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很多人都在準備年貨。要買的東西太多了,要花錢的地方也太多了!而茶葉又是過年的必需品,非常重要,所以家裡必須要備着它。
這個時候很多朋友為了省錢就翻找去年的茶葉,在犄角旮旯裡找到。找到後打算用去年的茶葉來充當年貨,這樣就不用買新茶了,省了不少錢。這種想法可真是大錯特錯了,該省錢的時候省錢沒錯,但是大部分茶葉都是有保質期的,并且保質期很短,如果你不注意喝了過期的茶,就得不償失了!
現在,中國的茶葉被劃分為六大類。分别是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下面就圍繞着這六大類茶葉來說說它們的保質期。
綠茶、黃茶:
在這六大茶中,綠茶和黃茶的保質期是最短的。主要原因在于綠茶是加工最少的茶,最大程度保留了天然茶葉的滋味。而黃茶和綠茶相比,隻多了一道“悶黃”的主要工藝。
綠茶是0發酵茶,黃茶是輕微發酵茶。所以它們的保質期很短,一般在一年左右,但即使是一年左右的保質期,對它們的儲存條件也是有要求的,如果你沒有好好儲存,用不了一年就會壞了。
儲存方法:放在冰箱裡保存,或者放在幹燥、陰涼、通風的地方保存,能夠儲存一年左右。
青茶:
青茶又名烏龍茶,它屬于半發酵茶。它的保質期在18個月也就是一年半左右,比綠茶和黃茶稍微久一點。但是它也需要放在冰箱或者幹燥、陰涼、通風的地方保存。
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所以它的保質期比較長,一般可以存放1到3年。但是紅茶對保存的環境也是有要求的。需要選擇一個幹淨、通風好且常溫的地方儲存。不能陽光直射,不然會破壞它的口感,也會加速它的變質。
白茶和黑茶:
白茶和黑茶一般屬于後發酵茶,所以它們是以“老”為好。像糧食酒一樣,越老的口感越好,價值越高。它們基本沒有保質期,但是有一點就是,存放到一定年限後它的價值就會固定了,不會再變得更好了,這一點和酒不一樣。
儲存它們的時候也是有要求的,需要保證儲存地點要清潔、防潮、無異味。
知道了各類茶葉的保質期,大家一定要看看家裡的茶葉是否還能喝。如果超過了保質期的時長,就不要再喝了,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快過年了,看看自己家還缺茶葉嗎,如果缺的話下面的2款茶葉可以試一試,它們價格親民,味道醇香,是行家的必備“口糧茶”,過年用它們招待客人,面子倍兒足!
第一款:鳳鳴毛尖
鳳鳴毛尖是四川的綠茶,說起四川綠茶,可能最出名的就是“竹葉青”了。可是這款綠茶偏偏不願去蹭“竹葉青”的知名度,要自己打造不同品類的綠茶。于是就有了“鳳鳴毛尖”。這款毛尖是蜀地特色,主要特點就是栗香味濃郁。
它的幹茶細直,表面光滑整體比較圓潤,它的幹茶顔色墨綠油亮,看着十分好看。幹茶很清香,将幹茶拿在手中,不用湊近一股新鮮的清香味就撲面而來,聞過幹茶之後就很想泡一杯來喝。
茶湯香氣更足,被熱水激發出的香味是濃濃的栗香味,這個是川地毛尖的特點。茶湯的顔色清澈見底,茶葉在杯中鮮活生動,不僅好聞還好看。嘗一口,栗香充斥整個口腔,令人滿足。湯水在口中,生津十分明顯。茶湯咽下,立即回甘。
第二款:霍山黃大茶
這款茶屬于黃茶,又名皖西黃大茶,這個名字将它的産地說了出來。沒錯!是安徽的茶。茶葉原料生長在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那裡環境好,在大山裡,基本無污染。除此之外,黃茶獨特的悶黃工藝,讓茶味有悶黃的特殊熟香。
幹茶茶條肥厚寬大,都說黃大茶茶樹的葉子“葉大能包鹽”,它的葉杆也很長,也有“杆長能撐船”的說法。幹茶茶條烏黑夾雜着淡黃色,淡淡焦香。泡開後湯色金黃明亮,味道焦香四溢,喝着滋味濃厚醇和。
寫在最後茶葉幾乎成了現代家庭的居家必備品,但是茶葉的種類很多。但由于不同的茶葉加工工藝也不同,導緻了不同的茶葉保質期也不同。有些茶葉是越陳越好喝,而有些茶葉則保質期較短,過了保質期,其茶性就會改變,口感變差甚至是變質不能飲用。因此大家要根據文中所分享的知識,不同的茶葉不同對待,方能喝到健康好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