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7:21:46

十多年前,香港拍過一部紀錄片《窮富翁大作戰》,撕開了窮人的真正世界。

紀錄片講的是,幾個富翁去體驗窮人的生活,探究窮人為什麼窮。

在正式開始之前,他們都堅信,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好吃懶做。

其中一個富翁更是搬出自己的至理名言:

“我始終信奉自由市場,可以說是淘汰了很多弱者。

但是如果你有鬥志,即使是弱者,也可以變為強者。”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

對于貧窮,我們大多都有這樣的固定思維:

你那麼窮,還不是因為你沒有努力;

你那麼窮,還不是因為你沒有富人思維……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國女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她是美國名校的生物學博士,生活條件在美國也算是中等偏上。

她帶着這樣的疑問,也是為了實地考察研究,所以佯裝窮人,進入美國底層的窮人世界生活了一段時間。

最後,她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

“在這裡,沒有人告訴你,就算你‘努力工作’,努力到你甚至從來沒有想象過的程度,還是會發現自己仍然深陷在貧窮和負債中,甚至還越陷越深。”

那麼,美國底層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3

高得離譜的房租,低得可憐的工資

在美國,進入勞工階級之前,女博士芭芭拉給自己打了預防針。

她知道,工資不會太高,所以她做足了準備。

她計劃,找到一份時薪7美元的工作,預留500美元租房,400美元買食物、汽油,一個月興許還能存下一點錢。

然而,當她開始找房子、找工作時,她發現當初的想法是多麼天真。

在佛羅裡達州西嶼,一個距市區15分鐘,沒有冷氣、沒有隔門、沒有風扇、沒有電視,周遭有猛犬出沒的房子,一個月租金675美元。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4

出于成本考慮,最後芭芭拉隻好委曲求全。

她在距市區48.3公裡的地方,找了一間小木屋,一個月租金500美元。

出行隻能靠一條雙車道公路,芭芭拉從這裡到市區,一趟需要45分鐘。

住處敲定之後,芭芭拉開始四處奔波,找工作。

她面試了20多份工作,但都沒有下文。

雖然大多地方都有粘貼征人廣告,但不意味着此時這個崗位空缺。

低薪階層流動性很大,雇主刊登征人廣告,隻是為了确保員工走人時,随時都有人替補上。

所以,找工作的訣竅不是老闆看上你,你滿意公司,而是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點。

甚至,你需要接受當天上崗,否則這工作随時有人接替。

“你不能馬上做,自然有人能夠随時上手。”

兩周時間過去,芭芭拉終于等到了一個候補位置。

一家餐廳給她打電話,要求她明天必須上崗。

就這樣,芭芭拉暫時脫掉作家的外衣。

穿上死氣沉沉的襯衫,當起了“爐邊餐廳”的服務員。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5

每天,芭芭拉從下午兩點工作到晚上10點,時薪2.43美元。

與她最初設想的時薪7美元,相差甚遠。

除了時薪低,工作時間芭芭拉還能接受,于是她就答應下來了。

然而,工作10天後,芭芭拉才發現其中的水分:

上班時間兩點,下班時間不确定,什麼時候做完手頭上的活,什麼時候下班。

時薪說是2.43美元,但還可以再低。

如果服務員有小費可以領,雇主有權隻付2.13美元的基本底薪。

芭芭拉一般能在晚上10點半左右下班,長時間的通勤,她到家已經接近12點。

洗完澡收拾好,一點半上床睡覺。

比起其他同事,芭芭拉不算最慘的。

芭芭拉的同事蓋兒,在市中心一家廉價旅館與别人合租。

說着“廉價旅館”,可租金一點都不便宜,每周250美元,一個月下來就1000美元了,比芭芭拉的房租多出整整一倍。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6

瑪麗安跟男朋友住在拖車屋,一個月租金680元。

而時薪最高的比利,算得上是打工階層的貴族了。

時薪10美元,住在自己買的拖車屋裡,但每個月也得付400美元的停車場費。

這麼龐大的房租下,他們的工資多少呢?

