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孩子最崩潰的三種方式

教育孩子最崩潰的三種方式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6 06:15:54

“怎樣教育孩子正确理解死亡”這個問題确實很棘手。

因為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讓孩子正确面對和理解死亡,在國内教育裡還是一個空白點。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長大,總會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問題和困惑。但在我看來,與其避諱不談,為什麼不正正經經、大大方方的談。也許孩子不能真正了解死亡,但起碼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孩子會從其他方面了解到關于人老了會死亡的信息,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還不具備很好的思維能力,他們并不能理解長大和死亡之間的關系,隻知道死亡是一種遲早會來到的恐懼,這樣反而給他們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

很多家長想跟孩子好好解釋一下生老病死,但就是受困于沒有适當的辦法。下面舉幾個實例,希望可以給你在和孩子讨論死亡的時候做參考,看看如何避開不好回答的隐患:

01

孩子問:"死是什麼感覺?"

我們一般會回答:"死就像睡着了一樣啊。"

這樣回答,孩子容易把死亡與睡覺聯系起來,有可能會讓孩子産生恐懼,害怕入睡。

好的回答應該是:"人死了以後就感覺不到任何東西了,他們不再呼吸、說話、思考,他們不再活着了。"

02

孩子問:"媽媽,我會很快死去嗎?"

我們一般會回答:"别擔心,小朋友是不會死的。"

雖然這個回答短時間内解決了問題,但是卻并不是真的,而孩子很快會知道真相,這時候你就背叛了他的信任了。

好的回答應該是:"每個人都會經曆出生和死亡,但是直到你很老或者發生嚴重意外的時候才會死。"

03

孩子問:"奶奶是怎麼死的?"

我們一般會回答:"奶奶生病了,然後去醫院治病,最後死了。"

雖然解釋了事情的真實情況,但下次别人或者孩子自己生病去醫院的時候,就會誤認為自己也要死了。

好的回答應該是:"奶奶病的很嚴重,沒有藥可以治得好"、"奶奶身體不再工作了,也治不好了,再也呼吸不了也再吃不下東西。"

04

孩子問:"你和爸爸都會死嗎?"

我們一般會回答:"别擔心,爸爸媽媽永遠會陪着你"

這個回答跟問題2一樣,雖然短時間内解決了問題,但是卻并不是真的,當孩子知道真相後,就不再信任你了。

好的回答應該是:"人們隻有在很老的時候才會死去,爸爸媽媽會活很久很久”。

05

孩子問:"奶奶什麼時候回來?"

我們一般會回答:"她走了,我們再也見不到她了。"

這樣的回答阻止了孩子知道死亡的事實,也改變了孩子對于奶奶的感覺,他心愛的奶奶怎麼能突然走掉抛棄他呢?

好的回答應該是:"奶奶再也不能夠回來看我們了,因為她過世了,我們會非常想念她,但是當我們想她的時候她還活在我們的記憶裡面。"

孩子問:什麼是死亡?

當孩子問“什麼是死亡”時,最好的方法是反問孩子“什麼是活着?”,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可以嘗試舉例的方式來回答,比如:

我活着,我能看見... ...;

我活着,我能呼吸... ...;

我活着,我能跳舞... ... ;

... ...

用這樣的句式來引出,給孩子重複句子的機會,當他們說完所有的“我活着,我能”以後,我們就可以說“那麼當這一切都沒有的時候,那就是死亡了。”

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關于死亡教育的繪本來跟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推薦一些可以跟孩子共讀的繪本,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1.《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這是一本關于生命意義的繪本,這是一隻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的主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到最後,它都不知道是為誰而活了,等到它成為了一隻不屬于誰的野貓,還遇上了心愛的白貓,一切都變了......

教育孩子最崩潰的三種方式(怎樣教育孩子正确理解生離死别)1

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去跟孩子去解釋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愛,還有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對于孩子來說或許隻能是一知半解,但說不定他們會有出乎意料的反應呢。

2.《爺爺變成了幽靈》

去世的爺爺舍不得離開心愛的小艾斯本(小主人公),他成為了幽靈,不斷飄蕩。據說人如果在世上還有事情沒有完成,就會變成幽靈。小艾斯本想爺爺可能是忘記了什麼,于是幫爺爺找,一面找,爺爺一面回憶起他的一生……

在回憶最後,小艾斯本和爺爺好好的道了别,許下了約定,也慢慢接受了爺爺去世的事實。

教育孩子最崩潰的三種方式(怎樣教育孩子正确理解生離死别)2

這本書通過爺爺變成幽靈這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能讓孩子更加淡定的去面對死亡這件事,當孩子對離别的人總是難以忘懷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這本繪本跟他們說,或許愛我們的人都離去了,但是關于他們的回憶都還在,不忘記将會是最好的懷念。

3.《一片葉子落下來》

這本繪本講的是生命輪回的故事,從溫暖的春天到活力滿滿的夏天,再到蕭瑟的秋天,一片葉子會怎麼去迎接冷冽(代表死亡)的冬天呢?

教育孩子最崩潰的三種方式(怎樣教育孩子正确理解生離死别)3

"它知道曾經是生命的一部分"——書裡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書裡的情景能讓孩子更好的代入,讓孩子去了解關于生命輪回的故事,能更好的去接受和理解死亡。建議大家可以通過親子閱讀來向孩子更好的進行傳遞這些内容哦。


記得之前和社群的朋友們曾經有一個讨論:家裡的長輩去世了,如何安撫孩子?

有個媽媽的分享我至今印象深刻,很值得分享出來:

她用了一個蠟筆和繪畫做比喻,讓孩子自然地接受了太婆去世的這個實情。

孩子:太婆去哪裡了?

媽媽:太婆去世了,去跟太公一起了。

孩子:去世了會怎麼樣?

媽媽:你喜歡畫畫,也用過蠟筆,媽媽問你,蠟筆用久了會怎樣?

孩子:變短了。

媽媽:再接着用,會怎樣?

孩子:沒有了,畫不出來了。

媽媽:那你用畫筆畫的畫呢?

孩子:還在家裡。

媽媽:那你每次看到這些用蠟筆畫的畫,開心嗎?

孩子:開心啊。

媽媽:對哦,蠟筆完成了使命,就留下了一幅畫,一段美好的記憶。人呢就像蠟筆一樣,變老之後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親人,但隻要我們好好記住他們,他們就不會消失,就會有記憶留下來。明白嗎?

這個媽媽的故事,不正是《尋夢環遊記》的觀點嗎?生命的終結不是死亡,而是被愛的人遺忘。媽媽的分享讓群裡的小夥伴們都很感動,對孩子的問題沒有馬虎應付,也沒有歪曲事實,而是用孩子聽得懂的形象比喻,幫孩子疏導對死亡的不解和恐懼。

生命教育絕不是隻回答一兩個問題的事情,而是在孩子很長的一段成長時光,我們給予孩子的世界觀雛形和精神滋養。我們可以帶着孩子直面現實,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去向一個美好的、正向的、充滿能量的世界。共勉啊~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衆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于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