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神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而中國神話不僅有衆多的“神”,還有獨屬中華神話體系的類型“仙”,雖然現在神仙是合并到一起來說的,但其實“神”與“仙”是有很大差别的。
“神”最早被國家公認是在商朝,人們專門建造了祭祀神明的祭台,因此“神”這個字也被創造出來,人們認為雷電是“神”釋放的,“申”代表的是炸裂開的雷電,“申”也是神的前身,“示”代表祭台,“神”指的就是被祭祀的神明。
“神”大緻可分為三類:
一種是自然神。在遠古社會,人們對未知的自然現象抱着敬畏的态度,慢慢演變為原始崇拜,日月星辰風火雷電等,都成了人們祭祀的自然神。
一種是創世神。《說文解字》中寫道“天神,引出萬物者”,創造萬物的“神”被稱為“天神”,例如:盤古、女娲等。
一種是死後封神。這種是道教的說法,古時認為,生前做出特殊貢獻的曆史人物,死後會被封神,他們會以另一種形式護佑供奉他們的人們,例如:鐘馗、關公等。
“仙”這一概念大抵出自于春秋戰國時期,最早記載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仙,長生仙去”。“仙”指的是經過修煉而長生不死的人,從“仙”這個字來看,和“人”與“山”有關,是指人在山中隐居修煉。
随着道教的發展,“仙”的概念也越來越複雜,東晉葛洪根據修煉層次将仙劃分為三類:天仙、地仙、屍解仙。後來道教根據丹道修行的高低又将仙分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神”一般是有其司職的,而且舍棄了肉身;而“仙”是自由自在,且有肉身。那麼神和仙究竟誰更強呢?正所謂“天神所濟,衆仙所從”,道教著作《太平經》記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這樣看,總體上“神”的地位比“仙”要高,先天之神如三清的地位肯定是高于仙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像四大天師等後天仙真,在神話體系中地位也是不低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