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時代,人們已很少寫信件,更難得通過郵局傳遞信件了。有事都懶得電話說了,微信留言、QQ留言,無論你在世界哪個角落,隻要有網絡,手指輕輕一點,信息立馬到達。郵局因此也被迫改變了“郵差”功能,廣開門路而求生。微信時代,法院判案也将微信、QQ聊天記錄納入有效證據範疇了。
微信時代的你,知道中國何時出現郵局的嗎?郵局出現之前,民間是如何傳遞信件的?
我們一起看看中國郵局誕生前後的有趣故事。
今天(2月20日)是中國首個郵局——大清郵局誕生紀念日,那是122年前的事情了,1897年2月20日,在清朝光緒皇帝批準成立大清郵局後11個月,這個改變中國郵政史的郵局正式啟動運作。
大龍郵票已成為收藏界的翹楚
其實,清政府自1890年(光緒十六年)起,即着手推廣郵政。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批準開辦大清郵政官局,到次年2月20日開始正式運作,中國近代郵政由此誕生,标志着中國開始與世界各國郵政平等交往,大清郵政誕生之刻,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随之誕生。目前大龍郵票已成為集郵收藏界的翹楚和财富的象征。
大清郵局早期“郵差”
大清郵局的成立後,采用的是二級服務制度。一級服務當然是首先保證皇家的郵信傳遞。
二級服務才是面向全國的官衙和商号民衆,也就是普通郵政服務。
這一級郵政服務遍及大清國全境,其總部機關設在北京,而凡是有城牆的中國市鎮都會設有一個分局。地方長宮,也就是說“省長”“市長”們一般也兼任轄區的郵政局長,負責指揮和管理下屬,這些下屬則擔任區域性的郵政局長,同樣,區局長負責指揮管理郵遞員和信差。他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從他們的站點轉寄或投遞郵品到離他們最近的那些站點。兩個站點之間的平均距離不超過一百華裡。每個站點都有一個人負責登記收到和轉寄出的所有信件。凡用于郵政的房屋都歸政府所有。
幾乎所有需要寄送的官方文件都蓋有一個特殊的标記,表明需以多快速度來傳送這些郵品。普通文件标明日送二百華裡;有些特别需要加急傳送的文件可望每天傳遞四百華裡,而有些十萬火急的文件則需要每天傳遞八百華裡!信差不管天氣如何必須完成這段路程,否則會受到懲罰。大清國曾經有過最快的郵傳紀錄是四天穿越将近3500華裡裡,相當于每小時35華裡。這個紀錄産生于一八五一年太平天國叛亂期間。
在大清郵局誕生前,民間是如何傳遞信件和貨物的呢?
這就牽扯到武俠小說和影視劇中重點描述的镖局和票号了。
在大清郵局出現前和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民間票号和镖局盛行,因其信用高和仗義甚至比官方郵局還受歡迎。
那時,所以較發達的都市和商業城鎮裡建有民間票号和镖局,負責轉寄信件和包裹,以方便那些銀行家、商人和普通百姓。在大一點的城市裡,通常有幾家這樣的私人票号,導緻了激烈的競争。其結果是出現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情況,即郵差們到顧客的住宅門口去收集郵品,而不是顧客把信件或郵包送到郵局。
晚清時期的镖師
這些私人票号把郵品或者委托給定期往來于不同市鎮之間的民船,或者委托給信差。這些信差中的大多數都是徒步投遞郵品,雖然他們偶爾也騎馬。上述郵船中的每條船上面都有一個指定的受托人,負責接收和發送這些郵品,以及負責照看郵品。所有信件都會在收件處登記挂号,注明郵品内容,并被保險至它們的全部價值。在郵品重量問題上,這些票号都顯得非常大度。郵資并不是必須預付,但按慣例,發信者付大約百分之三十的費用,其餘由收信者支付,有點現在貨到付款的意思。這些私人票号常常是為他們的客戶記流水帳,每月結清一次。如果發信者需要一封信件特别迅速、安全地付郵,他就會在信封上寫下一個承諾,保證對這封信件的發送再慷慨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
郵品經由信差傳送也同樣是安全和迅速的。平均說來,這些信差每小時能步行12華裡的路程。他一到達自己的送達站,就立即将郵品傳遞給下一名信差,而這個人不論天氣狀況如何,必須馬上起程向下一站傳送,并把它交到第三名信差手裡。這個過程不斷重複,直到郵品到達它們最終的目的地。信差們途經的地方往往是純粹的荒野或人煙稀少之地,這樣容易遭受強盜的襲擊,為了自衛,信差們總攜帶著武器。
大額的銀錢也通過這種方一一傳送,假如用船運送,會由這艘船的船長對它進行稱量并開具收據,他會收取一個較小數額的百分比作為郵資,并保證把這筆錢送到收款人手中。因為票号和镖局視信譽為生命,所以很少出現偷竊的行為發生。镖師為了保護镖物而犧牲生命的故事并不鮮見。
開啟于步行馬背年代的郵局,僅僅進過120年的發展,就一下子“穿越”到微信時代。哪些為保護一封信件而戰死的镖師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今天“首隻輕輕一點”,瞬間穿越萬裡的景象吧。
盡管時代變了,信息傳遞方式也變了,但票号和镖師們“視信譽為生命”的高尚品質和傳統是值得傳承和尊重的。
(壹點号《節日研究》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恒水綜合自郵政網、百科網。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