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1:31:53

得益于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的盛名,西岱島一直是巴黎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但其實西岱島上留下的故事,遠遠不止卡西莫多與埃斯梅拉達的愛情。這座鑲嵌在塞納河中的小島,在公元6世紀至14世紀之間,一直是法蘭西國王權力的中心,同時,它也是巴黎地理與精神的發源地,被稱為“巴黎的巴黎”。

西岱島上的古老王宮

西岱島很小,面積不足兩萬平方米。

我從巴黎聖母院出發,沿着塞納河向西走,不到十分鐘就來到了著名的“宮殿大道(Bd du Palais)”。這條大道向北通向夏特雷車站(Chatelet),向南直達聖米歇車站(Saint-Michel),街上來往車輛衆多,行人如織。

在馬路的一側,可以看到一大排顔色略顯發黑的建築,唯獨大門上金燦燦的裝飾好像昨天才剛被粉刷過一樣。灰藍色的屋頂,高大的羅馬柱和屋檐上的雕刻,都極具法蘭西風情。這裡便是西岱宮。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

西岱宮正面,現在主要是法國法院的所在地。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王昱提供

要說留存至今最古老的王宮,西岱宮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法蘭克王國奠基人克洛維一世下令建造了這裡,而西岱(la Cite)在法語裡有“區域”的意思,類似英語中的“City”,因此最早的巴黎城區就是從這裡誕生。

不過,如今在地圖上很難找到“西岱宮”的地理标簽。因為,宮殿區域已經被分割成了多個部分,對遊客開放的僅有兩處:一處是久負盛名的聖禮拜堂,而另一處則是巴黎裁判所附屬監獄(又稱巴黎古監獄)。宮殿剩下的部分,目前作為法國法院仍在被使用中,且不對外開放。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2

從塞納河上看巴黎裁判所附屬監獄外觀,中間的兩個圓形尖塔,一座是凱撒塔,另一座是銀塔。

因此,要去參觀聖禮拜堂的遊客必須通過左側沿街的一道小門,參觀巴黎裁判所附屬監獄則要往右側的一個地下通道走,兩者并不相通。

抵達的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很明顯地能看到相比較巴黎古監獄,以巨型彩繪玻璃著稱的聖禮拜堂顯得格外有人氣,入口處的隊伍已經沿着“宮殿大道(Bd du Palais)”幾乎快排到了聖米歇大橋了。揣量一番後,我決定先投奔巴黎古監獄去看一看。

神秘的中世紀古堡

在法國的曆史上,巴黎古監獄在過去的确屬于西岱宮的一部分,而西岱宮在十三世紀之前一直是法蘭西王室居住的地方。直到十四世紀時,“美男子”腓力四世為了鞏固王權,将王室所居住的宮廷發展成了行政司法部門,又将巴黎高等法院帶入王宮,形成了司法宮。

十四世紀末期,查理五世搬出了西岱宮,移居至聖波爾宅邸。為了對司法宮和監獄加強管理,他任命了一位有司法大權的總管,并将王宮的部分區域改建為監獄。随後,在浩浩蕩蕩的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古監獄又成為了重要的羁押場所,并設立了革命法庭,許多囚犯從那裡走上了斷頭台。

沿着街邊的一段樓梯向下走,燈光昏暗,空氣也有點渾濁,讓人感覺沉悶,很難想象這個隐秘的地方下會有怎樣一番光景。過了安檢後,推開玻璃大門又是一段向下的石階。走到底,視野才豁然開朗了起來。

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大廳,高挑的哥特式拱頂,粗壯的石柱,由近及遠層層遞進,頗具縱深感。這座大廳叫做“衛兵大廳”,建造于1302年,是國王的侍衛和衆多王室服務人員活動的場所。據說腓力四世建造時,它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大廳,長64米,寬27米,高9米,最多可以容納2000人。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3

