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齊禮閻大媽爆罵”這個事比較火,齊禮閻安置區,幾個租房的年輕人聊天,一個房東大媽讓他們不要影響看防疫信息,年輕人頂撞了幾句,惹惱了大媽,大媽開始破口大罵,罵得極為難聽,然後被截屏爆了出來。整個事件,雙方都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事本身隻是件小事,但影響很惡劣。
一方是租戶,另一方是本地房東,所以本自媒體就蹭個熱點,來聊聊租房和買房哪個更劃算些。
現在鄭州的租金水平是怎樣的呢?根據平時浏覽的貝殼上的租金報價,以管城區為例,三四十平左右的一室,價格在1500元左右;七八十平的兩室,價格在2000元左右;90平的小三室,在2500元左右;110平的大三室,價格在3000元左右;超過5000元的房子比較少。金水區大概比這個價格高10%左右,西郊的中原和二七,比這個價格要低10%左右,鄭東新區要比這個價格高50%到100%。因為位置、房齡、小區類型以及服務水平的不同,價格差别也比較大,以上隻是大概情況,并不十分準确。
這幾年,鄭州的租房市場并不好,租金價格不僅沒漲,反而略有下跌。
在國外,衡量房價有個重要的指标叫房價房租比,即房子總價/房子月租金,一般認為這個比例在200左右是比較合适的。這個比值在國内比較少提及,國内城市,這個比值大多在500~600,而上海、深圳等城市更是逼近1000。少提及的另一個原因,是發達國家城市化已經完成,而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過程中,房價比房租上漲快是必然的。
鄭州,房價房租比也在600左右。總價120萬的房子,一個月的租金大概是2000元左右。換算下來,一套房子的租金收益,一年是2%。
你如果要買一套總價120萬的房子,不僅需要付36萬的首付,還需要每個月還4300(房貸利率4.6%)—5000(房貸利率5.88%)的月供。租房的月還款壓力要小得多。房租是純消費支出,而房貸就比較複雜。不僅包括強制儲蓄的本金、支出的利息,還要考慮到本金的機會成本。
之前的文章中,曾讨論過買房實際支出的成本:年成本=首付× 收益率 貸款金額× 利率,這個數值在2%到6%之間。算上其他一些稅費,我們取5%的數值吧。如果買了新房,需要等待交房和裝修時間,假如3年,這三年裡還要繼續租房,實際的成本是5% 2%,每年為7%。如果搬進去自己的房子後,節省了租金,5%-2%,每年為3%。
單純計算數字的話,房價需要每年上漲3%到7%,買房才會比租房更劃算。
倒推10年來看,2012年,鄭州平均房價大概是7000元每平,2017年平均房價大概是14000元每平,今年2022年平均房價大概是13000元每平。假如你2012年買房,到今年為止,上漲了85%,那麼肯定是買房劃算的。但如果你2017年買的房子,現在房價還下跌了,那麼買房就沒有租房劃算了。
算賬歸算賬,房子有更多的承載。我的建議是,如果能負擔得起,還是要買套自己的房子。我不認同為房子而去奮鬥,我覺得應該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和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去奮鬥,在這個過程中,買房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帶有象征意味的一個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