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冬梅
浪漫喜劇影片《紐約的一個雨天》近日上映,該片是美國導演伍迪·艾倫首部在中國内地上映的影片。
伍迪·艾倫在《紐約的一個雨天》中延續了自己一貫的幽默批判風格,片中有大量絮絮叨叨的對白、一如既往的文藝作派,也有青春愛情清新唯美的浪漫氣息。
《紐約的一個雨天》海報
伍迪·艾倫的紐約情結
在很多影迷心中,年過八旬的伍迪·艾倫是毋庸置疑的電影大師。自1969年執導以來,他的電影生涯跨越了半個世紀,其中不乏家喻戶曉之作。
從上世紀70年代的《安妮·霍爾》《曼哈頓》、80年代的《漢娜姐妹》《開羅紫玫瑰》,到90年代的《丈夫、太太與情人》,再到21世紀後的《賽末點》《藍色茉莉》以及“歐洲三部曲”(《午夜巴塞羅那》《午夜巴黎》《愛在羅馬》)……伍迪·艾倫的影片風格各異,深受全球各大電影獎項的青睐。
美國中産階級的愛情是伍迪·艾倫電影裡的一個鮮明主題。在他執導的50多部影片中,超過30部是愛情片。在早年的愛情喜劇中,他揭示了都市男女常常罹患的“愛情綜合症”——害怕承諾、自我迷戀又缺乏安全感。《安妮·霍爾》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講述了喜劇作家艾維與女友安妮·霍爾之間的愛情故事,展現了上世紀70年代紐約知識分子愛情、人生的雙重圍城困境。此後拍攝的黑白影片《曼哈頓》中,摩登都市的男男女女變成愛情獵手。他們内心渴望長期穩定的親密關系,卻又容易輕易放棄一段關系。在《午夜巴塞羅那》中,伍迪·艾倫講述了一個男人與三個女人複雜的愛情糾葛,對傳統的婚姻關系提出質疑。在影片結尾,兩位女主角從巴塞羅那回到美國,愛情觀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
伍迪·艾倫影片中的人物大多有鮮明的特征,男主人公多是大學教授、導演、編輯等文化界人士。他們常常絮絮叨叨地談論文學、藝術、戲劇和電影,将弗洛伊德、桑塔格和福柯等人的思想娓娓道來。最典型的是在《午夜巴黎》中,男主角吉爾陰差陽錯地乘坐一輛午夜時分的老爺車回到1920年代的巴黎。在那裡,他與海明威、菲茨傑拉德和達利等人進行熱烈談論,這是吉爾眼中的“黃金時代”。後來,吉爾和畢加索的情人阿德裡亞娜穿越到1890年代,邂逅了高更、德加等人,阿德裡亞娜認為這才是屬于她的“黃金時代”。在高更眼中,14—16世紀的文藝複興時期才是“黃金時代”。通過這種有些荒誕的方式,伍迪·艾倫深入刻畫了許多知識分子的焦慮迷惘和身份認同危機。
伍迪·艾倫出生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他生于斯長于斯,曾經自言“愛了一輩子紐約”。他影片裡的紐約故事,大多發生在曼哈頓,充滿了摩登都市優雅、精緻和時髦的腔調。
1979年,伍迪·艾倫執導的《曼哈頓》上映。這部影片的開場便是他對紐約這座城市的告白。伴随着作曲家喬治·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伍迪·艾倫用長達4分鐘的黑白影像展現了紐約這座城市,高聳的摩天大樓、人潮擁擠的街道、布魯克林大橋、百老彙的夜景、城市上空綻放的煙花……正如旁白所說:“紐約是他的城市,一如既往地屬于他。”
寫給紐約的一封情書
伍迪·艾倫的影片中,經常能見到紐約時髦的文藝中青年——在《丈夫、太太與情人》裡,他們在中央公園讨論加缪和屠格涅夫;《安妮·霍爾》裡,他們在11号碼頭的夜幕下擁吻;《曼哈頓》裡,他們并肩坐在昆斯伯勒大橋旁的長椅上觀看日出;在《紐約的一個雨天》裡,他們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欣賞藝術、消磨時光……
近期上映的《紐約的一個雨天》就像伍迪·艾倫寫給紐約的一封情書,講述了一對各懷心事的情侶在紐約度過一個周末的故事。片中,蓋茨比想的是該帶女友去哪裡玩。他興緻勃勃地制定了一份充滿藝術氣息的遊覽計劃:住在能看到中央公園的酒店,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鋼琴酒吧,看音樂劇《漢密爾頓》……女友艾什莉作為校報記者,滿心想的是如何采訪導演。雖然影片開場的半小時裡,他們一直在不停地談話,但卻能明顯看出兩人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艾什莉在紐約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大導演、大編劇和男明星,随之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蓋茨比意外邂逅了前女友的表妹莎諾,發現他們在許多問題上有無與倫比的默契。最後,價值觀完全不同的情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手的結局。
從《紐約的一個雨天》可以看出伍迪·艾倫對美國上流社會一些人士虛榮、虛僞的諷刺。蓋茨比的母親還沒見過艾什莉,但聽說她父親是當地最大的銀行家時,便默許兩人可以繼續交往。蓋茨比的高中同學炫耀自己正就讀醫學預科,那副市儈的樣子不禁令人生厭。艾什莉在小鎮長大,受到大導演、大編劇和男明星的青睐讓她受寵若驚、激動不已,自我介紹時甚至要拿出駕照才能想起自己的名字。
《紐約的一個雨天》的結局略顯俗套,故事最終定格在這一幕:鐘樓之下,氤氲細雨。在夕陽的餘晖映照下,蓋茨比與莎諾忘情擁吻,那是伍迪·艾倫關于紐約雨天的浪漫回憶。(張冬梅)
來源: 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