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看懂熱力膨脹閥

如何看懂熱力膨脹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19:21:34

什麼是熱力膨脹閥

熱力膨脹閥是制冷系統的重要自控元件,一般安裝于儲液筒和蒸發器之間。利用氣箱頭(感溫包)的溫度變化作為信号,調節閥開度,改變制冷劑流量,使中溫高壓的制冷劑通過其節流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汽,然後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達到制冷效果

如何看懂熱力膨脹閥(熱力膨脹閥使用與調整方法)1

制冷系統不一定用熱力膨脹閥作節流元件可以采用毛細管節流短管(CCOT)作為節流元件,成本低,可靠性好;

可以采用電子膨脹閥,使控制更精确,由于要采用傳感器、控制線路闆、帶步進電機的執行機構,使制造複雜,成本提高。

如何看懂熱力膨脹閥(熱力膨脹閥使用與調整方法)2

與膨脹閥有關的幾個概念

過熱度:在系統中是指蒸發溫度和蒸發器出口溫度的溫度差。對膨脹閥是指感溫包溫度和膜片下方壓力對應的溫度差,總過熱度也稱過熱度範圍,靜裝配過熱度也稱靜止過熱度,是指剛剛使閥開啟的過熱度,梯度過熱度也稱過熱度變化,是指閥從開啟到達到額定容量的開度所需的過熱度,總過熱度=靜裝配過熱度 梯度過熱度;

靜裝配過熱度調節範圍:靜裝配過熱度在一定範圍内是可調節的,對一般膨脹閥為5-8℃,對汽車空調膨脹閥約為1-10 ℃

• 蒸發器的面積不是100%被利用的,總是有一部分處于過熱狀态;

• 正常情況下,離開蒸發器的氣體是過熱氣體;

• 蒸發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存在阻力損失,有一定的壓差;

進入膨脹閥的制冷劑液體溫度與冷凝溫度不一樣,有一定的溫度降,稱之為過冷度。

膨脹閥在制冷系統中的作用

如何看懂熱力膨脹閥(熱力膨脹閥使用與調整方法)3

① 節流降壓

将冷凝器冷凝後的高溫高壓制冷劑節流降壓,成為容易蒸發的低溫低壓的汽液混合物,進入蒸發器蒸發,吸收外界熱量;

② 調節流量

根據感溫包或氣箱頭得到的溫度信号,膨脹閥能自動調節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流量,以适應制冷負荷不斷變化的需要。

③ 保持一定過熱度、防止液擊和異常過熱

膨脹閥通過流量的調節使蒸發器具有一定的過熱度,保證蒸發器總容積的有效利用,避免液态制冷劑進入壓縮機引起液擊;同時又能控制過熱度在一定範圍,防止異常過熱現象的發

熱力膨脹閥安裝得正确與否,也會影響制冷裝置的工作好壞。安裝前應檢查膨脹閥是否完好,特别是感溫機構部分。因為在感溫機構内,充有氟利昂或其它工質,如有洩漏,則彈簧力使閥孔關閉,膨脹閱就無法工作。熱力膨脹閥的安裝位置,必須在靠近蒸發器的地方,閥體應垂直放置,不能傾斜或颠倒安裝。在安裝時,應注意使感溫機構内的液體,始終保持在感溫包内。因此感溫包應比閥裝得低一些。

由于熱力膨脹閥是靠感溫包感受到的溫度進行工作的,因此感溫包的安裝,對其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感溫包安裝在蒸發器出口一段回氣管上,一般應遠離壓縮機吸氣口1.5m以上,并盡可能裝在水平管段部分。但要特别注意,感溫包絕不能置于有積液的地方。

若蒸發器出口帶有氣液熱交換器時,一般是将感溫包裝在蒸發器出口處,即熱交換器之前。也有将感溫包裝在氣液熱交換器後面的回氣管上,但隻有在高溫的液态制冷劑提供的熱量,足以使制冷劑全部蒸發,并使氣态制冷劑過熱時,才允許這樣安裝。而且在這種情況下,熱力膨脹閥要調整到相當高的工作過熱度(不低于12~20℃),以保證氟利昂從油中蒸發并分離出來。

感溫包的安裝方法,通常是将其置于蒸發器回氣管上,使感溫包緊貼管壁包紮緊密,接觸處應将氧化皮清除幹淨j露出金屬管道本色,必要時可塗一層鉛漆作保護層,以防生鏽。當回氣管直徑小于25mm時,感溫包可以紮在圓氣管的頂部.當回氣管直徑大子25mm時,感溫包可紮在回氣管的下側45°處,以防管子底部積油等因素,影響感溫包正确感溫。

熱力膨脹閥的調試,必須在制冷裝置正常運轉狀态下進行。若蒸發器出口處沒有溫度計,可利用壓縮機的吸氣壓力,作為蒸發器内’的飽和壓力來校核過熱度。不過由于吸氣管的壓力降,使算得的過熱度,有高于實際過熱度的誤差。調整中如果感到過熱度太小,即流量太大,則可把調節杆按順時針方向轉動半圈或一圈(即增大彈簧力,減小閥開度),使流量減小,反之若感到過熱度太大,即供液量不足,則可把調節杆朝反方向轉動,使流量增大。整個調節過程要細心,調節杆螺絲轉動的圈數一次不宜過多(诃節杆螺絲轉動一圈,過熱度大約改變1~2 0℃)。耐心地經過多次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

對熱力膨脹閥,除根據測量儀表進行調節外,還可按經驗方法進行調節。即轉動調節杆螺絲,改變閥的開度,使蒸發器的回氣管外剛能結霜或結露。對于蒸發溫度低于0℃的制冷裝置,若挂霜後甩手摸,有一種将手粘住的陰涼感覺,表明此時熱力膨脹閥的開度适宜.對于蒸發溫度在0℃以上的空調用制冷裝置,則可視結露情況判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