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嶽飛被冤枉四個字後的反應

嶽飛被冤枉四個字後的反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01:07

問題:如何每天都能讀到這樣的曆史故事?

回答:點擊上方“關注”小編頭條号即可!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一首《滿江紅》,将嶽飛抗擊金兵、收複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表露無遺。嶽飛19歲時投軍抗遼。開始了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嶽飛臨走時,嶽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嶽飛被冤枉四個字後的反應(嶽飛背上這個字被讀錯幾百年)1

但事實上,嶽飛背上不是“精忠報國”四個字,而是“盡忠報國”。這是這麼回事呢?

"精"指專一、深入,比如精誠、精忠。"盡"指全部、竭力做到,比如盡心、盡忠。兩字在用詞上都沒有問題,但嶽飛背上的刺字,的确是"盡忠報國"。《宋史(嶽飛傳)》明确記載:桧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可見,曆史上嶽飛背上四個字确實是“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

在那個封建帝制時代,皇帝禦賜的字,當然比嶽母刺上去的字影響力更大。所以就這樣“盡忠”被“精忠”的巨大影響力覆蓋了。以緻于清朝初年錢彩的《說嶽全傳》,都誤用了“精忠報國”。書中錢彩這樣寫道:"(嶽飛)就将衣服脫下半邊,安人取筆,先在嶽飛背上正脊之中寫了'精忠報國'四字,然後将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

由于《說嶽全傳》評傳精彩曲折,流傳甚廣,使嶽母刺字的故事婦孺皆知,也讓錯讀的“精忠報國”深入人心,直到現在,很多影視劇、評書、戲曲中依然如此。

嶽飛被冤枉四個字後的反應(嶽飛背上這個字被讀錯幾百年)2

小編在一些網絡社區,普及嶽飛背上“精忠報國”本來是“盡忠報國”,很多網友反映太意外,根本沒有想到會錯讀。所幸的是,在如今的杭州嶽飛墓前,用的四個字是如假包換的“盡忠報國”。小編認為,無論是盡忠還是精忠,嶽飛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都将永遠被銘刻在民族的精神脊梁上,被銘記在後世無數人心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