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法是虛拟的,智慧卻是通透的。
作者:洞見·問心淺笑
在金庸老先生的小說中,隻有丐幫幫主才有資格學的“降龍十八掌”,剛猛精進,可以說是“金庸武俠第一掌法”
難得的是,這套掌法雖在“金庸武俠”中是虛構的,但它的招式名稱卻大多源于《易經》,蘊含着豐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
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龍到最高處,若得意忘形,必會遺憾。人亦如此,越到巅峰,越需要謹慎。
隻有戒驕躁、知進退,才不會陽極而衰。
《天龍八部》中的吐蕃國護國法師、大輪明王鸠摩智,從地位到武功,本已到頂峰,但他為人狠毒,為了别家武功秘籍無所不及,最終命運下行,武功盡失。
當人走到了人生高處,守住本心,才能讓衰敗來得慢一點,遲一點。
飛龍在天
《 乾卦》中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龍飛在天上時,很容易遇到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同樣,當一個人的努力達到一定程度時,遇到的人,也會越來越優秀。
《天龍八部》裡的虛竹便是因為自身的品行和努力,先後遇到了無崖子、天山童姥、段譽等人,成為了不可忽略的頂尖人物。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一個人想要得到優秀之人的幫助,最好的辦法,便是先成為優秀的人。
見龍在田
《乾卦》雲:“見龍在田,時舍也!”
當時機成熟,龍便會躍出水面,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矯健身姿。
就如《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一直做着默默無聞的工作,但是在少林寺需要他的時候,便會出現在大家面前,展露自己的實力。
換言之,一個人想要嶄露頭角,便要先務實自己、提升自我,在機會來臨時,才能牢牢抓住。
鴻漸于陸
《漸卦》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
雁群通過有秩序地飛行,循序漸進,到達目的地;人通過腳踏實地地前進,一步步到達終點。
這樣的做法,看似緩慢,實為捷徑。
在《天龍八部》中不願腳踏實地的全冠清“發動内亂,逼走蕭峰,擁戴遊坦之”,看似走了捷徑,其實走了最大的彎路,最終陰謀被揭穿,失去一切。
欲速則不達,成功常常成于踏實,毀于求快。
隻有一步一步去攀登,去積累,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就。
潛龍勿用
《易經》:“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一個人的能力得不到發揮,那是因為自身的修煉和外界的條件還不成熟。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便是持續努力,等待機遇。
倘若盲目行動,終難成氣候,如《天龍八部》中準備去抓天山童姥的烏老大等人,便在時機和能力均不成熟的情況下行動,最終白忙活一場。
要知道,成功從來都青睐有準備的人,就如《禮記》中所說:“預則立,不預則廢。”
利涉大川
《同人》曰:同人與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在恰當的時機,與人合作,強強聯手,則會亨通順利,更容易有所成就。
在《天龍八部》中,處處可見這種合作精神,比如段譽和虛竹聯手闖進南院王府,救出蕭峰;
蕭峰被圍攻,段譽、虛竹站出,三人合作,取得勝利;
段譽和虛竹合作,生擒遼王......
俗話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在恰當的時機選擇和正确的人合作,讓自己的成功路更平坦,這不失為一種處世智慧。
突如其來
《易·離》:“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猶如置之死地而後生,讓人心中生畏的,是可以放下一切所産生的氣魄。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在武功不成熟時,隻有被逼到極點,便會放下心中障礙,爆發出力量,讓人不可小觑。
一個人隻有放下顧慮和雜念,才能夠對一件事全力以赴。
所謂心無所念、無所依,萬事則成。
震驚百裡
《周易·震》曰: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當巨雷傳來時,有人害怕到發抖,有人卻神态自若,這都是自身的修養。
修養不足時,便很容易因畏懼失敗。
所以,在《天龍八部》中的少林寺一戰中,原本武功不如慕容複的段譽,在情急之下使出六脈神劍時,慕容複會因為慌亂敗下陣來。
蘇洵在《心術》中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處事不驚,方可沉着冷靜;臨危不亂,方可運籌帷幄,最終獲得勝利。
或躍在淵
《象》曰:“或躍在淵,無咎。”
進退均無錯,也非一成不變,隻需要根據時位選擇即可。
就如孔子所說:“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
但若過分審時度勢,則會成為牆頭草,被人鄙視,最終一事無成。
《天龍八部》中“星宿老怪”丁春秋的手下便是如此,老大可以随時換,師父也可以出賣,沒有絲毫修養可言,最終也不過烏合之衆。
真正的厲害的人,會在道德底線之上,根據自己的實力,進退有據,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雙龍取水
所謂雙龍取水,即兩手做準備,自然萬無一失。
這種處世思維是很多人所欠缺的,《天龍八部》中很多人都沒有想過兩手做準備,比如鸠摩智、慕容複,他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隻想到成功,從未評估過失敗的風險。
