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曼妥思放進可樂是什麼樣的反應

曼妥思放進可樂是什麼樣的反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1:29:14

多年來,将曼妥思薄荷糖添加到碳酸飲料中一直是科學競賽的主要内容。盡管大多數十歲的兒童都能告訴您為何會出現汽水噴湧的現象,但反應的某些微觀特征卻并非顯而易見。

曼妥思放進可樂是什麼樣的反應(你知道曼妥思和可樂為什麼會發生)1

曼妥思和可樂在一起的反應

美國Spring Arbor大學的一名化學教授與科羅拉多州一名中學教師聯手,繪制了關鍵時刻的變化圖表,揭示了決定氣泡大小的新細節。

為此,他們走得更遠,從加利福尼亞的死亡谷到落基山脈的派克峰頂。

由于簡單、安全和成本低廉(更不用說在社交媒體上的流行度了),曼妥思和可樂是科學課課堂上常年用以展示化學和物理原理的道具。

從根本上講,反應背後的原理很簡單:二氧化碳在壓力下溶解在液體中。打開瓶蓋會改變壓力,使一些氣體從溶液中跑出來,并根據氣體定律進入大氣中。

将更多溶液暴露在空氣中會使更多的氣體逸出(如搖動瓶子); 曼妥思糖以驚人的方式加快了這一過程。

先前的研究表明,糖果外殼中的微小凹坑為微小氣泡提供了理想的捕集阱,因此,當這些白色圓片中沉入飲料中時,其表面為瓶内深處的二氧化碳提供了空氣釋出空間。

到目前為止,這些微小氣泡的确切大小隻能根據對糖果外殼紋理的顯微圖像進行估算。

這不是一個小問題。為了使二氧化碳離開溶液,每個氣泡需要适量的表面積,以使大量氣體流動。

從理論上講,它們的直徑必須大于一微米,但是較大的氣泡也會占用更多空間,從而減少了成核位點的數量,并可能影響總流速。

由于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直觀地捕捉到氣體逸出瞬間,因此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物理上巧妙地利用關鍵關系,适當修正模型中壓力和體積等變量。

化學家Thomas Kuntzleman注意到,在高海拔處,反應要劇烈得多。

早在2018年,Kuntzleman就收到了他渴望的父親節禮物。他得到了家人的許可,可以在全國範圍内進行他最喜歡的實驗。

“為此,我們在美國各地的許多地方進行了實驗,其海拔範圍從死亡谷的海平面以下到派克峰頂的4300米以上。”

同時,他與哥們Ryan Johnson搭檔,在科羅拉多州的一座山坡上進行自己的試驗。

他們發現,僅靠氣壓無法解釋他們的觀察結果,從而為推斷存在控制起泡作用的更精細變量。

将來自氣壓變化的數據與脫氣後質量損失的測量結果結合起來,再加上不同糖果之間的對照實驗,Kuntzleman和Johnson很快就發現,為什麼曼妥思和可樂搭配的效果如此顯著。

他們的方程式表明,這些成核位點的寬度在2至7微米之間,該尺寸在氣泡大小和整個糖果表面成核位點的密度之間提供了相當不錯的折衷。

無疑,結果對曼妥思的營銷團隊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他們或許可以借此寫出新的廣告文案。但是真正的赢家或許是科學教育工作者。

這項研究發表在《化學教育雜志》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