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0:37:41

李清照隐藏的太深。

世人眼裡,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是閑居閨中的大家閨秀。她結婚時,輕聲吟唱:“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第一次與丈夫趙明誠見面實在太害羞,跟受驚的兔子一樣,金钗也掉了,襪子也忘了。等跑開後,卻忍不住依靠房門回頭看,人看沒看到不知道,倒是又聞到了一陣青梅的花香。

這首李清照新婚之夜所作的《點绛唇·蹴罷秋千》,活生生把一個嬌羞小女子的形象給描繪了出來。

也正是這首詞,讓很多人誤會了李清照。這些誤會李清照是小女子的人,我時常在想,是不是還沒有結婚,不懂女子情窦初開與結婚之後的天壤之别。或者說,他們根本沒看清曆史賦予李清照的人設。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1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拿的是又酷又飒的大女主劇本,可不是什麼嬌滴滴的小女人。

她的驕傲,她的勇氣,她的才情,以及她的堅持,似乎是與生俱來。以至于我們無法準确概括她,隻能用“才女”這兩個單薄的詞來形容她。

她的粉絲不再隻滿足于喊她易安居士,而是親切得稱呼為“易安大人”。她曾怼遍北宋詞壇,曾一首詩氣倒老公,粉絲們又給她取了個“李怼怼”的外号。

有人說,唐朝最狂者為李白,那麼宋朝最狂者,當屬李清照。

在她溫婉雅緻的詞與面容下,是一顆不遜于七尺男兒的豪邁之心。

01

李清照的豪邁之心得來不易。

北宋時期雖是文壇盛世,中國文化在此臻至巅峰,但其實對于女性來說,算不上一件好事。朱程理學的出現,再加上儒家地位的更進一步提高,女性地位較之唐朝其實是有所降低的。

女兒之身,天生就該待嫁閨中,相夫教子,成為男性的附庸。

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李清照埋首家中藏書,不僅讀出了滿腹經綸,還讀出了一腔心頭熱血,實在是難能可貴。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2

安史之亂

17歲那年,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寫了一首《讀中興頌碑》,憑吊唐朝安史之亂的英雄。

“金戈鐵馬從西來,郭公凜凜英雄才。”

郭子儀固然是英雄之姿,但我們易安大人亦縱橫睥睨。

她看了這首詩後,寫出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總結分析安史之亂的原因并借古喻今,頓時轟動整個文壇。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3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兩首

她的和詩與張耒的原詩差距,在于立意。

就像我們看安史之亂的古裝電視劇一樣,一般會發出“哦,郭子儀真帥”“啊,安祿山真醜”“楊貴妃好美”這類的感歎。

而她則不一樣,她要分析安史之亂失敗的原因,還要關心家國社稷,勸誡當朝諸公和官家。

“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這份覺悟,不是那個朝代女子能有的覺悟。

難怪南宋的周煇認為,這兩首和詩能從婦人手裡寫出來,不是思慮深遠到極緻的人幹不了這事。

李清照的豪邁,從一開始就隐藏在柔弱的身體之中。隻不過限于封建禮教,不得破封而出。在爹爹面前,她依舊是乖乖的小女子,而非易安大人。

直到一年後,她嫁給了趙明誠。

02

趙明誠在前十幾年的婚姻生活中,按宋代的标準來看,無疑是個好丈夫。

他跟李清照琴瑟和弦,舉案齊眉,後兩人因家庭變故,搬去青州,度過了很長的一段快樂時光。這段時光裡,已嫁為人婦的李清照漸漸暴露了本性。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4

李清照與趙明誠

文人多愛酒,李清照也不例外。

這一點,她就完全比不上前輩李白了。據不完全統計,李白詩題中出現酒或與酒有關的如“酌”“飲”“醉”之類的大作有50餘篇,而内容中出現“酒”“醉”之類的有240多篇。

而在李清照的詞集《漱玉詞》中,“酒”字出現了19次,“醉”字出現了11次。

當然,一般人哪喝得過酒中仙李白,尤其李白最愛寫詩吹牛自己喝酒多麼多麼厲害。實際上,就李清照這個愛酒程度而言,在古代女子中也算得上一騎絕塵了。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5

愛喝酒的李清照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别是閑滋味。”

