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晚餐一般在幾點吃?
2020年7月《臨床内分泌與代謝雜志》(JCEM)上刊登了這樣一個實驗。
實驗團隊選了20名平均年齡在26歲的健康志願者,男女各半,平均體重指數23.2,習慣于22:00~01:00就寝,睡眠時間也固定。
這20人被随機分為兩組,分别在22:00吃晚餐和18:00吃晚餐,均給予等熱量飲食。
随後志願者均在23點入睡。
研究發現,相比18:00吃晚餐的志願者,22:00進餐的人群機體血糖水平較高,且其機體消耗的脂肪量也相對較低。
這意味着,晚餐吃得太晚,非但不利于血糖控制,還很容易令人發胖。
晚飯吃太晚,四種疾病易上門
01消化不良
腸胃有着自己的生物節律,夜間通常是人體胃腸道的“自我休整期”。
若每日進食過晚,受食物的影響,腸胃的自我修複的進程被打亂,腸胃“過勞”,就會導緻消化不良、胃腸動力減弱等疾病。
此外,吃得過晚還容易引起反流性胃炎和食道炎。時間長了,甚至引發胃癌。
而胰腺作為一個消化器官也會因為進食過晚而“被迫加班”,加重其負擔,長期如此會導緻胰腺炎,甚至誘發胰腺癌。
02心血管受損
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會減慢,晚飯吃太晚,未分解掉的血脂易累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可能發展成冠心病。
希臘約阿尼納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顯示,比起吃完飯後一小時内就寝的人,睡覺時間與吃飯間隔60~70分鐘的人,發生中風的幾率降低66%;間隔70分鐘~2小時的人降低76%。
03糖尿病
人體晚間代謝速度減慢,是胰島功能的休息時間。晚餐吃太晚,代謝不掉的部分容易堆積脂肪,導緻肥胖。
過度肥胖易使胰島水平波動異常,誘發糖尿病。此外,脂肪的過度堆積還可能會形成脂肪肝等問題。
04睡眠障礙
一般來說,食物進入胃腸道後,大約在4小時左右才能完全排空。
在此期間,腸胃功能會持續處于旺盛的時期。如果經常進食過晚,且您有餐後立即入睡的習慣,活動的腸胃勢必會影響睡眠質量,導緻失眠多夢等問題。
美國一項研究甚至發現,晚飯吃太晚會損害記憶。
所以說,如果您經常有睡不好的情況出現,一定注意觀察,這是否與進食過晚相關。
晚餐幾點吃最佳?
從内分泌和消化角度考慮,按照晚10~11點入睡來計算,晚餐最好在晚6點左右吃,最遲不要超晚過7點。
不得已吃得太晚,也不要馬上睡覺,間隔至少2個小時後再入睡。
可能有人會問,晚上6點吃飯,10點就會餓了,吃還是不吃?
營養專家建議,如果睡得比較晚,加餐有個最佳時間,就是晚上9點前。
吃點水果、喝一小碗粥、一杯豆漿或者一小杯酸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既能補充營養,還能增強飽腹感。
此外,如果您确實無法按時吃晚餐,那麼不妨把晚餐“分開吃”。
方法也很簡單:
在晚5~6點時先适量進食一些比較容易得到的主食,如三明治、燕麥粥、紫菜飯卷、全麥面包等。
在晚上7~8點時,少量進食蔬菜和肉蛋奶之類的食物。
這樣不會因為晚餐太湊合造成營養不良,也不會因為晚餐吃太晚或太多而影響消化和血糖。
雖然比不上直接晚上6點吃飯,但也是一種避免更大危害的方法。
五種晚餐不值得吃!
01肉菜居多
晚餐肉食過多,一來容易升高血脂、使多餘的脂肪在血管上沉積,二來會加重胰腺負擔,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此前,英國營養科學顧問委員會指出,晚餐時食用過量紅肉和加工肉制品,會使得腸癌的發病風險上升。
一般來說,一頓健康的晚餐應該有如下的食材比例——蔬菜:肉:飯 = 2:1:1。
這裡的蔬菜不包括土豆、山藥等澱粉類蔬菜,最好選擇綠色蔬菜。肉類可以用豆制品和海産品替換。飯代表所有澱粉類食物,比如雜糧米飯、紅薯等。
02吃太多産氣食物
部分人為了減肥,可能會用土豆、芋頭等來代替晚餐。
它們雖是有益健康的粗糧,但在消化過程中會産生大量氣體,如果吃太多易導緻惡心、脹氣、反流等不适,還可能降低晚上的睡眠質量。
03吃得太辣
吃辣雖然能讓人身心愉悅,但卻很容易刺激腸胃,導緻胃食管反流、脹氣、泛酸等症狀,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而且晚上吃得過辣,還會造成部分人胃部灼熱,對睡眠同樣容易産生幹擾。
04大口飲酒
經常在晚餐時大量飲酒, 不僅會對肝髒造成損傷,還會加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大腦功能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05喜食甜品
高糖食物一來容易給腸胃增加負擔;二來其中的糖分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再者,高糖易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造成入睡困難、易做噩夢、易醒等問題。
來源:養生中國綜合健康時報、生命時報、範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大醫教你吃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