從入口處往裡看,能感受到強烈的縱深感。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4

被稱為哥特式民用建築的優秀範例

來這裡的遊客本來就少,“衛兵大廳”顯得格外空曠。再加上大廳内既沒有看到什麼指示牌,也沒有陳列文物的櫃台,頓時顯得有些索然無趣。右手邊有一個螺旋式的石階一直通向二樓,我跟着三三兩兩的遊客爬上去一看,裡面除了幾張供遊客休憩的長闆凳和桌子也沒有其他的東西。

為何這個中世紀的古堡如此空空如也呢?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5

由于遊客不多,空曠的大廳裡一名工作人員練起了芭蕾

奇妙的穿越之旅

來到服務台咨詢是否可以租賃語音解說器。一位滿頭卷發的法國年輕人看着我說:“我們這裡有更好玩的,你可以支付5歐元,拿着iPad觀看整個場館”。我嘴上回應着“真酷”,半信半疑地付了錢。

造訪過法國的朋友一定知道,巴黎是一個博物館之都。據法國文化與遺産部統計,巴黎市區内正式注冊的博物館就有52家,再加上藝術館,大約共有140餘家。但是法國大部分的博物館内能提供的語音導覽在語言種類的選擇上非常有限,甚至在盧浮宮内也沒有中文的導覽。然而,讓我深感意外的是,巴黎古監獄雖然冷門,卻在這一方面十分完備。

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整個館内有5個觸發點。找到這些點之後,用iPad屏幕上的瞄準器對準“金币”的圖案進行掃瞄,就可以開啟所謂的 “穿越時間之門”了。同時,穿越後還需要完成小任務——尋找金币,收齊藏在過去時空裡的5枚“金币”就可以順利通關,得到獎品。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6

獨特的“穿越”解說神器

規則聽上去十分簡單,但在古堡裡玩一場真人RPG遊戲(RPG遊戲裡,遊戲人物有時需要在指定的地方或者進行指定的行為,觸發隐藏劇情發生)着實讓人感覺新奇。抱着試一試的心情,我來到了“衛兵大廳”裡的第一個“穿越”點。

在進行“穿越”的時候,一對法國老夫婦站在我的身後,好奇地看着我在擺弄手中的iPad。果真,在掃描“金币”後,屏幕裡現實中的畫面伴随着音效開始産生了變化。

原本空空如也的大廳裡,出現了桌子、椅子和燭台,蠟燭上的燭火在搖曳,牆邊的壁爐裡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時,屏幕提示“移動iPad,360度浏覽房間”,我試着轉動身體,屏幕裡的畫面也随着第一人的視角開始移動,透過畫面裡,我看到的是中世紀時期 “衛兵大廳”的樣子。剛剛站在身後的法國老夫婦,看到如此“穿越”的奇觀,也不由發出“啊”的贊歎。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7

360度再現中世紀的場景

畫面裡凡是帶有“放大鏡”圖标的地方,都是可以點擊的。通過點擊,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冷知識”。比如點擊“衛兵大廳”畫面裡的桌子,屏幕裡會跳出這樣的解釋:“中世紀,沒有(或鮮有)固定桌子。快要開飯時,人們将大木闆‘搭’到支架上”。

第二個觸發點位于二樓空房間。“穿越”後,我才知道,原來這裡從前是為國王準備膳食的“禦膳房”,修建于約翰二世統治時期,而當時的所有食材都是通過塞納河的水路運抵這裡。

“穿越”後的“禦膳房”裡多了更多的生機,隐隐約約還能聽到人們說話與幹活的聲音。在一張鋪着白色桌布的工作台上,一張長長的卷軸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張1378年的宴會菜單,作者署名是紀堯姆·泰勒(Guillaume Taillevent)。在曆史上,紀堯姆是為查理五世準備膳食的主廚。據說,由他編寫的《烹饪大全》是世界上第一本有署名的食譜集,并且是中世紀時期的暢銷書。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8

1378年的宴會菜單内容

絕代豔後的死囚牢

雖然作為法蘭西王室的司法宮出現在曆史舞台,但巴黎古監獄真正為世人所知的,離不開那場對法國曆史帶來深遠影響的大革命。

1789年至1799年期間,法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這場革命不但直接導緻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的土崩瓦解,也深刻改變了整個法國社會。而在這一時期,巴黎古監獄被稱為“斷頭台前廳”,曾關押着多達1200名男女囚犯。