喝了點扶頭酒,醉醺醺得更好作詩,好不容易趁着這股酒勁做了一首好詩,感覺特别滿足。

這種感覺其實我們普通人也有,與兩三好友喝酒談心,高興處縱酒高歌。嘿,别說,連《青藏高原》都可以唱上去。

除了愛喝酒,她還愛“賭博”。

這個“賭博”非是賭骰子牌九,而是比拼智力。

宋朝之時,流行一種“打馬”的棋類遊戲。“馬”,便是對棋子的稱呼。這種棋的玩法跟飛行棋差不多,玩家可以是兩人或者多人,每人都有多枚棋子,大家擲骰子行棋,按骰子的點數走,全部棋子最先走到終點者為勝。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6

古代女子正在玩“打馬”

因為她本人智力高,而且愛玩,所以特别喜歡這個遊戲。不僅如此,因為與人玩勝的太多,有點獨孤求敗,高處不勝寒的意思,她不再僅限于跟人玩,更開始研究其規則來。

她寫了一本遊戲攻略,名曰《打馬圖經》,還在之前三種遊戲玩法之上,自創一種易安馬遊戲玩法,成功完成了從玩家到遊戲設計師的華麗轉型。

不過我想,這時候估計沒人願意跟她一起快樂的玩耍“打馬”了。

明朝有個她的路人粉,叫趙世傑。聽說了李清照的驚人事迹,有感于我國“博戲”源遠流長,受衆面廣,連“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都樂于其中。

于是,他給李清照安了個“博家之祖”的名頭,使她成為我國古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賭神。

李清照與趙明誠在青州度過了這輩子最開心的一段時光。她在閑暇之餘,還全力輔佐丈夫研究金石之學,兩人合著了《金石錄》。

然而,和美日月總有過去的一天,災難在等着他兩和整個宋王朝。

03

公元1127年,李清照43歲。

金人大舉入侵,宋徽宗、欽宗父子被俘,史稱“靖康之恥”。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7

靖康之恥

李清照居住的青州,也将被金人所占據。因為趙明誠母親恰巧在之前去世,趙明誠隻帶了幾件衣物就南下奔喪。

李清照沒有辦法,一人孤身上路,因為舍不得自己與趙明誠的心血,竟足足押運了15車書籍器物。千裡之徒,即便雇了幫手,李清照作為主人,依舊肩負了很大的重擔。

她一介弱女子,危難時依舊鎮定自若,在戰亂時奇迹般地把15車書籍器物都運送到了建康。後來,李清照回憶這次旅途,隻輕描淡寫記下了20個字:“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8

古代架馬車出行

可惜的是,趙明誠與她形成了鮮明對比。

趙明誠任建康知府期間,做了一件丢人丢到了一千年以後的事。

當時,建康城裡發生了一場小小的兵變,趙明誠竟然趁着夜色從城牆上系根繩子跑了。全城的百姓,和家中的妻子,他一個都沒要。

最關鍵的是,史書記載,這場兵變趙明誠的下屬早有察覺,還提前告訴了趙明誠。隻不過趙明誠沒在意,後來聽見城中騷動才想起,結果就是一個人撒腿就跑。令人尴尬的是,這場兵變因為下屬早有準備,很快就被鎮壓。

你說,趙明誠尴尬不?如果尴尬有10分,我願意給趙明誠打11分。

因為這件事,李清照徹底認清了枕邊人,心有芥蒂,兩人再也不回去以前。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9

烏江自刎的霸王

後來,兩人途徑霸王自刎之處烏江。李清照一時沒忍住怼人本性,就當場做了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此時本來就被世人唾罵,為周圍人所輕,再聽見自己的妻子是如此态度,拐着彎譏諷自己。因此積郁成疾,沒多久就染病身亡。

趙明誠沒有想到,一向愛怼人的李清照,會把矛頭對準自己。他也想不到,以李清照的怼人功力,自己根本招架不住。

或許彌留之際,他回憶起李清照當時怼北宋詞壇的英姿,會有稍許安慰。

04

說李清照狂,全是因為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名叫《詞論》。某度上說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關于詞的專論文章”,不過在我看來,更像是彰顯她桀骜不羁一面的“噴子”之作。

