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當我曆數人類在藝術上、文學上、科學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然後再回顧一下我的知識,我覺得自己簡直是孤陋寡聞。”這個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做人如此謙遜低調,我們普通人取得一些進步和發展,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自以為是。他們為人處世,總是以謙虛好學為榮,常以自己的無知或不如人而慚愧,以期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
鬼谷子的處世哲學就曾經提到,人生的目标應該是豐富和完善自我。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也不要四處去出風頭,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
一、
張英劇照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争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赢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并附詩一首: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因為謙遜而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二、
做人能夠忍住顯示自己能力的欲望,才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保持不自滿的心态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炫耀自己的才能,招緻他人對自己的妒忌、诋毀、攻擊乃至陷害。
過于誇耀和顯示自己的才智是不智之舉。與人共事,即使你能力很強,也要要适度收斂,萬紫千紅才是春,把展示的機會給别人也留幾分。這樣能夠顯示出你坦蕩的胸懷和不同凡響偉大人格,隻有偉大的人格才能成就崇高的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