蓋兒一個月最多能賺600美元,瑪麗安更少,500美元左右。

而芭芭拉隻能賺583美元,她一個月的房租就已經500美元了。

高房租、低工資,人們生活舉步維艱。

為了生存下去,隻能借錢,厚着臉皮被房東追房租。

冬天由于需要暖氣,房租加上暖氣費,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美國許多房東規定,如果沒有及時交房租,會強制性停止燃氣供應。

嚴重拖欠者,随時被趕出房子。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7

(被驅趕的打工人,行李堆放在外面)

為此,美國窮人們研究出一套“錯峰還債”的好方法:

冬天,大家都會自覺交上房租,燃氣費先欠着,夏天換成欠着房租,努力繳清燃氣費。

工資無法支付高昂的房租,更無法負擔日常開銷,唯一的辦法就是多打幾份工。

芭芭拉又找了一份活,在另外一家餐廳當服務員,于是芭芭拉開啟了忙碌的工作模式。

早上8點到下午2點,在傑瑞餐廳工作。

之後趁着午餐時間,一邊啃辣雞肉三明治,一邊趕去爐邊餐廳。

進門之前,先換掉傑瑞餐廳的工作服。

稍微遲到幾分鐘,2點10分工作到晚上10點。

其他人,也是這樣,在兩份甚至兩份以上的工作之間周旋。

隻有這樣拼命幹活,他們才能撐過這個月,活過今天。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8

富人的擠壓,上司的壓榨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那麼偏僻,配置不完善的地方,房租還那麼貴?

很簡單,因為供不應求。

為了發展,很多美國富人喜歡在郊區建公寓大廈、高爾夫球場等休閑場所。

而那些地方,原本是窮人們活動的區域。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9

一旦窮人的住處被富人看上,富人揮一揮手,窮人就得立馬搬離。

這使得可供窮人居住的地方,越來越少。

窮人們隻好往更偏僻的地方找住所,這就讓原本破爛不堪的地方,瞬間變成了香饽饽。

房東可以坐地起價,無論價格調到多高,都會有窮人迫不得已租下來。

而工作機會大多集中在市區中心,為了工作,窮人們每天必須花大量時間在通勤上,才能保證準時上班。

長時間的通勤,也就意味着通勤費用高。

就這樣,窮人們住在高房租、交通不便的地方,拿着低得可憐的工資。

而這份工資,既要支付交通費用,也要負擔一日三餐。

如果成立了家庭,這筆工資還要再被撕出一角,支付養育孩子的費用。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0

看到這裡,或許你又有疑問,為什麼他們已經這麼拼命工作了,怎麼工資還是這麼低?

答案隻有一個,上司的無端克扣、壓榨。

芭芭拉在爐邊餐廳,時薪2.43美元,已經是最低薪資了。

為了保障雙方利益,美國《公平勞動标準法案》規定:

如果服務員領到客人的小費,經理可以隻付2.13美元的時薪。

如果小費加上2.13美元的底薪後,沒有達到原本的最低基本工資,經理需要補差價給員工。

但是,經理們都很默契地,對條款的後半部分視而不見。

隻要他看到你收了客人的小費,他就可以“很公平”地隻付你2.13美元的時薪。

至于差價,就順理成章溜進經理的口袋裡了。

有些外國打工仔處境則更慘,工資經經理克扣完,還要被中介再度克扣。

喬治來自捷克,他通過中介才來到傑瑞餐廳當洗碗工。

因而他的工資是由中介支付的,中介付他時薪5美元。

而傑瑞餐廳洗碗工的最低時薪是7美元,這其中的差價,就成了中介的。

對于員工,經理們更是“盡職盡責”。

他們每天的唯一工作就是:監視每個員工有沒有偷懶,有沒有偷東西,有沒有濫用藥物。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1

他們分秒都不會讓你休息,你付出多少,他們就拿走多少,直到把你榨幹為止。

工作8個小時,忙得團團轉,即使有空閑,也要找些事情來做。

如果經理剛好看到哪個員工有一刻閑着,他立馬安排他去處理一些特别棘手的活,絕不會讓員工有鑽空子休息的時間。

有一次,餐廳實在閑得慌。

芭芭拉在整理餐桌時,偷瞄了兩眼客人留下來的報紙。

正巧被經理斯圖抓到,他立馬派芭芭拉把整個餐廳的地闆打掃一遍。

而地闆今天早上,才剛打掃過。

清理地闆的吸塵器已經壞了,把手隻剩下0.6米長,但經理還是不願讓它“退休”。

如果不想扭傷腰,芭芭拉需要跪在地上,一次吸一小塊地方,非常費時又累人。

在傑瑞餐廳,每個員工連續8小時都不能坐下,不能離開崗位,除了上廁所。

如果上廁所超過半小時,視為曠工,扣除一個小時的時薪。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2

躲不開的迷宮,逃不出的圈套

在勞工階層,上司與下屬,就像自私的主人,一個勁地要求自家的牛用力耕地,卻不給他們養身體。

按道理,公司需要承擔員工的健康保險,然而在許多企業,這形同虛設。

蓋兒本來可以參加公司的健康保險,但經理聲稱弄丢了她的申請表格,整個申請過程需要重新再來一次。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3

