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05 13:53:27

最近,“996”這個關鍵詞頻繁刷屏。“工作996”意為9點上班、21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生病ICU。呼籲程序員們“珍愛生命,遠離加班”。這是一場程序員對加班制度的反抗,也引起了“社畜”們的共鳴。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1

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熱愛加班,願意主動“996”,一旦閑下來就會進入焦慮的狀态。忙碌,反而能幫他們緩解焦慮。這是為什麼呢?

對于許多超時工作、不停加班的人而言,“不忙就焦慮”是他們普遍的困擾,但其背後的原因卻是不盡相同的。正如我們曾提到過的,焦慮,是一枚情緒的通用貨币,每個人的焦慮背後,都可能包含了千差萬别的認知想法與情緒需求。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2

3款焦慮,你屬于哪一種?
A款焦慮:對被需要的渴望

無論你是否承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需要“被需要”。這種感覺,會讓我們獲得價值感與力量感——“我有能力幫助他人實現願望”、“我受他人重視和感激”,還會讓我們直觀感受到自己與世界上其他個體的聯結。

對于A款“不忙碌焦慮”的人群來說,你也許沒有意識到,其實你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在工作中被人需要的人際滿足感。

他們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中,很難感受到“被需要”。隻有在工作的忙碌中,才能體會人際互動、以及他人對自己的依賴和肯定。因此,一旦停止忙碌,他們就會不自覺地陷入一種莫名的焦慮。其實,他們是用焦慮掩蓋了内心最深處的恐懼——潛意識中,他們懷疑自己在工作以外的世界裡,不會被需要、也不會被愛。在工作以外的世界裡,他們感到自己失去價值,被他人和世界所遺忘。

他們以為自己享受的是忙碌,其實是人間煙火和溫情脈脈。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3

B款焦慮:誤把成功與忙碌劃等号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催生了“永遠在線”(always on)的職場文化,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早已不存在絕對的區隔,在周末或度假的時候收發郵件、随時随地處理工作是常态。不妨試着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可以“完全不處理任何工作”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這種職場文化帶來的是人們對于“忙碌”與“休息”看法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雇主與員工都開始認為“不停忙碌才意味着盡職盡責”、“休息就是消極怠惰”、“越是忙碌的人,對公司價值越高”等等。在這種職場文化中,忙碌,逐漸被與“盡職”、“成功”畫上了等号。

永遠在線的職場文化,讓每個人都感染上了一種競争壓力。如果不這麼忙,自己會不會就變成一個失敗者?沒出息的人?就算自己并不想忙碌,一旦悠閑下來,也可能真的被老闆和他人評價為 “懶惰”、“不盡責”、“不夠優秀”。

這個社會對于人忙碌程度的要求已經不再合理了。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4

C款焦慮:一種深刻的存在主義絕望(existential despair)

人們無時無刻忙碌的另一個原因,可能來自一種存在主義絕望。生活的意義,工作的目标,他人的期待等等,這些使得我們保持忙碌的事物,無論多麼世俗,都令我們的“存在感”/生命意義感得以存續(Tsilimparis, 2018)。

Tsilimparis(2018)認為當不再有這些可以讓自己去努力和付出的事情時,人們很容易陷入對于自我有限性的過度思考之中。我們可能會強烈地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平凡與渺小,懷疑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繼而陷入一種巨大的、難以承受的絕望。

和對人際溫暖的需求相似又略有區别。C款不工作就焦慮的同學們,是用忙碌逃避一種停下來就是籠罩在身上的無意義感。人會因為過度思考“我為什麼活着”這一類存在主義的問題而産生負面感受。人很容易在這樣直面自身的過程中,陷入到虛無感中。“瞎忙”是很多人躲避陷入虛無感的自我保護手段,忙工作忙朋友聚餐忙四處旅行。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5

焦慮忙碌導緻的“惡果”
第1款惡果:情感癱瘓(Emotional Basket Cases)

Gorden(2014)指出,在身體與心理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下,人們很容易陷入情感癱瘓,即在人際間解讀情緒的能力急劇下降,不能覺察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需求,甚至也很容易誤讀他人的情緒,與他人産生誤會與摩擦。

比如,陷入情感癱瘓的人,常常不能意識到自己已經處在一種暴躁易怒的情緒當中,并且不自覺地說出了許多傷人的話,他們也無法從對方的表現裡“讀出”自己的話已經造成的傷害。

而這往往給人們的社交關系帶來很大的影響,導緻伴侶、同事及家人朋友之間的失和,甚至關系的徹底破裂。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6

第2款惡果:你會變胖、變笨

正如我們在“情緒性進食”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當我們焦慮的時候,我們會試圖吃點什麼來給自己安慰。又因為我們正被這種焦慮感支配的忙不叠,我們往往隻能選擇一些方便易得的外賣或快餐來滿足口欲。于是,肥胖,就成為了忙碌的另一個代價。

不僅如此,還有研究發現,連續5年處于忙碌狀态(每周工作超過55小時)的人,他們的大腦認知功能可能會下降,也就是說,過度忙碌還會讓人變笨。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7

第3款惡果:切換任務時反複消耗的認知成本

另外,為了讓自己忙起來,我們還可能陷入一種不必要的“多線程工作”(multi-tasking)。比如,一個人明明可以先完成A項任務,再進行B任務。但Ta為了逃避焦慮感,就可能會在完成A任務的過程中,給自己穿插着安排B任務一起做,讓自己處于不必要的多線程工作中。

這種不必要的多線程工作,會讓我們産生一種“虛假的效能感”——自我感覺良好,感到自己很努力——但往往實際效率不高,工作質量也受到影響。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8

如何跳出“焦慮的忙碌”?

首先,你需要意識到自己是上述哪一款焦慮寶寶,知道自己是為何而焦慮。

你的忙碌,是為了逃避人際關系中的孤獨感?還是擔心影響别人對你的評價?或是逃避一種停下來之後的空虛感?

其次,你需要明白,忙碌隻不過是暫時緩解了焦慮感,但它可能帶來更多長期的後果,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過度忙碌可能使人情感癱瘓,最終導緻的人際關系的失和,甚至徹底破裂等等。

另外,你也要學會享受任務間歇的休息時間,不要總想一刻不停。有研究發現,在工作期間進行15~30分鐘的小睡,有助于提升記憶力,并且能讓人在睡覺的期間及時“清空”大腦,減少注意力殘留,為之後接觸新的信息作準備(Soong, 2010)。

不願意加班的人的性格(心理學喜歡加班)9

如果你是一個一停止忙碌就焦慮的人,是時候讓自己停一段時間了。想一想,你缺的到底是什麼,你工作最終渴望的生活目标是什麼?不要畏難,選擇自己最薄弱的方面做做練習、成長提升。

忙的正面意義隻存在于當它真的能把你引向更好的生活時。而什麼是好生活,對每個人來說的定義都是很個人的。沒有人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包括所有會因為你看起來不夠忙批判你的人。你要自己回答好這個問題,然後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你是否屬于996工作者? 單選

0人 0%

0人 0%

歡迎關注頭條号“知我心理學”——2018年度健康頭條号。

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