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8 07:52:34

從小學奧數打開了我的數學之門後,後來的的學習變的比較順暢,和同齡人相比,我對數學競賽的興趣要小很多,更多的興趣是一些特定的問題。在後來的奧數學習中,我更多的是關注問題的解法,為了比賽而專門練習題目,在小學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的。隻有每周正常的奧數課,以及奧數作業,除此之外,并沒有什麼額外的練習。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滿分數學養成記)1

在這樣歡快的奧數學習中,我拿到了一個奧數比賽的一等獎和另一個的二等獎,現在想來,小學奧數真正的比賽其實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尤其和高中的數學競賽相比。

在小升初的暑假,我遇到了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劉蔔老師。

那時候的我,正好有一個小發現,就是如何證明勾股數組有無數組(不可約分的),我想到了一個構造法(這個構造方法的來源于一道奧數題,幾年之後我發現,這個方法和畢達哥拉斯在千年前想到的方法完全一樣)并告知于他,他聽過之後,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在那個時刻,我能夠感到了巨大的器重和信任,後來,若幹年後,我父親跟我說,劉老師從我的身上看到了曾經的他自己。當然,這個是後話。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滿分數學養成記)2

在那個時候,他是我數學學習的領路人。他總是能給我講解很多新奇的東西,而不僅僅是題,從他那裡我知道什麼是楊輝三角,同餘,整數平方和計算公式公式。就是: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滿分數學養成記)3

這個東西應該怎麼算。印象很深的是,一個中午,他在教室裡面教我如何推導上面這個東西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他一隻手夾着粉筆,一隻手夾着煙,在黑闆上淩亂的進行着推導,書寫十分自由,但是思路是極度清晰的,對上面這個表達式進行變形,最後,如變魔術般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那時候的我應該是懂了個大概,我能感受到的是他對數學的熱愛。他跟我講這個純粹是心血來潮,上面這個表達式的計算過程對于高中生而言難度正合适,他卻教給剛剛小學畢業的我。我那時候滿是興奮。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滿分數學養成記)4

這并不是在證明我當時接受的是那種揠苗助長是的超前數學教育,完全不是,劉老師總是會給我呈現很多數學中很漂亮和有趣的結論,公式,現象。并且盡量用小學生能聽懂的方式給我解釋,對當時的我最大的刺激就是讓我覺得----數學是很酷的。他真正給予我知識方面的傳授并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興趣方面的刺激。

在後來的學習中,他鼓勵我做一件事情,就是提前學完初中的數學,這是一個巨大的鼓勵。(這個做法來自于他自己,用一年的時間學完了6年的中學數學的全部内容,然後一直玩到高三,最後靠競賽成績上了北大物理系,當時三十出頭的他就已經是北大物理系的教授。)這個大膽的建議其實他提出來之後,我是有點擔心的,擔心自己學不明白。然後他鼓勵我。這個時候,一個你相信和崇拜的老師對你的鼓勵的力量其實超出了一般的想象,然後我就真的開始了自學。

劉老師給我最大的幫助是,繼續激發我對數學的興趣,讓我自己對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滿分數學養成記)5

一個老師對學生的肯定,尤其是你信任的老師對你的肯定,效果好過父母的千言萬語。特别是,一個當學生的時候幾乎是天才少年的經曆的人,變成老師之後,他對學生的影響可以是無比深遠的。

除了這個之外,他是第一個告訴我,數學其實靠的是感覺,他曾經十分認真的跟我講過:“數學的學習是靠感覺,有的人可能學習十年,他的感覺是不對的,但是有的人用一年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感覺,這個感覺是需要你自己體會。”在後來我自學數學的過程中,我會回憶他說的這句話,終于慢慢明白。

我想盡量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很多人都認為數學應該是高度理性的,這個在一開始,學習數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時候,的确如此。但是随着問題和概念變的越來越複雜,學到後面的時候,你能夠一下想出來一個問題其實并不是通過推導,而是你就是可以想出來,因為你對數學是有感覺的。從解題的速度角度去衡量,最快的不是數學思想,不是解題套路,是感覺,你的下意識能夠一下找到這個問題的關鍵,然後解決問題。

學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滿分數學養成記)6

(後來在我的教學中,我特别注意培養學生的感覺,怎麼培養呢?有時候一個一針見血的比喻是非常好的,但比喻可能産生誤導,所以多角度和多情景反複解釋一個概念是非常有效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自己上完一趟課之後,你問我自己講的怎麼樣。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很多量化的标準來衡量,比如學生明白了多少,學生滿意度打分高低,學生的出門考怎麼樣。這些都是客觀的标準,可以量化的。早期的時候,我上完課,不知道自己講的怎麼樣,隻能通過這些客觀的标準來衡量。後來,在我講課超過4年之後,慢慢我就不需要這些客觀标準了,我隻需要衡量自己下課的感受,就基本可以知道這趟課上的到底怎麼樣。你以為這個很不靠譜對吧,但是,我遇到很多同行,尤其是那些能講幾百人大課的超級老師,他們的反饋方式基本都是這樣的,而且越成熟,這套感覺系統越靈敏。

(現在我怎麼反饋呢,也不完全靠感覺,在我自己現在的小班裡,為了保證每一個人都能聽懂,我除了依賴自己的感覺,繼續使用客觀的評價标準。)

數學學習到最後培養的是什麼?----是對數學的感覺。

我們做事情最後依靠的是什麼,在各種調研,各種大數據分析之後,我們應該形成的是敏銳的感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