申請過程非常繁雜,到了關鍵時刻,公司總有新的理由搪塞員工,借此不支付員工的健康保險。

在這麼高壓的工作下,就算身體再強壯的人,也很難吃得消,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人們拼命賺錢,最後拿錢去保命,沒錢了,又拼命賺錢……就這樣循環往複。”

可悲的是,這個圓圈根本沒有任何出口。

瑪麗安的男朋友因為工作,割傷了腳。

又因為買不起處方箋上的抗生素,傷一直好不了,請假多次,最後被辭退。

所以,很多人生病了,不敢去醫院,更不敢請假。

一請假就意味着自動放棄這份工作,徹底丢失經濟來源。

芭芭拉打了兩份工,身體扛不住。

但又擔心下個月房租沒着落,不敢花錢去醫院。

她隻好拐進廉價的藥店,買了四顆止疼藥,洗完澡後吞進去。

蓋兒偏頭痛,治頭疼的藥丸需要9美元,蓋兒買不起。

每次頭疼發作,隻能偷偷喝兩口酒,硬撐着繼續幹活。

芭芭拉和蓋兒,是整個勞工階層的縮影。

窮人沒資格生病,生病了就意味着花錢,意味着暫時沒有收入,這對窮人來說是非常緻命的。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4

而且,最讓窮人絕望的是,這樣的公司也不是個例,而是整個行業的縮影。

他們敢克扣員工工資,不給任何健康保障,一份微薄的工資就可收買員工所有的時間。

換工作對于打工人來說,不是脫險,而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外一個火坑,差别隻在于火勢的大小。

對于加薪,你想都别想。

市場上的供需法則是,供不應求,價格提高,供過于求,價格調低。

也就是說,如果勞動力少,隻能提高工資來吸引别人。

隻有高工資才能吸納勞動力,提高就業率。

但雇主都有自己獨特的“供需法則”,無論怎樣,他們都不可能提高工資。

一份工作工資低得離譜,這就促使人們找越多工作,增加收入。

這樣,又間接解決了雇主招工難、崗位缺人的問題。

所以,員工工資低,雇主完全不受影響。

他們依然可以用最低的工資招到員工,于是也就更加肆意壓榨員工。

這是個死循環,雇主用低工資招人。

為了增加收入,人們隻能打幾份工,身體吃不消,生病花錢,這又迫使人們更加努力打工,再多打幾份工。

這樣,雇主永遠不缺人,永遠都有人為他打工。

即使他什麼都不提供,隻用一份微薄的工資,就能讓窮人為他賣命。

在這個圈套裡,赢家永遠是雇主,窮人們無論如何掙紮,都是被打壓的那一個。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5

我們總以為努力一定會改變命運,到頭來才發現,窮人的生活就是一個逃不出的圈套,一座走不出的迷宮。

雇主們畫了個圈,讓窮人們在裡面找錢,然而其實大部分的錢都握在他們手裡。

外界鋪天蓋地的新聞,告訴窮人們,隻要你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成功,找到迷宮的出口,就能成為富人。

然而,窮人們絕望地發現,走出了迷宮,出口是另外一座迷宮的入口。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6

變相的待遇福利,強大的心理戰術

如果有員工主動提加薪,雇主們永遠都一套說辭來應付他們。

在求職市場,一個很普遍且被大家默認的現象就是,待遇福利可以抵消工資。

如果一個員工抱怨工資低,老闆可能會說:“雖然工資低,但我給你的福利很好啊,你看你能準時下班。”

沒錯,“準時下班”被當成了福利。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7

芭芭拉曾跟經理要求加時薪,可經理覺得她不知足,恩将仇報。

公司讓他們下午2點上班,可以睡個懶覺,她還來要求加薪。

可是,為了增加收入,人們往往打幾份工,誰有時間睡懶覺?

經濟學家尤奇特爾指出:許多雇主幾乎願意提供任何東西,如免費三餐,交通車接送、員工購物折扣,就是不願加薪。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這些額外的福利比“加薪”更容易取消,它比“加薪”看起來更加像一份多得的贈禮。

而這贈禮,根本不能當飯吃。

所以即使福利到位,工資沒有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就永遠上不去。

雇主的操作,就是利用了心理學上的補償機制。

試問,打你一巴掌再給你一顆糖吃,還是直接給你一顆糖吃,哪顆糖比較甜?

