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杜甫嶽陽樓登高

杜甫嶽陽樓登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9 10:41:10

風不停的刮着,如奔騰的駿馬在空中憤怒的咆哮着 ,高聳的山崖之下 ,猿聲不斷地傳來 ,時而悲涼 ,時而婉轉 。我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的枝葉在我頭頂飄落,如逝去的秋葉 無力的打着卷 。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我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奔流, 一去不複返的河水,不禁憂從中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裡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曆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鬓,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杜甫生于唐朝中後期,其祖父杜審言是唐高宗鹹亨年間的進士,官拜修文館直學士,杜甫的父親杜閑官拜朝議大夫兖州司馬。杜甫的母親的家世也不簡單。家境優越,因此過着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于“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許曆史上的文人都會經曆不得志的一面,杜甫也不例外。也許是時運不正 ,20年裡,杜甫屢次趕考都碰見命中的仕途克星權相李林甫,沒有一次考中。直到天寶十四年,杜甫才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杜甫嫌官小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一年杜甫已經44歲了。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流露了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可現實永遠是殘酷的,年少的狀志和現實的差距使這個自命不凡的人不得不低頭

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而此時的杜甫 卻說:做官,哪怕是小官也是不用交稅 的,連我都兒子都餓死了,哪這些貧民百姓呢?杜甫終究還是那個憂國憂民的杜甫 。試問誰能夠忍受晚年喪子的痛苦 ,杜甫也是人啊!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倉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是為肅宗。這時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陝西富縣)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在八月隻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同被俘的王維被嚴加看管,杜甫因為官小,沒有被囚禁。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

杜甫嶽陽樓登高(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1

.叛軍的兇殘使老百姓隻能卑躬屈膝,換取活下去的機會。昔日王公貴族,現在流落街頭,形同乞丐。戰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杜甫仍在寫詩。隻有詩歌,還能讓他的内心的積壓可以得到宣言

杜甫嶽陽樓登高(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2

杜甫看到了百姓所經曆的這些磨難,卻無可奈何心中的苦楚愈發嚴重可現實的他有能做些什麼呢?

隻得于寄托在虛幻的世界,可憐一代詩聖, 死後連屍骨都不能落葉歸根,可憐可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