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陽光明媚。在南城一小區的草坪上,吳桂春在新的工作崗位忙碌着,汗水濕透了綠色的工作服。他因在東莞圖書館留言而走紅,受到全國的關注。在工作的間隙,吳桂春再次接受南方日報專訪。
他分享了走紅後的感受,同時也講述了東莞這座城市對其讀書興趣的影響。對于農民工的群體,吳桂春細數17年裡工友們的變化,以及這座城市對外地人的包容。
吳桂春笑着說:“東莞沒有‘外地人’,這裡就是我們的家。”
最淡定的網紅,最有意義的走紅
南方 :您怎麼看待這次全網走紅?
吳桂春:
從6月24日在東莞圖書館留下離别留言,到全國關注我的事,我把這一切看得很平淡。走紅後的生活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在外面是一個網紅,在這裡我隻是一個綠化工。
走紅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更多人會走進圖書館、愛上讀書,因為這件事情,可以幫助帶動許多失業的人再就業。
南方 :新工作還适應嗎?
吳桂春:
之前在鞋廠做工,現在從事園林修剪綠化,每天在小區裡工作8個小時。我隻是一個農民工,什麼工作都可以做,做兩天就都适應了。小區草叢邊的蚊蟲多,我灑水澆它,他們反過來就“吃我的肉”,其實我這個工作比在工廠輕松多了。
“愛讀書不是天生的,東莞培養了我”
南方 :12年裡除了在圖書館看書,您的借書痕迹還有上百條。你為什麼這麼愛讀書?
吳桂春:
我熱愛讀書并不是天生的,是環境改變了我,是東莞培養了我這個習慣。2003年,我來到東莞,工廠之外的空閑時間裡,讀書是一種最實惠的休閑方式。
小時候在老家,想讀書都要花錢,來到東莞之後,我發現了城市裡竟然有免費圖書館這樣的存在,也正是在一本本書的接觸中,慢慢培養起對于書本的熱愛。
每年的春節是我讀書最集中的時間,從12月底到2月份,如果過年不回家,幾乎每天都在圖書館裡。這麼多年的曆史類書籍讀下來,我已經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讀的了。
南方 :讀書給您帶來了什麼改變?讀書對一座城市有何益處?
吳桂春:
走紅後我心裡非常坦然,正是得益于這麼多年在東莞的閱讀。讀書會讓人的心态更加平和,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更會讓一座城市更文明,更發達。以前圖書館讀者很少,如今節假日排隊入館,很多人坐在地上閱讀。東莞在變化,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文明。
南方 :您怎樣評價東莞的公共文化服務?
吳桂春:
東莞沒有地方可以比,這裡每個鎮都有圖書館。圖書館的普及讓更多人有機會讀書,城市整體發展的加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
東莞城市發展快,對外開放程度高,不僅僅是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其他服務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城市的面貌越來越有品質。
東莞沒有“外地人”,“東莞”兩個字就是足夠代言
南方 :對于受疫情影響,遇到困難的企業和務工者,您想說什麼?
吳桂春:
我很幸運。網友們的關注、政府部門的幫助,讓我從一名下崗職工,快速地再就業,能夠繼續留在東莞工作讀書。
這兩天,人社局和工會的人都讓我推薦一些失業的其他工友。我有個鞋廠的朋友現在臨時送快遞,我推薦了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和解決更多人的失業問題,政府的相關部門早已行動起來。
我想對跟我以前一樣面臨失業的打工者說,等等吧,要不了多久,經濟會好轉,大家都能重新找到工作。
南方 :這些年來,和您一樣的東莞務工人員,生活有什麼變化?
吳桂春:
17年的時間,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留在東莞。
他們的變化我太知道了。我2003年剛來的時候,大家什麼都沒有,你看現在,雖說是個打工的,但有的工友買小車了,這不是家裡給的,是東莞打工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我也通過辛勤工作,供孩子讀到研究生畢業。
不僅有了小車,購物、出遊,工友們可以選擇的休閑方式更豐富,精神面貌也不一樣了。
南方 :在東莞生活了17年,您感覺自己還是“外地人”嗎?
吳桂春:
外地人不需要融入東莞,東莞現在已經是一個外地人占主要部分的城市。可以說,東莞沒有“外地人”。
我來東莞17年,除了春節老家有事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在東莞。要是有條件的話,我希望一直住在這裡。
有網友評論說,我可以當東莞的形象代言人。但我覺得,我不是東莞的形象代言人,0769(注:東莞區号)誰都知道,“東莞”兩個字就足夠具有吸引力。
【策劃】靳延明
【采寫】李玲玉 吳擒虎
【攝影/攝像】龔名揚 黃偉興
【作者】 李玲玉 吳擒虎 龔名揚 黃偉興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