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1:02:46

百匠名師--劉國英

每次看到各色各樣的玉雕作品時,都會驚歎于玉雕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豐富無窮的創造力。一塊塊大小不一,奇形怪狀的石頭在他們的巧手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雕,刻镂也;刻,雕镂也,玉石雕刻就是在玉上刻出各種圖形、紋飾等。從某些方面來講,玉雕師雕琢玉和畫家作畫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們以砣為筆,以玉為紙,繪出一幅幅獨具特色、意韻深遠的中國百像,為美玉注入靈魂!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1

劉國英,198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自幼喜愛藝術創作,動手能力特别強,後跟随玉雕工藝美術大師陳國芳老師學習玉石雕刻。從此便愛上了雕刻藝術,2006年創辦老鷹玉雕工作室至今。擅長設計雕刻镂空件,擺件,手把件,仿古件,挂件和牌子等。作品栩栩如生,頗受業界收藏愛好者和市場歡迎。其諸多作品曾獲得各種獎項,深得玉石設計雕刻界專家高度認可!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琢磨璞玉,還和人文的境界,和人的學習和成才相提并論。唐太宗李世明說得更直白:“玉雖有美質,在于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别。”道出了玉雕藝術對玉的重要意義。匠人琢玉,一琢一磨,也大為不易,玉之堅,既堅強,又脆弱,須知輕、重、緩、急,亦要起、承、轉、合,相互呼應。劉國英深知這一點,在創作《自在觀音》的時候,追求一筆一刀都為作品注入靈魂。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3

劉國英作品《自在觀音》在第七屆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上,榮獲2020珠三角工藝美術創作大賽“工美金匠獎”金獎。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4

《自在觀音》取自"水月觀音"。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規,形态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人們于是忘卻了她本來的名字,親切地稱她自在觀音。自在觀音,“自在”二字就完美的诠釋了自在觀音菩薩的造像,即解脫無礙。自在觀音流行于唐末、五代、及宋之間,此時的漢傳佛教在儒學的審美影響下,佛造像一改異域風格,完全跳出了程式化的局限,特别是觀音造像,形态服飾完全漢化,更加符合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和審美傾向。且随着時代的演進與人們審美的升級,原本裝飾繁瑣,姿态端莊嚴肅的觀音形象也開始變化。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5

劉國英的自在觀音姿态出色地突現了觀音流暢的線條和優美的身段,很美!玉質細膩油潤,雕工精湛,線條柔美,觀音菩薩慈祥俊秀,威武端莊,佛光冉冉,衣袂翩然,手持蓮花,意蘊悠悠,仙氣十足,使人望之心安,蓮花盛開,淡雅清新,祥和清靈之氣,禅意無邊,方寸之間,天地無垠,意境超然。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6

細節處非常精緻,端坐的姿态沉穩大方;面部表情自然、五官描繪細膩,額頭寬廣眉頭彎,豐腴的臉上顯露出慈祥安然的表情;雙眼半閉,似看不得衆生疾苦,嘴角微翹,若隐若現的笑意,顯得極其飽滿莊嚴。衣服褶皺清晰可見;隻見它赤着腳丫坐在蓮花上,雖是一幅靜景,但看起來又是那麼的生動、自然。

花自飄零人自在情為何物(自在飛花輕似夢)7

觀自在是一種境界,一種無所礙的境界,達到觀自在的境界,就沒有了分别心的妄執,因為所有的好壞美醜的差别都源于人們自心的分别念想。整個大千世界,芸芸衆生都是自己妄心的勾畫。若是沒有了妄心分别心就會達到色空不二,生佛不二,凡聖無别的觀自在境地。佛雖無相,玉雕師劉國英卻心中有相。他将生活的幽微感受融入無相題材的雕刻,做到“意在刀先,氣韻生動”,因而達到超越現實,物化精神的效果。自在觀音從造型的自在感上表現了佛性,同時又充分的發揮了人性的自由,使得玉雕藝術中的佛教信仰理念進入新境界。自在觀音的姿态,不妨說是“生活禅”或“藝術禅”,提高和淨化了世俗的喜好。

劉國英認為,玉雕不應該再是簡單的複古、尚古、尚雅,應是體現多元化、個性化、人文性、民族化、地域性和時代性的社會節奏,反映現實生命及自然的感召和共鳴,要想做出符合時代風格的玉雕作品,必須從地域文化、生活積累、題材上着手,這是當今玉雕設計者和制作者的使命。希望這位老師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