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烏龍江畔的沙灘公園為園區内的三十多種喬木挂上100多面“植物二維碼”标識牌,後續還将為灌木、地被植物标明“身份”,讓園區内的花草樹木皆可掃碼閱讀,為福州市民的心中埋下一顆親近自然的種子。“植物二維碼”标識牌的挂牌工作随後還将在其他市屬公園進行。
記者在沙灘公園看到,公園的工作人員用麻繩将美麗異木棉的“植物二維碼”标識牌系在約一人高的地方。“使用麻繩挂牌是考慮到随着植物生長樹幹會加粗,而麻繩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來自烏龍江公園管理處園容科的施乃夫告訴記者, 挂在一人高的地方則方便市民随時掃碼。
遊客陳女士拿起手機對準樹葉形狀的“植物二維碼”輕輕一掃,頁面立刻跳轉至“植物智”的相應頁面,她了解到美麗異木棉屬于落葉喬木,即使同一植株也可能黃花、白花、黑斑花并存,花期以冬季為盛,鍊接内還呈現了美麗異木棉花、葉的照片。“以前逛公園總是好奇路邊種的是什麼樹,現在掃碼就知道了,還能增長植物知識。”陳女士說。
美麗異木棉之外,蒲葵、水杉、秋楓等公園常見樹種也都擁有了自己的“植物二維碼”。而包括翠蘆莉在内的灌木、地被等物種由于修剪力度較大、生長速度也迅速,挂牌形式也因此區别于喬木。據了解,沙灘公園将把“植物二維碼”制作成插牌的形式呈現給市民遊客。
“沙灘公園連同烏龍江濕地公園共有植物74個科,223個種,植物種類豐富,具有代表性。同時沙灘公園的客流量較大,是親子協同出遊的一大選擇。”施乃夫說。
二維碼園林植物識别系統是市園林中心打造“智慧園林”的内容之一,前期市園林中心專門請了勘測部門,采用相關掃描技術進行移動采集,在摸清市屬公園花草樹木“家底”的同時,把公園的植物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二維碼園林植物識别系統豐富了城市公園植物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培養市民親近自然、了解植物的習慣,通過‘識綠’進而自覺愛綠、護綠。”市園林中心公園處相關負責人莊炬偉說。
來源:福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