大多數人會選擇前者,我們在受委屈之後,會自然把後面的獲得當作别人的饋贈,但其實那本來就是你應得的。

同理,我們被上司打壓之後,會自然認為,他們給的福利真的是“福賜的禮物”,但其實那本是我們的工資。

隻不過,公司為了彰顯“人性關懷”,把我們應得的置換成廉價的福利,企圖塞住我們的嘴。

然而,在我看來,這還不算可怕,這其中最大的恐怖之處就是,員工自己很享受當下的環境。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8

他們一邊抱怨一邊繼續幹活,且不願跳出這個怪圈。

一部分原因是大環境驅使,人們覺得換工作隻是換個地方接着受罪。

有句老話說:你往往不願意拿已經認識的惡魔去換不認識的惡魔,即便是這個大惡魔拿出更好的薪資吸引你。

換工作就意味着,我們需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内容,一切從頭開始。

而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這種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人們已經失去反抗的意識。

生物學上有個實驗,被迫在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中落入弱勢地位的動物,會根據該位置而改變腦部化學作用。

它們腦中的血清素數量也會降低,于是變得焦慮、沮喪,不願意奮鬥掙紮。

把這個實驗套在人類身上,完全貼切。

心理學家說過,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百分之百好,女人還是有概率會離開他。

但如果,在他們交往的過程中,男人無下限地打擊女人,讓她形成“我很差,現在隻有你要我了,離開了你,我一文不值”的思想,她很難離開他。

反觀職場,許多雇主也喜歡玩這一套心理戰術,他們會肆意剝奪員工的公民權,甚至打擊他的自尊心。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19

芭芭拉所在的爐邊餐廳規定,為了防止員工偷東西,經理們可以随意搜查他們的皮包,甚至可以要求他們當場脫掉衣服,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在入職之前,大部分人都需要接受藥物檢測。

藥物檢測過程中,女性員工必須在經理面前脫到隻剩内衣。

然後當面撒尿,尿進一個杯子裡。

許多入職面試測驗,說是為了了解應聘者的崗位匹配度,很多時候就是在打擊應聘者的自尊心。

他們會設置各種離譜的問題,如“發現同事偷竊,你是會選擇裝作不知道,還是上報上級,給自己邀功”等等,讓人非常不舒服。

工作時,隻要員工犯一點點錯誤,上級就會瘋狂批評,甚至上升到人格辱罵:

如“狗都比你做得好”“你真是一無是處,這麼簡單的活都做不好”等等。

長時間下來,人們會逐漸接受這樣的“自己”。

認為自己真的又蠢又笨,離開了這家公司,就沒有公司招自己了。

于是,人們就會自然認為,自己這麼差的人,就該領到這麼點工資。

公司還願意給自己這麼多福利,簡直是撿到大便宜了。

就這樣,雇主們隻用一點小手段,就能少付工資,還能留住人,穩賺不虧。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0

成群的富人,消失的窮人

以上的現象,都是真實存在于我們現實生活的,然而有個奇怪的現象:

富人幾乎看不到窮人,而窮人可以輕而易舉看到富人,比如在電視裡、報紙、新聞。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1

紐約時報曾刊登出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消失中的窮人》。

作者指出,網絡新貴們很難理解有人覺得100萬算一筆财富。

對他們來說,100萬就是一筆零花錢而已。

他們也很難理解,有人會願意接受246美元就是一整周的薪水。

在富人的世界裡,窮人已經消失不見了。

就算他們看得到窮人,也隻會嗤之以鼻,覺得他們就是不奮鬥不努力,活該這麼窮。

而窮人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演員一天可以賺208萬,為什麼富人可以把“一個億”當作一個小目标?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2

富人對窮人撒的最大的謊言就是:隻要努力,就能成功,隻要繼續奮鬥,就能成功。

然而,騎着馬上戰場的将軍,永遠比拿着大刀沖向敵人的步兵,更容易活到最後。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的人,通向的卻是地獄。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世界上80%的資源握在20%的人手上,而剩下的80%的人共同競争剩餘的20%資源。

為了這20%資源,下層的人們隻能使勁渾身解數,争得頭破血流。

而上層的人們,坐在自家的後花園,喝着茶享用着這80%的資源。

最可怕的是,窮人的命往往拽在富人手上。

在美國,這20%的人有着更大的權利,他們可以通過某些提案,某些福利措施,甚至最低工資,而這些與80%的人息息相關。

然而,許多富人并不想與窮人分享空間和服務。

他們更像個“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會過多考慮人文關懷。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3

在美國,對于窮人有關的議題,大家都很默契地保持“沉默”,避開不談。

窮人沒有消失,而是被迫消失了,就像皇帝的新裝一樣,人們都很默契地歡呼,卻沒有人敢于站出來指明真相。

我們如同活在楚門的世界,有人住高樓,有人住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有人追求繁華,創造價值,有人光是活着,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4

改變貧窮的命運

即便是這樣,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依然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擺脫貧困。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嘗試改變現狀:

1.擺脫管窺效應

雖然低薪階層确實工資低,房租高,但有些錢也确實花得很不必要。

蓋兒有一天跟芭芭拉說,她想搬出去,去住每天40到60美元的白日旅店。

芭芭拉很驚訝,她不是沒錢嗎,為什麼不去租公寓?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5

可蓋兒不可置信地回道:“你叫我從哪裡湊出1000美元的租金和押金去租公寓?”

