洞的瓜子吸走。這裡不用擔心會污染别的瓜子,因為都帶殼的。

最後,由人工挑選,來把最後一道關。

老闆說,10斤瓜子,我們隻選最好的2兩來賣。

這不正是最好的宣傳口号嗎?

就這樣,一句話就給總結了,“10斤瓜子取2兩”,能讓顧客在第一次購買時,就打動他,産生信任感。

你可能會說,繞了大半天,我是做市場營銷的,難道我還可以讓公司改變産品嗎?

是的,你真的可以。

在幫助公司把現有産品賣出去的同時,你還能看見市場對産品的反饋,還能收集顧客的意見,還能做市場調研。

這就是營銷的價值。

讓市場看得見産品,也倒逼着産品了解市場。


其實顧客購買一件商品,本質上是想讓這件商品幫他完成一項任務,而不是為了擁有這件商品。

“創新之父”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在他被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本商業圖書”的著作《創新者的窘境》中,提出過一個觀點:

在創新這件事上,不管是大企業還是新興企業,其實成功率都不高。因為在産品創新這件事上,幾乎沒有靠譜的方法論,大家隻能盡量推進,然後把成功交給運氣。

為了繼續探究解決方案,克裡斯坦森後來又寫了一本書,《與運氣競争》。

在這本書裡,克裡斯坦森提出了一個關鍵的理論:需要完成的任務(jobs to be done,JTBD)。

他的另一個名字可能更讓人耳熟:“焦糖布丁”理論。

什麼是“焦糖布丁”理論?

簡單來說就是,顧客購買一件商品,并不是想擁有這件商品,而是想“雇用”這件商品幫他完成一個現實世界中的任務。

還是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

2017年年底,有一位客戶找到小馬宋老師,說他想做生日蛋糕這個品類。

這位客戶,之前在惠州有上百家便利店,還有惠州排名第一的美甲連鎖店,但是,從來沒有做生日蛋糕的經驗。

便利店?美甲店?已經挺跨界了,為什麼還要做生日蛋糕呢?

他說,有個品牌的蛋糕進入惠州,增長得很快。可他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出更好的蛋糕來。

為了實現這個目标,他更是光速聘請了一位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和一位食品廠的生産廠長,還搭建了一個蛋糕工廠。

就連品牌名稱都注冊好了,叫“熊貓不走”。廣告位也買好了,下個月就上市。

太快了。所以早期,隻能先測試性地用了一句廣告語:送給重要的人,當然要送更好的蛋糕。

不出意料的是,銷售成績,并不讓人滿意。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也不難理解。蛋糕市場,是一個産品相似度非常高的市場,雷同的産品太多了,很難做出差異化,也就很難給顧客留下記憶點。

怎麼辦?

不做“蛋糕”的差異化,而是要做“生日”的差異化。

買生日蛋糕,不是為了吃蛋糕,而是為了完成一次生日聚會的任務。

蛋糕,隻是生日會上的道具。購買、收獲、拆裝、插蠟燭、許願、吹蠟燭、合影、分蛋糕、吃蛋糕、慶祝、拍照,才是買蛋糕的目的。

這下,方案就清晰了。

比如,提前設計好祝福語,提供個性化定制。

比如,由一個熊貓人配送員來送貨。還要給熊貓人配送員做培訓,學習唱歌、跳舞。

再比如,把生日蠟燭變成絢麗的煙花,把生日帽換成閃閃發光的絲絨材質,提供遊戲設備。

......

像這樣的“生日打開方式”,熊貓不走,還有100多種。

經過這次戰略性調整,2018年5月,熊貓不走成為了惠州生日蛋糕市場排名第一的商家。

現在,還在全國二十幾個城市開了分店。到去年,已經有了10億的規模。

是的。一個做蛋糕的品牌,竟然不是赢在了蛋糕上。

沒有什麼高大上的學術理論,隻有一個發自内心的,簡單而又質樸的提問:

顧客購買一個商品,他到底想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


産品觸達消費者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精心設計一遍。

如果你有五六個環節,因為巧妙的設計,這個環節能提升10%的轉化率,那個環節5%,加在一起,就是銷量的質變。

比如,2019年11月,小馬宋老師實操的一個營銷案例,給“雲耕物作”這個品牌的紅糖姜茶,重新設計包裝。

(左邊,重新設計之前;右邊,重新設計之後)

僅僅是包裝的改良,就帶來了50%的銷量提升。

為什麼?因為紅色更喜慶嗎?

準确來說,是“紅色”背後的,對消費者的深入洞察。

首先,小馬宋老師團隊在做行業調查研究發現,市場上的紅糖姜茶普遍有兩種。

塊狀,和顆粒狀的。

這兩種有什麼不同?

由于工藝原因,想要做成顆粒狀,就一定要在裡面摻白糖。而塊狀的不用。

白糖是提純,把糖分直接提純出來。而紅糖是通過熬制甘蔗汁,把水分蒸幹,剩下來的就是紅糖。

這是兩種制糖方法。

所以顆粒狀的,雖然也叫“紅糖姜茶”,但卻不夠純正。甚至,市場上還有很多魚龍混雜的産品,用赤砂糖、黑糖來充當紅糖。

基于這一點,設計包裝的時候,就一定要凸顯出你的品質,“配料表”也一定要清晰。

小馬宋老師寫了一個超級口号,叫“紅糖好不好,先看配料表”,接着在配料表又專門設計了一下,把字放大了。

然後,接着思考,顧客在購買紅糖姜茶的時候,真正關注的是什麼?

