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2:22:15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執筆:孫學工 郭春麗 李清彬,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科學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内涵)1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執筆:孫學工 郭春麗 李清彬

提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球正在經曆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發展趨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我們要全面理解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内涵,把握高質量發展漸進性、系統性的重要特征,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内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内環境變化,特别是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而作出的重大判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其背後具有深厚的理論内涵和重大的實踐指導意義。

綜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對經濟發展演變規律和質量效益的認識,伴随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而不斷深化。從早期更多使用“效益”或“效率”來表示對經濟發展質量的追求,到西方經濟學中的經濟增長理論提出技術進步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随着理論研究的深化和發展,對經濟發展質量的研究逐步擴大到制度體系、社會公平、環境保護等方面。

對中國當前的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央強調,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這一論斷明确了高質量發展的目的與手段。以經濟學術語來表述,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是以高效率高效益生産方式為全社會持續而公平地提供高質量産品和服務的經濟發展,在具體經濟形态上就是一個高質量、高效率和高穩定性的供給體系。

一是供給體系的質量高。供給體系包括從要素投入、中間品投入到最終産出三個環節。供給體系的三個環節質量緊密相關。供給體系的質量高就是指三個環節的質量都要高。要素投入質量高是指投入到供給體系中的勞動力、資本、技術、能源資源以及數據、信息等要素的質量高,表現在勞動力素質高,生産資料的自動化、數據化、信息化程度高,能源資源綠色化程度高,投入到生産過程中的技術水平高,以及信息數據資源的規模大、質量和價值高等方面。中間品投入質量高是指生産過程中的中間産品,如零部件質量、精度等能夠很好地滿足生産需要,這就要求産業分工和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産業結構要不斷優化升級,能夠形成一個有效協同、相互支撐的供應鍊體系。最終産出質量高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内涵,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産品和服務質量高,是指能夠提供高質量的産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不斷升級的高品位需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在具體産出形态層面表現為産品和服務的高質量、高性能;在産業層面表現為合理化、高級化的産業結構。

二是供給體系的效率高。從靜态看,供給體系的效率高表現在技術效率高和經濟效益好的統一。技術效率決定了在給定資源條件下的生産可能性邊界,在資源稀缺的現實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高效、集約地發揮現有資源要素潛力,實現各類生産要素投入産出效率最大化,資本效率、人力資源效率等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經濟效益則更加強調資源配置與組合的合理性,代表了配置效率和分配合理的程度。高質量發展要求資源在不同用途之間合理配置,使各類要素邊際生産率達到最高,各類要素的邊際報酬達到最高。從動态看,供給體系的效率高還表現在效率的不斷提升從而成為經濟發展持續強勁的動力來源,也就是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轉向更加依靠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經濟增長動力中全要素生産率的貢獻不斷提高。從這一意義上講,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過程也是推動産出效率提升的過程,動力轉換和效率提升是統一的。

三是供給體系的穩定性高。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應體現在供給體系保持一個相對高水平的穩定狀态。從時間維度看,高穩定性短期表現為經濟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中長期則表現為産出的可持續性強。從空間維度看,穩定性高既要求經濟體系自身的健康穩健,也要求經濟體系與社會、環境相協調。同時,經濟發展能夠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發展機會,成果為全體人民共享。在資源環境方面,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生态環境有效保護,資源環境可承載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簡而言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高就是經濟運行平穩、重大風險可控、資源環境可承載、發展成果共享。

需要強調的是,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率和穩定性高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隻有同時具備這些特征,且這些特征彼此互恰互為支撐而不是相互沖突時,才稱得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漸進性、系統性的發展過程

總結既往國内外發展經驗,高質量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随着經濟發展階段的轉換,與發展質量相關的一些方面,如産品和服務質量、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益、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環境質量、收入分配等在一定時點會發生趨勢性變化。主要表現為随着經濟發展,資本、勞動等生産要素質量不斷提升,産出質量不斷提升,勞動生産率不斷提升,産業附加值率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轉向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産業結構不斷升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這些趨勢性變化并非自然而然發生,其中既有客觀規律的體現,也是制度政策努力推動的結果。

