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清華大學本碩畢業的張帆有什麼煩惱的話,那一定是單身吧。
1994年2月出生于北京的張帆(化名),在高中的時候就有了讓無數男生羨慕的身高,189cm。18歲考入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電子系,4年後,成為清華大學碩士。
22歲,張帆正在清華讀碩士,在大家都為未來迷茫的時候,他已經确定了未來從事工作的方向--國際标準制定者。
“社會上有一種聲音,指35歲會面臨職場危機。我不知道這個是否合理,但我不會選擇可替代性強的重複性的工作,等到一定年齡,精力跟不上年輕人,或許會面臨危機。做研究,做标準,其實是一直在學習的過程,跟着行業的前沿走,知識包、技能包一直在更新。”20歲出頭的張帆對于人生的選擇,已有了清晰的洞見。
2019年,張帆畢業,加入中興通訊藍劍計劃。“幸運”從來不是這位清華碩士的關鍵詞,“努力”才是。入職三年,他做了很多事。
三年,1095天。
他參與多部書籍撰寫。
向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國際通信标準組織3GPP提交了超過500篇技術文檔,也就是說三年之内,他平均每2天輸出一篇技術文檔,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在這個國際頂尖通信人才組成的組織裡,他擔任過5G移動性管理增強的聯席報告人和諸多子議題負責人。
他是“ITU未來和演進科技期刊”的副主編。ITU全稱為“國際電信聯盟”,是聯合國機構中曆史最長的一個國際組織。
他在歐洲電信标準化協會(ETSI)中擔任智能反射表面工業标準組的副主席。
IEE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IEEE出版的科技文獻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張帆在IEEE通信學會中智能反射表面的特别技術小組擔任标準化總監,以及通信信号處理與計算的技術委員會的标準聯絡官。以主席、組織者、演講嘉賓、主持人、圓桌讨論嘉賓等身份積極參加了諸多IEEE會議。
同時,他是IET量子通信期刊的副主編,而IET(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是歐洲規模最大、全球第二(僅次于IEEE)的國際專業學會。
無數個日夜,他都一心工作。
“我就想把這些真真正正的技術,比如6g前沿之類的研究做好,這個是我比較大的一個願望。”
張帆清醒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如何去做。這些成績背後拼命努力的故事,他很少提。
“其實我剛參加工作時,在标準會議上也出現過窘境,那會覺得特别丢臉。在一個國際會議上,大家就某個議題進行讨論。會議場有好多桌椅,中間是走廊,放一個立式麥克風,有點像卡拉OK那種,誰要發言誰就站到前面去。我穿了件西裝,站在麥克風前發言,其他公司的老代表們頻頻搖頭,竊竊私語質疑我的方案。我特别緊張,站在話筒面前感覺會場裡所有燈光都罩在我身上一樣。毫不誇張的講,汗透過襯衫,把整個西裝外套都打濕了。”
張帆一直知道,自己絕不是幸運者,而是穿着盔甲向前猛沖的勇敢者。
生活中,他不喜社交,愛好文學。那個在國際會議上唇槍舌戰的大男孩平日裡反倒很安靜。現在的他,面臨一個挺難的課題,就是找個女朋友。可那個人,又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