在1793年4月2日到1795年5月31日之間,設在“衛兵大廳”的革命法庭,總共将大約2600名囚犯送上了斷頭台。而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

穿過紀念品區域,往右轉便來到了一條走廊。這裡比“衛兵大廳”顯得更加的陰暗,黑色的鐵栅欄将走廊狹窄的空間,隔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房間,有的房間裡有桌椅,桌上擺着文件點着蠟燭像是辦公室,有的房間陰暗可怖像是囚犯的審訊室。

這是死囚在行刑前必要走過的“囚犯走廊”。在去刑場前,書記員要對囚犯進行登記,随後犯人被送到隔壁的梳洗室裡削去頭發。19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200周年之際,巴黎古監獄管理部門按照過去的樣子複建了牢房内部的樣子,同時也展現了當年惡劣的關押條件。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9

當時的牢房分為草民房、富囚房、要犯牢房,有錢的可以睡有床的自費單間,沒錢的隻能擠地鋪。

關押瑪麗·安托瓦内特的牢房位于整個巴黎古監獄的西北角,原是中世紀的國王祈禱室,緊鄰女囚白天放風的場所——女囚庭院。不過,這位可憐的法蘭西王後被關押的76天裡卻不曾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呼吸牢房外的空氣。

如果不“穿越”,瑪麗·安托瓦内特被關押的地方早已看不到過去的樣子了。1815年,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命人将瑪麗·安托瓦内特居住過的牢房改建成了一座贖罪教堂,而居住的牢房卧室如今也變成了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内特長眠的墓室。教堂内部的四周裝飾着瑪麗·安托瓦内上刑場時的油畫,還展示了瑪麗生前使用過的一些物品。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0

路易十八命人将瑪麗·安托瓦内特居住過的牢房改建成了一座贖罪教堂。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1

瑪麗·安托瓦内特的墓碑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2

據說是瑪麗·安托瓦内上斷頭台時所穿的襯衣

瑪麗·安托瓦内特的牢房是5枚“金币”最後一個觸發點,伴随着“穿越”開啟,瑪麗在登上斷頭台前的最後一夜的原貌被展現了出來。法國老百姓曾痛恨路易十六的無能,瑪麗的奢靡,在死亡臨近的前一夜,瑪麗躺在一張傭人的木闆床上,穿着粗布衣服。守衛隔着一道屏風,監視着她的一舉一動,即使換衣服也毫無隐私可言。

在最後的一夜,瑪麗的桌子上擺着一本祈禱書和一張紙,在關押在巴黎古監獄的日子裡,她唯一的自由便是寫信。在臨行前的早晨,她寫下了最後著名的遺言——“10月16日淩晨4點30分/上帝啊!可憐可憐我吧!/我的淚水已經流幹,無法再為你們哭泣了——我可憐的孩子們,永别了!永别了!瑪麗·安托瓦内特。”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3

油畫描繪了瑪麗·安托瓦内特被羁押走出巴黎古監獄,前往斷頭台的場景

1793年10月16日約11時,瑪麗·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廣場(即協和廣場)被公開執行死刑。

幾百年後,法國人民對于處死瑪麗的公正性進行過許多的反思和讨論。奧地利小說家、斯·茨威格在《斷頭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傳》中如此說道:“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并不特别聰明,也不特别愚蠢;既非烈火,亦非寒冰;沒有從善的特别力量,也無作惡的堅強意志……一個不好不壞的女人,沒有心思去做惡魔,也沒志向去當英雄。”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4

巴黎古監獄内的紀念品店裡,瑪麗·安托瓦内居相關的周邊十分熱賣

歐洲最完美的中世紀古城(巴黎古監獄裡的奇妙探險)15

根據瑪麗·安托瓦内特的故事改編的漫畫

王權與革命,陰謀與愛情,斯人已去,隻有那些殘存的古老建築默默地講述着發生在小島上的種種傳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