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小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小字旁。
小,xiǎo,漢語一級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在字形上酷似三顆細碎的粒狀物,随着字形的發展演變,中間的點變成長豎,與左右兩點進而發展成為楷書中的“小”字。
行書中的小字旁:
首筆豎鈎以平切落筆,然後轉中鋒向下行,稍帶弧度,行筆到位後稍給力向左上方挑筆出鈎,堅定有力,鈎身略長,出鋒呼應下一點畫;左點順着豎鈎收筆筆勢,露鋒入筆,略左斜,稍按後即向右上方提鋒收筆;右點與左點呼應,位置稍高,飽滿有力,收筆略作回鋒引帶。
楷書中的小字旁:
“小”字筆畫較少,書寫時注意不要寫得過大。豎鈎居中端正,豎身不宜過長,左右兩個點筆左低右高,互相呼應,行筆流暢,一氣呵成。通常左點與豎鈎距離稍近,而右點則略作遠離。
具體字例:
嘗 cháng
塵 chén
當 dàng dāng
爾 ěr
恭 gōng
小 xiǎo
尖 jiān
慕 mù
賞 shǎng
尚 shàng
少 shǎo shào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