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 Fxq19910504
文字是孕育文化的搖籃。在考古學上,我們常常把城市、青銅器和文字作為文明的标志。時至今日,恐怕也隻有中國人能夠讀懂數千年前那些栩栩如生的文字圖案了。值此世界語創立135周年紀念日即将來臨之際,我們來聊聊人們對語言文字的重視程度。
不得不說,語言文字二者獨立發展又互有交叉。
摩崖石刻 圖源百度圖片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象形文字,看到什麼就畫什麼,是古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智慧結晶。人們有感于造字的神奇與神聖,奉倉颉為神,更有“天雨粟,鬼夜哭”的傳說。從距今七八千年的賈湖刻符到成熟的甲骨文,人們在發現龜背和牛肩胛骨可以用作穩定的書寫材料後在上面留下了諸多占蔔的内容。中間的曆史一直處于斷層之中,還等後世有識之士發掘。
後來,為了長久的保存祖先的榮耀或者當時的大事,周人決定把它們鑄在家裡的鍋碗瓢盆上,還因其鑄造方法産生了模範一詞。分封制後,天下諸侯國各自衍生文字,戰國文字異彩紛呈。直至秦王掃六合,方才有了“車同軌,書同文”的規定。統一使用的文字,自然也就是改良後的小篆了——作為官方指定字體,這小篆字體本身恐怕是不具有著作權的。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語言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古代,中原人一直以正統自居(事實上幾乎每個民族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因此,中原的音韻也一直被奉為圭臬。《孟子·滕文公上》中“南蠻鴂舌之人”便是孟子對楚國人滿滿地嘲笑。哪怕秦皇在“六王畢,四海一”後,也不過隻在文字上達成一統,不同地區的人們還是保留了自己的說話習慣,“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可并不是那麼容易克服的。漢代前後出現了《爾雅》和《方言》兩本辭典,前者相當于當時的普通話,而後者則是對各地俚語的彙編——這不就是《著作權法》中典型的彙編作品嘛!當然,也不能因此而忽略辭典本身也是文字作品這一事實。
圖源Pixabay @minshee93
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隸書原本是篆書的簡寫,因為繁瑣的公文寫作由不得人們一筆一劃完整地寫個篆字。嘗到了隸書的甜頭,人們又在思考,有沒有更簡化的字體呢?于是,草書形成了。當然了,在正式的場合,人們還是會選擇楷書,畢竟工整是辨認的最好助力。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改變了原有的語言格局,漢語與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尤其是鮮卑語産生了大量的交融。例如,以“爺”代指父親便是鮮卑族“首創”,後在民族融合中帶入了中原。《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中的“阿爺”和“爺”,便都是父親的含義。根據“思想——表達二分法”,“阿爺”和“爺”代表父親,屬于思想範疇,不具有版權;但《木蘭詩》整體還是構成文字作品的哦。
王羲之《蘭亭集序》
提到魏晉,就不得不說說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王羲之所創作的那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無論是其文章内容,還是其書法,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有傳聞說,這僅隻是王羲之在酒會上的即興創作——這即興創作便有如此高的水準,書聖強者,竟恐怖如斯!當然,有時就是講求機遇。事後,王羲之發現《蘭亭集序》中有幾處筆誤,但謄寫多遍後仍難找尋當時的意境。無奈之下,隻得在原作上進行修改。《顧律話知産·著作權系列》用此案例來介紹修改權,但也不能忘記,以今天的視角來看,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從文章内容來看,似是文字作品;而從書法角度來看,又滿足美術作品中書法作品的規定。
《著作權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内具有獨創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
(四)美術、建築作品;
…………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第四條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下列作品的含義:
(一)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
(八)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
圖源Pixabay @Alice-wang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過四百年亂世浩劫,中華文明仍未斷絕,正是因為有這文字的傳承。唐代,楷書的地位超然,形成了一套新的文字規範。宋代自從印刷術改進之後,文學作品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各種書家的字體都被運用在雕版上,就連皇帝也不能免俗,宋徽宗的瘦金體也得到了民間的熱捧。
文學創作因語言文字而生,語言文字也因文學創作而繁榮。唐詩、宋詞除了本身的意境外,還要求合轍押韻。由此,也促使了韻書(隻标注讀音的字典)的出現。隋代陸法言所著的《切韻》,在唐初被定為官韻;後宋人修了《廣韻》和《集韻》,可以說是《切韻》的2.0版本;3.0版本的《平水韻》則誕生于南宋末年。後來,蒙古人一統中原,改變了很多口音,為了便于創作戲曲,元代周德清又根據當時的口音作出了《中原音韻》。詩歌藝術也随着語言的變革而産生變化。
與漢人統治的明朝不同,清初時期大多數滿人的漢語能力極為有限,為免耽誤朝事,便設立了啟心郎一職,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翻譯。連那北大學神韋東奕,都自嘲“英語不好”,這外語,可真是不好學。
圖源Pixabay @olilynch
既然外語不好學,為何不“消滅”外語?1887年7月26日,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發明創立了一種被稱為“世界語”的語言。他期待這門語言能夠幫助人們跨越語言、膚色、種族、地域等界限,用同一個身份——世界公民來平等、友好地相處。但正如都德《最後一課》中寫道:“他(哈邁爾)說這(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也是最清楚的,最健康的語言”,語言文字作為一個民族之本源,又怎能被輕易替代?所以,世界語也清楚自己作為國際輔助語言的定位,并沒有取代任何民族語的想法。不得不說,作為一種國際輔助語言,世界語在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和人類社會進步等方面也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語言、文字,前者使得人與人之間能夠順暢地交流;後者則讓人們能夠跨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文學的出現和私有權利意識的加強,也促使“版權”“著作權”等概念的出現。曆時四月、經曆三輪修訂,顧律話知産團隊形成的二十餘萬字的《顧律話知産·著作權系列文章合輯》也即将發布!盛夏七月,關注顧律話知産,鎖定《顧律話知産·著作權系列文章合輯》發布的最新消息!
圖文:翩若驚鴻、谷雨清風
校閱:仰角傳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