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好讀書不求甚解是誰的讀書方法

好讀書不求甚解是誰的讀書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04 19:11:17

好讀書不求甚解是誰的讀書方法(好讀書求不求甚解)1

圖片源自網絡

除了寫寫書評,近一年很少再反複說關于讀書本身,前些天有朋友讓我再聊聊讀書,我想想自己這一年對讀書又有了新的理解,就聊聊吧。

讀書,我現在分為讀有用的書,和讀無用的書。

要說開卷皆有益,我這個有用無用是相對而言的。有目的的讀書,抱着解決某種問題、學習某種知識、精進某方面的技能......去看一些專業性強的書,在我看來,是讀有用的書。

漫無目的的讀書,就很随意了,多以愉悅為主,想到哪裡看到哪裡,文學書籍、小說、詩歌居多。

讀“無用”的書,并非真的無用,我以前曾寫過(無用之書最有用),有時候很多書,看時隻道是尋常,後來卻會影響我們做出重大決定,從而改變人生的軌迹。但是,這隻能看機緣。

佛家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我覺得,讀書應該也有這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大概率那時候還很年輕,也許還沒出校園,沒有生活的壓力,也沒有切實的需求,随着自己的喜好,想看啥看啥;

第二階段,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知識或技能不夠用,又或者是想提升認知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要看的書;

第三階段,已實現人生的大部分價值,也已博覽群書,對人生的領悟有了自己的認識,又回到不帶目的随意翻看各類書籍的狀态。

生活中很多人雖然早已離開校園,但閱讀仍停留在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我現在看來,雖然漫無目的,也要有些選擇。

首先,應該多看名著,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學作品,網絡小說之類的知識快餐,盡量少看。

其次盡量不要重複看某一個作者的書,我以前看過古龍、梁羽生、倪匡、亦舒、瓊瑤......的所有小說,其實一個高産的作者寫多了,難免重複,寫作手法也很難精進,看幾本精典的就好。

另外這個階段的閱讀雖以興趣為主,但也應該盡量閱讀面廣一點。我們常常說“夏蟲不可語冰”,壓根就不知道的東西,别人說了自己也接受不到。

為什麼有的人我們覺得很聰明,什麼東西一說就懂?可能并不單純是他們智商高,而是因為你說的人家本來就知道一些,所以理解得快。一個人的知識越豐富,與外界建立的連接就越多,也更容易識别并抓住機會。

很多人到達第二階段後常常會懊惱,覺得自己浪費了太多時間在第一階段上,但是第一階段其實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第三階段,那麼第一階段看的這些“無用”的書,會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裝飾點綴我們枯燥無味的生活。

至于第三個階段是什麼狀态,我尚未到達不敢亂寫。為什麼我覺得多數人不可能達到?因為第三階段必須心閑身閑,而大部分人到老都達不到财務自由,有的人雖然自己養老不成問題,也免不了要繼續為子孫操心;

還有就是因為第二階段學到的是知識,但要能達到第三階段,還需要智慧,知識可以習得,智慧是無法習得的。

好讀書不求甚解是誰的讀書方法(好讀書求不求甚解)2

圖片源自網絡

我以前看書喜歡摘抄、劃重點,現在卻很少再這樣了。因為我發現現在知識泛濫,每天都會有新的知識吸引我的眼球,大多數摘抄的東西、劃的重點,後來都沒再看過。微信裡收藏了幾百篇文章,也很少有時間再去打開看,而且互聯網讓知識的習得變得容易,想知道什麼,記得關鍵詞,一搜索就出來了。

很多人都跟我說看過的書記不住,我這樣連摘抄和劃重點都省了,是不是說書看過就讓它忘掉呢?并不是的。

我們要知道看書本身并不是目的,學到知識有什麼用?你看一百本書,本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你隻是個書籍閱讀器。隻有當看的書、學到的知識能為我們解決實際的問題時,才有用。

晉陶淵明贊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葉聖陶寫了一本書叫《好讀書而求甚解》,那我們讀書到底要不要細細琢磨,在一字一句上過分深究呢?我覺得也是要視情況而定。

很多時候一本書的精華就隻有幾句話、一兩個觀點,但是如果能引起我們深思,觸動我們的心靈,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或是影響到我們對某件事情乃至整個世界的看法,那麼這本書對我們就有大用。那麼對于這樣的字句就要深究,而其他的,沒觸動你的,暫時可以“不求甚解。”

所以我一直建議看完一本書要寫寫書評,哪怕隻針對其中的某個觀點寫下一段自己的看法。因為寫的過程,會逼着你思考,才能更透徹的理解這本書,更好的消化吸收。

最如果再能将書中的觀點與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聯系起來就更棒了。要知道萬事萬物之間都是存在聯系的,有很多道理是放在哪方面都通用的,關鍵是看我們有沒有找出事物底層規律的能力,我們看書學習也是要鍛煉這種能力。

總的來說,讀書還是苦的,但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要持續做這件很苦的事呢?因為讀書也自有其樂趣。

我有時候開玩笑說,隻要方法得當,讀書真的是包治百病。對抗失眠,讀書;對抗傷心,讀書;對抗貧窮,讀書;對抗空虛,讀書。孩子不聽話了,讀讀育兒書;情緒不穩定了,看看心理學。工作不順利了,讀書提高自己;情感不順利了,閱讀了解人性......

對我來說,閱讀已成了習慣,每天至少會抽出兩個小時閱讀。有時候出去放松下,短時間還好,時間稍長一點,内心就會不安,總有一根線把我往回扯,告訴我該讀書了。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天,送他了一段在别處看到的話:閱讀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人生總是得有幾年的沉澱時間,那段日子,你會很孤獨,落魄,很狼狽,但這段經曆,也許會影響你未來幾十年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