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經費保持逐年下降态勢?來源:中國新聞網6月20日,财政部部長劉昆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2017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他說,2017年,中央本級 “三公” 經費财政撥款支出合計43.6億元 (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安排的經費),比預算數減少17.87億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三公經費保持逐年下降态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20日,财政部部長劉昆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2017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他說,2017年,中央本級 “三公” 經費财政撥款支出合計43.6億元 (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安排的經費),比預算數減少17.87億元。
從2011年起,中央各部門向社會公開部門決算和預算,至今已有七年,每年公布的預算數和決算數均在不斷下降。從決算數來說,2017年,中央本級 “三公” 經費決算數為43.6億元,而在2011年,這個數字是93.64億元,前者比後者減少了一半以上。從預算數來說,中央本級2018年“三公”經費财政撥款預算限額58.8億元,與2012年的撥款預算79.84億元相比,也減少了21億元。
财政部相關負責人說,“三公”經費的減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央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國務院“約法三章”有關要求,從嚴控制和壓縮“三公”經費支出;二是受客觀因素影響,部分因公出國、外事接待任務未實施,公務用車支出減少。
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應科學地看待這個問題。他說,“三公”經費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嚴格控制,另一方面也因為市場價格等因素的下降。“如果市場價格上行,可能經費會有一定的波動。”
從公開到細化
中央各部門陸續公開“三公”經費是在2011年。2011年5月,國務院提出,中央各部門要公開本部門2010年度“三公”經費決算數和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所謂“三公”經費,是指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中央本級支出、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等4張預算表首次公開。2010年,經全國人大審查批準的中央财政預算12張表格全部公開,内容涵蓋公共财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公開财政預算的舉動也逐漸蔓延到了中央部門和各省。2010年,在報送全國人大審查部門預算的98個中央部門中,有75個公開了部門預算。18個省(區、市)财政也公開了本地區公共财政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
2011年,27個省(區、市)财政進行了公開,20個省(區、市)公開了省直部門的部門預算。國務院就此提出,98個中央部門都應公開部門預算和決算,并且公開“三公”經費的預算和決算。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也應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開相應的信息。
當年,最先公開“三公”經費預算的是科技部,有關描述隻有一句話:2011年用财政撥款支出安排的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這三項經費預算為4018.72萬元。第二個公開“三公”經費的是中國工程院。相比科技部,他們不僅公開了當年預算數據,還公開了2010年的決算數據。
之後,陸陸續續有一部分中央單位公布了數據,大多公布的隻是簡單幾個數字,審計署卻是其中的例外。“‘因公出國’花費,總數617萬元,69個組團368人次。‘公車’經費,車輛購置支出115萬元,新購轎車2輛(每輛25萬元)、小型客車1輛(每輛27萬元)、越野車1輛(每輛38萬元);實有公車206輛,平均每輛車運行維護費5.41萬元。‘公務接待’經費,涉外接待支出140萬元,接待國外來訪24個團組139人次。”
最終,共有94家中央部門在2011年7月公布了“三公”經費,這其中,有一些部門選擇了在周五、周末或者晚上公布,公布後也隻是放在了官網的不顯眼位置。
一名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其實在預算中并沒有“三公”經費的科目,所以中央各個部門都是從總預算中将關于接待、出國、用車的經費剝離出來。各個部門之間口徑不一,數據千差萬别,真實性也很難判斷。
“公布的數據太籠統,又沒有公布相關财務規定,難以進行比較。”這位專家認為,光公布這兩三個數據是遠遠不夠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2012年7月,各中央部門再次公開“三公”數據。有關2012年當年的預算數,仍然是出國、公車購置及運行、接待三筆費用各自是多少、總和是多少。而有關2011年的決算數,除了三筆費用各自是多少、總和是多少,還增加了其他信息。
