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目标還有 3.8斤,距離截止日期還有 30天,這是我第二次減肥成功,上一次是 2020 年初開始,我用 5個月時間從 198 斤減到 157 斤,現在回想起來,後來沒有保持住的原因可能是我當時并沒有一個明确的目标,要瘦到多少斤,隻是想:嗯,我終于瘦了。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隻是我當時還不知道,叫作道德許可效應,我在後面會詳細談到,因為非常重要。
瘦身的方法千千萬,就怕你選擇胖。
接下來進入正題。
我如何看待減肥這件事?減肥難嗎?很難,但不是靠意志力。減肥簡單嗎?不難。在我看來,這件事越簡單越好,如果你把它變得非常複雜,那麼你成功的概率一定是低的,比如,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每餐吃什麼都要計算一下卡路裡,減肥已經不容易了,還要加上數學嗎?
對我來說減肥就是一個公式:輸入(吸收)<輸出(消耗)=減重=瘦
關于輸入,也就是吃我的理念非常簡單,一句話,我吃了一斤東西,絕對不會漲兩斤,即使我吃的是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所以,我每天稱體重的時候,今天比昨天重了,那今天就少吃幾兩,絕不關心吃的熱量高不高,因為那樣太影響生活了,減肥不是目的,更好的生活才是。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反駁我,我自己也清楚這很不科學,但是,我就是這樣做的,整個減肥期間,火鍋、蛋糕、可樂我都沒有絕對禁止,而且我經常自己炸花生米吃。
你想吃 5 次或 10 次的時候吃一次,影響不會很大,反而讓你覺得更有動力。
當然你也别一頓吃到走不動路。
關于輸出,也就是消耗消耗包括自然消耗和運動消耗
自然消耗也就是基礎代謝,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就是因為基礎代謝好,但是正常情況下基礎代謝會随着年齡的增加而減少,也因為有基礎代謝的存在,節食确實會讓體重變輕,但是停止節食後很快就會漲回來,這部分我們很難控制,也不利于健康。
運動消耗就是我們每天所有活動的消耗,包括吃飯、說話、走路甚至是微笑,這些消耗每天基本恒定,所以我們想減肥,就要增加額外的運動消耗。
有氧運動更利于減脂,無氧運動更利于增肌,而增肌可以促進基礎代謝,但是呢,本人隻對減脂感興趣,對增肌現階段毫無興趣,所以,輸出對我來說就等于有氧運動。
我的運動理念:運動一分鐘就消耗一分鐘的熱量,不存在一定要運動半小時以上,但是運動時間控制在 30-45 分鐘更佳。
運動過程中盡量讓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80% 左右,據說這樣會讓燃脂更高效,本人沒有研究,隻是聽話照做,畢竟隻是偶爾看看手表上的心率就可以了,慢了就加快運動,快了就聽停下休息 30s。
最大心率計算公式:220 - 你的年齡
我的運動方式:跳繩,之所以選擇跳繩,是因為疫情在家期間,這是最簡單的運動方式,也是最容易堅持的。
一個跳繩,一雙運動鞋,1 平方米的場地就夠了。
越簡單越容易堅持。
本人兩次減肥具體方法如下:
- 第一次:隻跳繩,有繩子的,運動前先拉伸,活動關節,避免受傷。跳 200 下休息 30-60s,每天大概 25 分鐘時間,3 天或者 2 天休息一天,持續150 天,減重 40 斤。特别強調一下,每天運動完以後一定要拉伸小腿,如果你不想小腿變粗的話。-->
- 第二次:跳繩結合燃脂動作,無繩跳。準備活動,簡單拉伸,然後和兒子(非常熱衷于跳躍運動)一起做一遍第八套廣播體操;正式開始,跳繩100 下-->開合跳 30 次-->跳繩 100 下-->同側提膝 30 個-->跳繩 100 下-->胯下擊掌 30 個-->跳繩 100 下-->後踢腿 30 個。此循環做四次,時間大概是 20 分鐘,然後我會繼續跳繩 10-15 分鐘,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維持心率,這樣脂肪還會繼續燃燒,也就有更好的減肥效果;最後,一定要拉伸,一定要拉伸,一定要拉伸。
是不是非常簡單?但這裡面還是有一些細節我要特别強調一下,比如你平時的運動基礎是 0,那麼剛開始可能會很吃力,所以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循序漸進,第一周可以先做2組,适應了在逐漸增加,當然,在你跳了一個月以後,你覺得完全不費力了,也要适當增加運動量,比如每回合跳繩 100 個變成120 個,燃脂動作每組從 30 次增加到 32 次。
制定目标時候也有一個小技巧,比如你想每天運動 30 分鐘,那你制定目标的時候就把目标設定為 35 分鐘,這樣在你偶爾狀态不好的時候,你可以少運動 5 分鐘,但是實際上你仍舊完成了目标。
從本質上說,運動也是一種刻意練習,就是讓自己突破舒适區,不斷适度的挑戰,處于痛苦的邊緣,一句話,多消耗一卡的熱量,距離瘦就更近一步。
減肥過程中的那些阻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曆?