調研發現,消費者在和店鋪客服溝通的過程中,最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有沒有效果?而在詞條搜索平台,關于紅糖姜茶,最常出現的關鍵詞就是:紅糖姜水的功效與作用。

是的。顧客在購買紅糖姜茶的時候,真正關注的,是功效。

可是,紅糖姜茶,本身是食品類目的商品,不能直接宣傳功效。那怎麼才能讓顧客知道雲耕物作的紅糖姜茶是有效的呢?

看評論。

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小馬宋老師的團隊發現,消費者形容紅糖姜茶“有沒有效果”的時候,用的都是“暖暖的”、“肚子暖了”、“暖胃”這樣的詞。

換句話說,喝完之後,肚子暖暖的,消費者就認為是有效的。

“暖”,就是一個特别重要的營銷賣點。

包裝,就可以圍繞着一個“暖”字來改。

比如,包裝要暖色調,把整個顔色換成紅色。然後,在包裝正面寫上一個大大的“暖”字。這樣能降低消費者的認知成本。

比如,産品的口号就叫“真紅糖,真的暖”,也寫在包裝上。“真紅糖”,是給對手看的。“真的暖”,是給消費者看的。

再比如,寫上“每月常備”。這樣做是為了設計一個複購指令,提高複購率。

就這樣,帶着新包裝的雲耕物作紅糖姜茶,投入了市場。

“真紅糖,真的暖”的核心策略,在電商詳情頁、直播、廣告等主陣地充分貫徹執行之後,雲耕物作的市場營銷實現了突破:廣告點擊率至少提升了30%,詳情頁端客戶購買轉化率提升了18%,總銷量提升超過50%。


品牌塑造和商業經營,不能用一個簡單模型去解釋。

做營銷,做品牌,不可避免地要聊到定位理論。

在21世紀的前20年裡,定位理論對中國營銷界的影響,可能是壓倒性的。

而定位理論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對品牌延伸,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定位理論最喜歡的,是寶潔這樣的公司,把每個品類做成一個品牌,甚至細分成好幾個品牌。

比如說,護膚品牌玉蘭油和SK-II,衛生巾品牌護舒寶,紙尿褲品牌幫寶适,洗發水品牌海飛絲、潘婷、沙宣、飄柔......

所以,小米在早年開始涉足其他品類的時候,就有很多品牌專家提出質疑,說這樣的延伸會削弱小米“高性價比手機”的定位。

然後,這麼些年過去了,小米不再是高性價比手機的代表,還發展出了各種産品品類,甚至還宣布要造車。

再比如說,戴森。戴森不僅有我們熟悉的吸塵器、吹風機,還有加濕器、幹手器、風扇,個個都很成功。

所以,品牌延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商業問題,沒有什麼标準答案。如果真說要有,這個答案可能是:看情況。

這不是廢話嗎?

好吧,再具體一點。看品牌延伸會不會讓企業經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獲得優勢。

還是很抽象,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小米做電視、加濕器,甚至牙刷,就是可行的。

為什麼?

因為小米是從線上起家的,小米商城的成交量,甚至能排進全球十大電商網站之列。

這就意味着,小米擁有大量的線上用戶和粉絲。

可是,手機的購買頻次,太低了。怎麼着,也得是兩年換一台吧。

兩年才來一次小米商城,那這麼多的流量、粉絲,不是都白白浪費了嗎?

這就是小米開發更多産品的邏輯。

再比如說,五菱宏光。

如果五菱宏光要做一個高端超跑,那它要不要沿用五菱宏光這個品牌呢?

可能不太合适。為什麼?

因為雖然五菱宏光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它的品牌資産中,好像沒有“高端”這個關鍵詞。

五菱宏光這個名字,并不能給高端超跑賦能。

所以,如果五菱宏光要做超跑,可能就要考慮重新做一個品牌了。

這就是五菱宏光不太适合品牌延伸的邏輯。

有時候,品牌可以延伸。有時候,品牌不太适合延伸。

總之,當一個企業要開發一個新的品類的産品,不妨試着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如果沿用原來的品牌,這個新産品是不是更好賣,營銷成本是不是更低?

第二,如果沿用原來的品牌,這個新産品會不會對原有品牌資産造成傷害?

沒有一個理論,是包打天下的。

恩。看情況。


最後的話

小馬宋老師曾經說過,營銷,不是一下幹件大事,而是做對一系列小事。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于求成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捷徑。

這個主播喊兩句就把商品賣斷貨了,我也想做直播帶貨。

這個營銷事件爆火出圈了,我也絞盡腦汁弄一個。

我們看見的,是一條像極了捷徑的路。

我們看不見的,是日複一複的笨功夫。

小馬宋老師說,之所以要寫這本《營銷筆記》,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營銷去魅。

營銷也好,産品也好,商業也好,還是要回到最基本的地方。

就像我們在年度演講中說到的那樣:

不要總想玩個大的。營銷,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基本功。

請回到基本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