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樊玮 鄒萍 編輯丨李童
圖文未經授權不得擅用
大家好,歡迎收看雅昌講堂。
今天我們講籍裡柯。
泰奧多爾·籍裡柯(1791-1824)
法國浪漫主義藝術的先驅
通常,大家都覺得藝術家生存在象牙塔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管拿畫筆。
但事實上,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中,藝術家也不例外。
特别是面對突發事件,藝術家的反應和影響可能最有效和最深遠。
二百多年前,籍裡柯憑借創世傑作《梅杜薩之筏》就做出了絕佳示範。
籍裡柯《梅杜薩之筏》
1819年
491×716cm
盧浮宮博物館
這張畫長7.16米,寬4.9米,很大,因此視覺沖擊力驚人。
陰暗昏沉的夜色中,海浪如同陰間鬼魂伸出的枯爪和傳說中地獄烈焰的火舌,貪婪地撲向人群。忽然,他們好像看到了天邊出現的船影,于是奮起求救。頂端的人揮舞着紅布,拼命想引起注意。但另一些人已經沒了力氣,連身上的衣服都被海浪剝掉,橫七豎八地倒在木筏邊緣,眼看着就要死了,或者已經死了…木筏邊緣已經散架,躺着的人死去多時,呈現出微微腐爛的顔色。還在掙紮的人跪在木筏上臉色鐵灰…
即便不懂死亡是什麼,觀衆依然會對畫面彌散出的凄慘到不适,堆在一起的裸體更是展現了一種可怕的氛圍,遭受巨大精神及肉體折磨的氣氛撲面而來,令人窒息…
畫面雖然采用了傳統的三角構圖,但已經與古典主義發生了本質區别,它像在畫面上燃起一團火,生死相隔又彼此交融,一直燃燒到天際。這幅具有紀念碑性質的經典之作省略了情節,卻憑借對某個瞬間超越時空的表現奠定了浪漫主義風格的關鍵基礎。
然而,比死亡和描繪死亡更可怕的,是它畫的居然是真事。
畫面描繪的恐怖海難不僅真實發生過,當局試圖掩蓋真相的做法更是激起籍裡柯呈現真相的決心。他憑借這件傑作不僅做到了“呈現”,更藉此以最富沖擊性和挑戰性的形式表現出對現代性的憧憬。他的畫中,不再有英雄和理智性審美,而是打破古典主義的約束,用強烈的情感吸引注意,既是與新古典主義的告别,也代表着浪漫主義開端。
他毫不掩飾地告訴全世界:我們整個社會,每個人都在這隻梅杜薩之筏上。
這位天才1791年9月26日出生于法國北部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名法律學家,還投資了不動産和煙草業。母親雖然早逝,卻也給他留下了巨額養老金,優越的經濟環境讓籍裡柯具有了自由選擇人生的關鍵底氣。
不過最初,籍裡柯隻是一個狂熱的愛馬人士,一心隻喜歡畫馬。
籍裡柯《輕騎兵軍官》
1812年
292×194cm
盧浮宮博物館
如《輕騎兵軍官》。籍裡柯對巧妙地以後腿站立的戰馬作為繪畫主題,給人留下極具動感的有力印象,整體氣勢如虹。但在繪畫技法上另辟蹊徑,他沒有遵循古典方法,而是采用即興油彩的寫生方法,僅用幾個星期便創作完成。
籍裡柯《受傷的騎兵》
1814年
46x38cm
盧浮宮博物館
《受傷的騎兵》表現了騎兵沿着山坡往下滑時的掙紮情景。藝術家成功地利用人和馬之間即将發生的悲劇性情節表現出驚心動魄的氣氛,浪漫主義風格基本形成。
籍裡柯《灰馬架》
26x34cm
盧浮宮博物館
随着拿破侖戰争的結束,籍裡柯對馬的關注開始更多地轉移到民間。《灰馬架》中,普通馬以正常姿勢站立,頭部向右微側,藝術家試圖使用所有方法捕捉馬的動态、力量和本質,以此表達對馬真誠的愛。
籍裡柯《埃普松賽馬》
1821年
92×122.5cm
盧浮宮博物館
在英國期間,籍裡柯則被賽馬場裡的馬迷住了,創作了很多洋溢着生命力的作品。《埃普松賽馬》就是典型。畫作中,人物華麗的動作、如同雕刻般的形态統統不見了,馬腿部前後伸展呈現騰空飛奔狀,軀體被拉長以表達速度感,整體動感十足,引人入勝。
籍裡柯《牛市》
1817年
56.5×48cm
劍橋福格美術館
當然,除了馬,籍裡柯也畫過其他動物,比如“牛”。《牛市》這幅畫中,人和動物的鬥争占據中心,籍裡柯看似描繪的相當細緻,但背景卻即興而簡單,前景細部也到處可見草圖的痕迹,這是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
做為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籍裡柯以一幅曠世傑作《梅杜薩之筏》聞名于世。
但是除了這幅畫,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還有哪些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