但她不知道,如果一天40美元,一個月房租也要1200美元。

她隻看得到,當下沒錢,卻沒好好算過這筆賬。

芭芭拉就不同了,在打了兩份工之後,每到月初,她都會準備好1000美元的租金和押金,100美元作為日常采購預算,剩下200美元以應付不時之需。

芭芭拉的安排,有效擺脫了管窺效應。

管窺效應是指,人們如果通過一根管子看事情,他們往往隻能看到管子内的東西,看不到管子之外的世界。

我們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維,遇到一個難題,就着急動用全部去解決它,可很難看到這個問題背後所連接的其他方面。

新問題出現,我們隻能再拆了東牆補西牆,之後再拆西牆補南牆,拆南牆補北牆。

當下看似解決燃眉之急,但實際上問題還存在。

管窺效應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會産生借用行為,“借用行為”包括借款、借時間等等。

比如,你這個月25号交房租,但你錢用光了,你可能會選擇花呗借款。

下個月發工資了,再把錢補上。

但很明顯,剩下的工資無法承擔第二個月的房租。

而且到了25号,你的錢也所剩無幾了,于是你又隻能借花呗……這樣循環往複。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6

當下你覺得,房租問題解決了,但其實隻是拿明天的錢救今天的火罷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25号”提早進入你的“管子”裡。

你可以手機設置提醒,發送距離交房租還剩多少天。

通過這樣不斷刺激你的大腦,讓你從月初就把“25号”的房租當成回事,這樣你就會想到,提前預留一部分錢,作為房租。

同是打工人,有些人每每月光族,到處借錢。

而有的人卻能有條不紊應對,提前做規劃很有必要。

真正能限制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經濟上的貧窮,而是認知上的困頓。

2.節省心智帶寬

心智帶寬,簡單來說就是,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能力,它影響着人們的認知力、行動力與自控力。

《貧窮的本質》裡提到,貧窮限制人的心智帶寬,進而讓人變得目光短淺,思想上也愈發懶惰,不願進行深度思考。

就像芭芭拉所說的,在進入低薪階層之後,每天醒來想的第一件事,不是截稿日,而是昨天點餐被自己搞砸的那桌客人。

我們很容易被一些瑣碎的事情吸引走注意力,這就使得我們在重要的事情上難以投入心思,注意力難以集中。

如果你一天需要處理各種事情,就像有多個後台程序在同時運作。

長時間下來,你的身體很難吃得消,而且到頭來發現,沒有一件事是完美完成的。

因為你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思考其中一件事,久而久之,你的認知能力也會受到影響,接着影響行動力與自控力。

所以,可以說富人與窮人的最根本差距在于,處理帶寬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要想擺脫貧困,隻有兩個途徑:要麼拓寬帶寬,要麼加大(穩定)收入。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7

總的來說就是,我們要在穩定收入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拓寬自己的帶寬。

前者就是,我們的工作飯碗不能丢,不要讓缺錢占用我們的心智帶寬。

這就需要我們多存錢,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銷。

而後者,如何拓寬自己的帶寬呢?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深度閱讀、深度思考。

如今,互聯網的發達,使得我們被各種信息充斥着。

娛樂八卦、短視頻的出現,使我們貪圖低級的快樂。

我們需要戒掉這種低級的沉迷,多讀一些深度書籍,對自己有幫助的、能夠提高技能的書,多進行深度思考。

久而久之,我們會發現,看待一件普通小事,我們的看法不再扁平粗暴,而是更能想到三維、甚至多維的觀點。

美國女博士眼中的生活(美國女博士潛入底層打工)28

我很喜歡一句話:努力決定下限,認知決定上限。

以前,努力可以改變命運,寒門可出貴子。

而現在,寒門難出貴子,這種論調并不是危言聳聽。

隻是因為,努力不再成為唯一的競争力,如果認知不到位,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費力氣。

想要實現真正的逆襲,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還要提高自己的認知,擺脫管窺效應,節省心智帶寬。

隻有這樣,努力才是錦上添花,而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願我們都能不斷訓練、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成為人生赢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