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

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3 11:38:12

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一、“兩個最早”的著作—《學記》和《大教學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1

教育學發展史中的人物及相關理論速記

一、“兩個最早”的著作—《學記》和《大教學論》

《學記》:人類曆史上最早出現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重要思想:

1.教學相長也——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

2.啟發式教學思想

時觀而弗語——教師要對學生要經常檢查指點,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

道而弗牽——引導學生,而不是硬拖着學生走;

強而弗抑——策勵學生,而不是強迫推動學生走;

開而弗達——啟發學生,而不是代替學生達成結論。

   3.循序漸進原則

學不躐等——因為知識有深淺,學習有先後,必須循序漸進,不能超級越等。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教學循序漸進,不超越學生的年齡特征,叫作順應自然。

   4.課内外相結合進行學習

時教必有正業,——按照一定的時間或季節進行正課的教學;

退息必有居學——休息的時候也必須有各種課外作業。

    5.關鍵期

時過然後學, 則勤苦而難成——如果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以後,才去學習,那麼,學起來就會勞苦不堪,也難有成效。

6.個别差異和因材施教

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發揚其優點,克服其缺點。

7. 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衆,養成良好的風俗習慣,就必須通過學校教育才行;

建國軍民,教學為先——統治人民,要把教育作為首要任務。

《大教學論》: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作者為捷克的教育學家誇美紐斯,主要内容:

1.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2.主張建立适應學生年齡特征的學校教育制度。

3.論證了班級授課制度。

4.“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知識教給全部人類的藝術。

5.提出了教學的便利性、徹底性、簡明性與迅捷性的原則。

6.高度地評價了教師的職業,強調了教師的作用。

二、中國古代教育中的“三子”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

1.有教無類——教育公平;

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式教學;

3.溫故而知新——學習遷移;

4.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遺傳與後天學習的作用

孟子:

首次将“教”、“育”兩個字結合起來使用——《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母三遷——環境對人的影響。

荀子:

學不可以已——學習的社會化、終身化。

三、史上最強悍的師徒三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裡士多德的老師。

蘇格拉底:産婆術(助産術)、問答法;

柏拉圖:代表作《理想國》;

亞裡士多德:教育思想體現于其著作《政治學》中。《論靈魂》中靈魂的三個組成部分:營養的靈魂、感覺的靈魂和理性的靈魂。為教育必須包括體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論上的依據。

四、兩個對立——傳統教育學派與現代教育學派

赫爾巴特:“傳統教育之父”,代表作《普通教育學》标志着教育學已開始成為一門

獨立的學科。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提出了傳統教育的三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學法:明了、聯想、系統、方法。

杜威:“現代教育之父”, 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

代表作品。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學生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從做中學”。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俺要考教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