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詩讀來朗朗上口,淺白易懂,但背後的曆史文化卻極其的深遠。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大詩人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
途經金陵(今南京)寫了一組詠懷古迹的吊古詩篇,總名《金陵五題》的第二篇,即《烏衣巷》。
一條烏衣巷,半部六朝史
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正南朱雀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今南京市秦淮區。
野草花:即指衰敗的花草。
烏衣巷:金陵城内的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
三國時期,吳國曾設軍營于此地,乃禁軍駐地,由于當時的禁軍身着黑色軍服,所以俗稱烏衣巷,此地當年極盛,入唐後烏衣巷淪為了廢墟。
劉禹錫路經此地看到盛極一時的烏衣巷淪為了廢墟,故而感慨萬分,這才寫下他的吊古詩代表作之一《烏衣巷》
舊時:即古時候
王謝:指王氏和謝氏兩大家族。王姓,東晉時期的“琅琊王氏”家族。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就是出生于琅琊王氏家族。
謝姓,指揮“淝水之戰”的宰相謝安就是出生在謝氏家族,“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韫就是謝安的侄女,也出生于謝氏家族。
王謝兩家在東晉時期是出了名的名門望族,書香門第,人才輩出曆經幾百年,赫赫有名。
堂前堂:即家燕,古時候的豪門士族家,建的房子容易聚集燕子。
尋常:即平常。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首句就對仗工整。
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
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曆史上還很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士族的聚居區。
開國元勳王導和指揮肥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裡。舊時橋上裝飾着兩隻銅雀的重樓,乃謝安所建。
字面上“朱雀橋”“烏衣巷”對偶天成,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境,既符合地理位置的真實,又有對仗的美感。
還可以喚起相關的曆史聯想,可謂“一石三鳥的”選擇。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當時是春季。
“草花”前面加一個“野”字,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
劉禹錫在“萬戶千門成野草”(《台城》)的詩句中,就用“野草”象征着衰敗。
此詩的“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己經荒涼冷落了。
“夕陽斜”斜字對應相上句中花開的花字,更是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景象。
本來鼎盛時代的烏衣巷口,應該是衣冠來往,車馬喧鬧的。而現在劉禹錫那一抹斜晖就将烏衣巷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
經過環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之後,筆鋒一轉寫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人意料的把筆觸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燕子。讓人沿着燕子飛行的方向去辯認,
如今的烏衣巷裡己經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讓讀者明白詩之意圖,劉禹錫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
過去卻是栖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檐檀之上的舊燕。
“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曆史見證人的自份。
“尋常”二字又特别強調今時不同往昔。
劉禹錫看着夕陽斜照中,斷璧殘垣的烏衣巷,生出了無限的感慨。
曾何幾時,“一條烏衣巷,半部六朝史”的王謝兩大家族,随着金陵的沒落,王朝的替更,貴族時代的結束。
烏衣巷的繁華鼎盛己不在,王謝兩家更不知道去向,烏衣巷也換了新的主人。
一個曆經百年的名門望族被遺忘在了曆史的角落裡。歎息!歎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