- 健身房裡辛辛苦苦跑完五公裡,出來後決定獎勵自己一頓火鍋
- 堅持了五天的減肥餐之後,決定要好好吃頓烤肉慰勞一下自己
- 堅持跳繩半月了,午後點一杯奶茶
- 今天比昨天輕了2兩,休息一天
- ……
如果有的話,恭喜你,你可以繼續往下看了,而且一定要看。
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道德許可效應”,指當自己對某事有一個明确的道德标準之後,在做出與這項道德标準相關的行為和判斷時,反而更傾向于違背這項道德标準的行為。
運用到減肥這件事上來說就是:當你做了一些所謂的“好的”和努力的事情之後,你就會更容易做出一些“壞的”,破壞你努力的事。
你堅持的那些良好行為,會蒙蔽你!
人類是很容易被自己的良好行為或正義言行所蒙蔽,做出錯誤的選擇和行為的。
有研究者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研究對象分為兩組,給予安慰劑藥丸。實驗組被告知藥丸是複合維生素(對身體健康有利),而控制組則被告知藥丸無任何有效成分。
結果表明:控制組的被試(也就是被告知藥丸是維生素的那組),更願意從事“享樂活動”,例如吸煙、喝酒、不做運動等。
而且,當被試獲取的複合維生素越多,他們會覺得更健康,鍛煉的幾率就越低。
看完這個實驗有沒有想到自己?
敷最貴的面膜,熬最長的夜。
是的,被試覺得自己吃一片小小的藥丸就足夠健康了,所以就可以去做一些不那麼健康的事。
除了健康、減肥之類的事情以外,你的努力也會被道德許可效應影響。
我們會想當然地認為,進步可以激勵我們更好的前行。
殊不知,進步卻往往成為我們放松的借口。
例如,當你每次看到有用的公衆号文章時,你第一反應是不是收藏或轉發到朋友圈?但後面呢?後面你或許就去做其他事了,因為你覺得你今後會再去看的。
收藏和轉發這種行為,讓你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努力,讓你覺得自己在進步了,所以接下來,你就給了自己先不看的理由。
又例如,你購買了書籍,購買這個行為,已經讓你覺得付出了努力,并且覺得自己已經在向目标發展了。所以你的自我感覺良好,書架上堆滿了沒開封的書。
減肥也一樣,你買了一大堆健身器材,制定好了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減肥餐食譜,這些準備工作,讓你覺得,你真的很用心,很努力了,所以最後器材都挂到某魚,減肥餐也都成了正餐後的附加餐。
我們很容易把過程中的付出當作了目标的完成,從而讓自己感動自己。
實際上,在目标還沒有完成之前,你所做的一切“付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絆腳石。
大家有這種被“道德許可效應”影響的例子嗎?
(歡迎留言中說出自己的悲慘故事)
如何破解?
想要減少這種效應的影響,你需要的強化自身目标感。不要被階段性的“進步”和“努力”,感動了自己。
舉個簡單的例子,像我要減肥,我的目标是減肥10斤。
那麼請你不要被過程中的做了多少運動,吃了多少減肥餐所感動,然後讓自己随意放肆。
每當你想要放肆的時候就稱一下自己的體重,你減了10斤了嗎?目标達成了嗎?
當你這麼做,你就會發現,你每次想要放肆的時候,你的目标都會提醒着你。
那如何增強你的目标感?
1.讓目标要具體化。像減肥,你要具體到減到多少斤。
2.讓目标更容易喚醒你。使目标随處可見。例如,你可以把減肥 10斤這件事寫下來,貼在你的穿衣鏡前,保證你每次看到自己身材的時候看到你的目标。
希望你能夠打破這種道德許可效應,不要把“進步”和“努力”,當作目标已經完成。
我到底為什麼減肥?它給我帶來了哪些好處?始于疫情的肆虐,衷于内心的呐喊
說句非常難以啟齒的話,減肥這件事我大概想了 10 幾年,目标一直是我這個身高的标準體重 73kg,大學的時候覺得底線是 160 斤(當時基本在 150-155之間徘徊),絕對不能超過,沒想到在 2020 年的新年長膘到 197斤,這隻是我恰好上稱稱了一下,記錄到它,可能某個時刻或某一時間段,我的體重早已超過了 200斤,真是一段悲傷的記憶。
正因為如此,減肥這件事對我來說一定會發生,隻是缺少一個契機,原因有很多,比如:為了健康、為了找回曾經的自己、為了給兒子做個榜樣,也為了培養一個好的習慣。
在家辦公就是那個契機,于是這件事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一切好的改變,皆因減肥這樣事
沒有建立習慣的人往往享有最少的自由
養成一個小習慣就會增強個人自控力,所以一個人在變得自律的同時,好習慣會一個接一個的出現,逐步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正因為如此,在瘦下來以後,我除了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還發生了如下變化:
- 保持每天閱讀
- 使用番茄工作法,休息的 5分鐘,我會做一組運動或給兒子洗洗衣服
- 每天22:00--23:00 睡覺,4:30--5:30起床,白天困了就小憩 15分鐘
- 時刻記錄時間花費,了解自己每天做了什麼,浪費了多少時間
- 每天輸出至少一條“卡片筆記”,做積累
- 戒掉手機,每次想拿起手機,就強迫自己先做 5個健腹輪。(這條剛剛開始)
- 睡前冥想。(還沒學會)
- ……
這就是減肥這件事帶給我的改變,希望看到這兒的你,無論身材怎麼樣,都能養成堅持運動的好習慣,這絕對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減肥或是養成一個好習慣,我們總是急着見到效果,殊不知,任何一個突破性的時刻,都是此前積累堅持的必然結果。
覺得對你有幫助就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