最先公開的是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和财政部。在公布出國出境費用時,兩個部門都公布了頭一年出國團組和人數。南水北調辦公室2011年出國出境費用是191.57萬元,這其中,有8個團組,34人次出國出境,每人次約5.6萬元。财政部則有208個團組、939人次出國出境,每人次約2.8萬元。而在公布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用時,南水北調辦公室提出,2011年共有144.9萬元用于此,當年保有車輛23輛,未新購置車輛,車均運行費6.3萬元。财政部則在公車方面開銷了1680.02萬元,當年保有車輛368輛,新購置5輛車,車均運行費4.17萬,新車均價23.99萬。在公布決算數中的接待費時,兩部門則都隻公布了金額數,分别是42.57萬元和348.81萬元。
之後,除了頭一年未公布“三公”經費的三部門以及中華全國總工會,其他中央部門也在當月陸續公布了“三公”經費的決算數、預算數,多數部門也相繼公開了出國團組、人數、保有車輛數、新購置車輛數。
2015年,“三公”經費決算數的公開有了更細緻的變化,各部門首次公開了上一年度公務接待費相關的批次及人數。比如,農業部公布前一年公務接待費為929.87萬元。其中,外事接待支出331.76萬元,共接待426批次、3075人次;國内公務接待支出598.11萬元,共接待7150批次、55598人次。
有學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政府在“三公”曬細賬上又邁出一步。因為每個部門和單位的規模和職能不同,“三公”支出不能隻單純對數字進行比較。但不斷擴大的公開範圍和越來越細化的數字綜合在一起,就能告訴民衆政府明明白白的支出,這也是公衆監督越來越有力度的體現。
改革倒逼
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些年來,“三公”經費屢降,這其中,減少最多的是公車購置及運行費。在2012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的預算中,因公出國(境)費21.45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3.48億元,公務接待費14.91億元。而中央本級2018年“三公”經費的預算中,因公出國(境)費19.49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33.03億元(包括購置費2.39億元、運行費30.64億元),公務接待費6.28億元。
可以看出,這些年來,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的預算減少了10億左右,公務接待費的預算減少了8億元左右,因公出國出境費用的預算減少了2億元左右。近幾年,公務用車制度取得明顯成效,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連年下降,且下降金額十分明顯。
另一個下降數額較大的是公務接待費。2013年,《黨政機關國内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頒布,嚴格規定了公務接待的流程,包括對方必須發公函,接待結束後接待單位必須如實填寫接待清單,并由相關負責人審簽。
規定還對接待的細節做出了明确,比如,接待對象應當按照規定标準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單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嚴格控制陪餐人數。接待對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數不得超過3人;超過10人的,不得超過接待對象人數的三分之一。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不得使用私人會所、高消費餐飲場所。
規定還明确,接待單位不得超标準接待,不得組織旅遊和與公務活動無關的參觀,不得以任何名義贈送禮金、有價證券、紀念品和土特産品等。
白景明說,這些規定都體現了“嚴控接待”這四個字,使得公務接待費也大規模下降,雖然預算内的下降金額比不上公車購置及運行費,但下降幅度高于後者。
另一項支出是因公出國出境費用。自2013年起,《關于進一步規範省部級以下國家工作人員因公臨時出國的意見》《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等文件陸續出台,規範出國出境問題。規定明确了不同級别的公務人員所能采用的交通方式、住宿标準,并對夥食費、公雜費進行了規定。另外,還明确了出訪的報批流程,并提出,原則上各地區各部門正職和政府序列省部級人員每年出國(境)不超過1次,分管外事、商務的省部級人員嚴格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其他省部級人員1個任期内出國(境)不超過2次或2年内出國(境)不超過1次。
規定還對出訪團組人數、國家數、在外停留天數做出了最高限量,比如,出訪團總人數不得超過6人,不得攜帶配偶和子女同行,每次出訪不得超過3個國家和地區,在外停留時間不超過10天。通常情況下,出訪2國不超過8天,出訪1國不超過5天。
白景明說,正是因為對因公出國的細節進行了規定,并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支出标準,才能使得出國出境費用下降了。“有的年份,出國團組數、人數都有增加,但是支出額并沒有增加,正說明這些規定是合理且有效的。”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三公”支出并不是越少越好,每個部門和單位的規模和職能不同,不能隻單純看數字增減。如果一味追求支出減少,勢必矯枉過正。
但白景明認為,目前顯然沒有矯枉過正。他認為,“三公”支出是必要的支出,否則可以直接取消。
“要科學地看這個事情。減少是因為嚴格控制,也因為市場價格等因素的下降。反之,如果市場價格上行,可能支出會有一定的波動。總之,應做到該花的錢一分不少,不該花的則堅決不花。”白景明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