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11月14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發布公告稱,日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束昱輝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由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傳銷”一詞再度牽動市場神經。除了權健,是否還有公司也正步其後塵?
完美“消費緻富”存疑
完美(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完美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馬來西亞華裔古潤金在中國創辦,主要生産和銷售保健品、洗化用品、化妝品、廚具等。2006年12月,公司獲得了商務部直銷牌照,成為本世紀初中國為兌現WTO承諾、開放規範直銷行業後,最早拿到直銷資格的公司之一。
然而,《證券日報》記者在注冊成為完美公司的會員後,發現完美公司營銷活動中多處都表現出傳銷的特點。
記者自始至終都沒有接受過完美公司的背景審核,介紹人完美公司業務員唐某隻是不斷催促記者購買公司産品,稱隻要買滿大約170元,就擁有了代理銷售完美公司的産品、發展下線、組建團隊等一系列權利。“每個家庭都有固定的開支,這就是一座金山,我們要自己來開采自家的金山!換成完美的産品,就可以越用越便宜,自己省錢了,還幫助周圍人一起省錢。”唐某宣稱。
唐某還給記者發來諸多學習資料,資料顯示,記者隻要一個月消費9000元完美産品,就能獲得返利510元,消費1.8萬元能拿回1320元,消費3.6萬元能得到返利3480元。唐某還稱,每個人家庭日常是要消費的,換個品牌,就能拿到驚人的返利,買得越多省得越多,如果能找來更多的家庭消費完美産品,還能實現自己的财務自由。
一了解完美公司的業内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費等于賺錢、讓消費者變成消費商,這是完美公司業務人員宣揚的概念。所謂‘消費緻富’其實是一個拉人頭、交入會費、層層返點的傳銷活動,并且參與成員衆多,涉及金額巨大。”
其實,早在去年4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六部門發布公告,提示公衆防範“消費返利”平台風險。文件指出,一些平台以“消費等于賺錢”為噱頭,要求加入者繳納入門費并“拉人頭”發展人員加入,具有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行為的特征。此類平台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參與者将面臨嚴重損失。
迷途大學生借錢玩“升級”
有知情人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完美公司在北方多個省份發展在校大學生為下線,聲稱“上學沒有前途,直銷事業能賺大錢”,導緻一些大學生曠課、甚至退學,不少人因為囤積産品沖級别而負債累累。
李強(化名)是河南某大學學生,去年以來他參加了多次完美公司業務員組織的招商會,聽課的主要是大二、大三的學生。“他們利用那些在學校不知道學習,又想賺錢的大學生,” 李強告訴記者,“招商會起初是向聽衆灌輸勵志的理念和描繪暴富的故事,最後将營銷模式和盤托出,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由于完美公司産品的價格普遍高于市場價,因此許多消費者購買其産品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升級”。
上述業務員唐某稱:“消費者不光能消費,還可以成為公司産品的代理商,返利越來越高,從18%到30%。但這樣還不足以挽回本金,隻有花上大約3萬元成為直銷員,自己帶團隊,從下線的銷售業績裡抽成,才能有真正的收入。”
據介紹,從直銷員、初級經理、中級經理、高級經理、金鑽石經理,到雙金鑽石經理,完美公司業務員一共有6級,發展下線越多,級别就越高,收入也随之飙升。以中級經理為例,隻要發展3到4位直銷員就能成為中級經理,就可以獲得下屬第一代直銷員總業績的9%,加上第二代直銷員總業績的8%(2% 6%),再加上無限代的6%,預期年收入在最高25萬元。到金鑽石經理層級,就“可以享受非凡自由”了。并且,這種抽成權還能夠世襲。
“很多同學是剛開學就沖直銷員,一個月生活費全部買成産品,再發展四、五個下線,一人買一兩千元,剩下的額度就通過親朋好友借,或者網絡借貸。但是成為直銷員後卻發現,身邊人脈已經用完了,隻有一堆囤貨,沒錢可掙了。”李強告訴記者。
監管對傳銷零容忍
事實上,直銷企業的這些亂象,監管層已經注意到。文始提及的權健因涉傳銷被提起公訴,彰顯了監管對傳銷的零容忍。
《證券日報》記者也注意到,早在1998年1月,國務院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傳銷問題,會議決定禁止傳銷,當年4月份頒布了《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2005年8月,國務院最終通過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公安部發布了《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其中規定,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财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組織,其組織内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
财經學者布娜新對《證券日報》表示,“傳銷網絡運行成本高昂,大量傳銷人員并不創造價值,而是從網絡中層層抽利,最終靠底層新進成員輸血,少數頂層成員坐擁巨額财富,其模式難以為繼。”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則建議出台《涉衆商業模式監督管理辦法》,“由于傳銷具有參與人群衆多,涉及金額巨大的特點,因此需要專門的法律法規來規制公司行為的負外部性,對違背商業價值規律、不可能盈利的經營模式加以監管。”
《證券日報》将持續關注此事進展。
(編輯 上官夢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