這篇文章,她一共點名了當時的20位名家的詞作,挨個點評,指出不足。

其中我們較為熟悉的有唐宋八大家裡的歐陽修、蘇轼、王安石、曾鞏,還有奉旨填詞柳三變,鵲橋仙秦觀,婉約派代表人物晏殊等等大咖。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10

唐宋八大家背誦天團

這些人,基本就是我們九年義務教育裡的背誦天團成員。文學成就之高,毋庸多言。

李清照卻毫不畏懼,犀利點評張口就來。

“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

晏殊、歐陽修、蘇轼那是學究天人,厲害厲害。然而做起詞來,音律都不協調,隻能算是長短不一的詩罷了。

“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劉永寫得好,寫得妙,人人都誇,曲也是真真極好的,就是詞太媚俗,落于塵下。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

王安石和曾鞏文章做得好啊,有西漢之風,隻不過詞就算了,看來人估計要被吓趴下。

當時的文人認為她“多有妄評諸公”,如今有的文人如李長之則認為她"狹小與尖刻","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虛"。

但更多的學者,則認為李清照的《詞論》有理有據。這篇文章強調了詞與詩的分野,強調了音律,強調了詞配合詞牌所對應的曲調演唱的重要性,全篇并不是空說玄談,也不是發洩情緒。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11

缪钺

著名詞學家缪钺就公允地評價道:“此非好為大言,以自矜重,蓋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見地,故掎摭利病,不假稍借,雖生諸人之後,不肯模拟任何一家。”

隻是因為李清照想自成一家,故以自己的标準做此評論,于是因标準的不同而作《詞論》。

其實要我說,無論李清照出于什麼想法,什麼目的做了這篇文章,但就這表現出來的反抗權威,桀骜不羁的性格,就讓人目眩神迷。

遙想千年之前的宋朝,就有如此奇女子,豈不幸哉?

05

可能是時代不容這個奇女子繼續潇灑下去,李清照的後半生過得尤為凄苦。這時候,她再也沒有年輕時的灑脫,幽怨之情溢于詞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

國破家亡,孤身一人,自然免不了憂郁哀愁。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12

憂愁哀傷的李清照

但她的那口與生俱來的氣還在。這口氣,是那個時代女子普遍不曾擁有的傲氣,是自立自強的骨氣,是不曾改變的志氣,更是敢于與世俗禮教做鬥争的勇氣。

第二任丈夫張汝舟貪贓枉法,騙财又騙色,還要家暴。李清照奮起反抗,拼着坐兩年牢,也要告發他。後來,張汝舟去職流放,兩人終于離婚成功。李清照因為其才華和氣節,得朝中高官相助,隻在牢中待了9天。

(宋朝妻子告丈夫,無論什麼原因,都要坐牢兩年。由此可見,宋朝女子地位并不高。)

再後來,李清照始終是孤孤單單一個人。但她也并未完全消沉,她在整理趙明誠的《金石錄》之餘,依舊不忘關心國家大事。

南宋派軍委委員韓肖胄和工部部長胡松年出使金朝,她還特意寫詩相贈。

“欲将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哎,姑娘,除非宋朝男人死完了,不然又何須你一介弱女子去血濺山河。

再後來,史書記載中的李清照事迹變少,沉寂江湖。世人隻知道她去過金華八詠樓,感歎“江山留與後人愁”;隻知道她在60歲那年把自己與趙明誠的心血之作《金石錄》獻給朝廷。

李清照的灑脫性格(誰說我是婉約派)13

曆史絕唱李清照

她最後在曆史上留下的蹤影,是在1155年。

73歲的她風華已不再,兩鬓斑白,鶴顔橘皮,隻剩時光長河沖刷過後,沉澱在内裡的恬靜氣質。當時有一個朋友經常帶女兒來看她,李清照覺得這小女孩聰明伶俐,是個好苗子,準備把畢生所學都傳授與她。

誰知,小女孩以“女子無才便是德”謝絕了李清照。李清照一時啞口無言,終知世間如她這般的女子,唯有一人。

再後來,李清照孤身一人離開這個世界,成為絕唱。

結語

李清照,以其鐘靈毓秀的才華,特立獨行的作為,化為中國曆史上最靓麗的一抹顔色。她慷慨激昂、她灑脫不羁、她嬌羞可愛、她幽怨愁哀,她永遠是那個獨一無二的李清照。

千年難遇的易安大人,走好。

文/葉子聽禅

圖/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