分析不同發展階段主要質量指标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向高質量發展轉換呈現出以下典型特征:一是漸進性。高質量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緩慢演進的過程,也是一個積小變為大變、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要素、産品和産業質量,産出效率,經濟增長動力,以及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等均出現了漸進性變化。産出質量的提升通常從微觀要素質量的提高發端,繼而經濟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轉向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同時微觀要素使用效率、宏觀全要素生産率不斷提高,并為産出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高質量發展的漸進性也是需求層次漸次提升的結果,供給的高質量不能脫離滿足需求這一根本目的而孤立存在,需要首先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再向滿足高層次需求轉變。二是系統性。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全方位、系統性的變化過程,各領域高質量發展既是前提也是結果。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供給和需求兩端、投入和産出兩方面、微觀和宏觀各領域等都發生了系統性變化。這既包括供給端的産業結構優化,也包括需求端的消費升級換擋;既包括投入端的勞動、資本等要素和中間投入品質量的提高,也包括産出端産品質量性能的提升;既包括微觀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包括宏觀全要素生産率的提升;既包括短期增長動力轉換,也包括長期發展更加公平、更可持續。還需要看到的是,高質量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過程,既是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然轉向質的提升的客觀必然規律,也是政策發力攻堅克難、主動作為的結果。二者共同作用,從而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其中,質量變革是主體、效率變革是主線、動力變革是基礎,三者相互依托,是有機聯系的整體。總的來看,推動三大變革的核心是改善要素質量和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根本動力在于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

第一,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推動質量變革。

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就是要推動理念、目标、制度以及具體領域工作細節的全方位變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要素投入質量、中間品投入質量和最終産出質量三個環節着手推動質量變革。

一是提升要素投入質量。要素投入是基礎,其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中間品投入質量和最終産出的質量情況。從勞動力要素看,健康狀況、受教育年限、技能水平等越高的勞動力投入,往往産出質量也就越高。從資本要素看,不同水準的廠房、機器設備的産出質量也會有明顯差異。從技術要素看,采用更高水平的科學技術和工藝也有助于提升産出質量。可以說,要素投入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産出的質量情況,是提升供給體系質量的出發點。同時,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發達國家要素質量的提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顯著,要素質量提高對生産率提高也有溢出效應。

二是提升中間品投入質量。社會化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構成了各行各業的産業鍊形态,每一個鍊條上的産品質量都會影響到最終産出的質量,關鍵環節的中間品投入甚至可以直接決定最終産出能否生産和生産的質量。我國已深度嵌入到全球産業鍊當中,但在關鍵環節的中間品上仍屢屢出現卡脖子現象。因而,提升中間品投入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質量的關鍵,要求構建起中高端的産業結構,并形成有效的産業協同配套體系。

三是提升最終産出質量。從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産品和服務質量高是供給體系質量高的核心和落腳點。最終産品和服務質量關系到居民消費質量,也關系到一國産品的國際競争力,必須通過調整質量标準體系、推進質量品牌行動等一系列舉措加快提升我國産品和服務質量,從而更好推動供給體系質量提升。

第二,以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為核心推動效率變革。

提高産出效率是經濟學的永恒主題。推動效率變革的重點是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使經濟增長更多依靠全要素生産率來拉動。全要素生産率是剔除要素投入貢獻的“餘值”貢獻。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就要大力推進效率變革,不斷提升技術效率和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一是提升技術效率。技術效率對應的是生産可能性邊界,提升技術效率就是将生産可能性邊界向外推進,意味着同樣規模的投入所能引緻的最大産出增加。從經濟發展的本質上講,技術效率是全要素生産率最重要的内涵,在全要素生産率中也應該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因為其突破了原有能力界限,達到新的更高水平。推動技術效率提升,持續增大全要素生産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打破資源環境約束的重要途徑,也是保持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是提升要素配置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影響的是實際産出與生産可能性邊界的距離。如果隻有技術效率的提升,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話,實際産出就會距離生産可能性邊界較遠,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的潛力就不能全部釋放。在二元經濟結構下,推動生産要素由低生産率部門向高生産率部門轉移,改善要素配置,都對提升全要素生産率的作用顯著。此外,影響要素配置效率的其他因素包括制度、管理等。良好的制度與高水平的管理亦能夠提供有效的激勵,從而提高要素的供給和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産率。

第三,以科技創新和體制改革為重點推動動力變革。

經濟發展動力從深層次看,一種是在既定技術水平下擴大現有資源和要素投入與産出驅動,是在原有路徑上的外延擴張。另一種則是通過技術與制度創新擴大資源範圍、提高資源要素使用效率和創造新的産出來驅動,是經濟的結構性變化。經濟發展動力的變革,由主要依靠前一種動力轉向主要依靠後一種動力,是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

其一,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沒有技術創新,随着資源稀缺性上升和要素報酬遞減規律發揮作用,經濟發展将陷入停頓。通過技術創新,能擴大可利用的資源範圍,打破資源瓶頸約束;提高資源和要素的使用效率,以更少的投入創造更大的産出;為要素在更大空間上配置組合提供了技術基礎;創造新的多樣化、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更好牽引和滿足需求;解決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負效應問題,提升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可以說,高質量發展内涵的方方面面都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因而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

其二,制度創新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制度變遷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維度,合理的制度安排能不斷提高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比如,合理的産權制度和價格制度安排等,有助于推動生産要素的重新組合、改善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經濟高效發展;有效的市場競争機制和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等,可以加快推進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創新發展;科學的資源環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制度等,可以推動資源環境改善,提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下更多功夫,從而更好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