年少時,大都向往破釜沉舟沒有後退的勇氣,隻有吃了生活的苦,才能明白,凡事做兩手準備,有進有退,方為圓滿。
魚躍于淵
《詩•大雅•旱麓》中說:“鸢飛戾天,魚躍于淵。”
一個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猶如萬物各得其所,則是一件幸事。
《天龍八部》中蕭峰,如飛翔在藍天的雄鷹,不管是做中原的丐幫幫主,還是大遼的南院大王,總是可以在合适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
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找到最“适配”自己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和成就感。
時乘六龍
《乾·彖》雲:“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太陽之所以可以駕六龍在天空中永恒地飛,是因為它的自強不息。
一個不停止奮鬥的人,才能像強者一樣生存于世。
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都會發現,本和蕭峰齊名的慕容複,越到後面,功夫越差,完全不如蕭峰。
這不是“北喬峰,南慕容”的說法有水分,而是慕容複沒有用心練武,所以後來的段譽也能打敗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人若效仿宇宙不停運轉,便能一直前進。
密雲不雨
《周易•小畜》:“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烏雲密布,卻沒有成雨,這是因為陰氣過于衰微,所以還需要蓄力。
人生也是如此,不能一帆風順的時候,且停下來,進行一次力量的積攢。
達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形成氣候。
在《天龍八部》中,慕容複若是懂得停下來積攢自己的力量,或許複國的願望也可以慢慢實現,隻可惜,他一味激進,最終亂了心智。
暫停不是放棄,有時讓自己慢下來,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力量,進入更好的狀态。
損則有孚
《損卦》中曰:“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一個人想要别人信服,必須要有所付出。
聰明的人看上去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但最終會得到很大的回報。
如《天龍八部》中的虛竹,救了天山童姥還被脅迫,看上去做了一件愚笨的事情,最後卻因禍得福,得到了靈鹫宮的掌門之位和天山童姥的一身功力。
當然,損己,不是委曲求全,放棄原則,而是先利他,後利己,先付出,再獲得回報。
龍戰于野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龍在大地上鬥争,如同站在在不利的位置,沒有退路,隻能逼迫自己激發潛能。
人也如此,走到窮困的絕境,不逼自己一把,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一直都排斥學六脈神劍,卻被迫強記下了劍譜,并每每在危難時分激發出潛能,使出六脈神劍,最終能夠運用自如。
人生路上,适當地逼自己一把,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履霜冰至
《爻辭》:“履霜,堅冰至。”
夏至時分,還是一年中炎熱的時候,但大地深處的陰氣寒氣已經在悄悄滋長了,隻是人們察覺不到,日子久了,冰也就形成了。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隻有在平時防微杜漸,不因小惡便為之,才能善有善報。
就如《天龍八部》中阿紫的性格形成,也是從小事作惡開始的,在沒有人制止的情況下,最終變得心狠手辣。
《系辭》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衆多因果,均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想要得到好的結果,最好的方法便是從小事做起。
羝羊觸蕃
辭曰:“羝羊觸蕃,赢其角。”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哪怕溫順如羔羊,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就如《天龍八部》中的遊坦之,本是一個心無重事的富二代,卻因為一夜變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樣的刺激之下,他無意學會易筋經後,變得十分暴力和殘忍。
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欺負一個老實人,便是在一點一點推開他心裡的“佛”,當“佛”被完全推開了,“魔”便會跑出來。
神龍擺尾
《易經· 履卦》:“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一個人做事,總是會踩别人的底線,便很容易遭到對方的反噬。
如《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連身邊的朋友都可以利用,哪怕以假死隐藏了身份,做過的錯事最終也會大白于天下。
一個用心險惡,為了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最終會得到自己種下的“果”。
▽
林清玄說:“身如浮木,心有沉香。”
做人和學武一樣,都需要用心來參透。
領悟了“降龍十八掌”中隐含的修身、做人、處事的人生智慧,在這浮世中,不僅能多一份氣度,更能成就自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