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肚子又叫做腹瀉,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般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治療原則為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對症治療,建議到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是一般細菌、病毒。非感染性腹瀉的常見原因有食餌性、過敏性、炎症性腸病、藥物性、原發或繼發消化吸收不良等。我們一般根據腹瀉時間的長短,将二周以内的腹瀉稱為急性腹瀉。
液體療法:急性腹瀉時,最嚴重的情況是脫水及電解質酸堿失衡。如果孩子大便含水量多且腹瀉次數多,極易合并脫水及電解質酸堿失衡,此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輕症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液,重症需要靜脈點滴補液,否則,可以引起孩子繼發性休克,腎衰竭。
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表示已有脫水現象:(1)嘴唇及皮膚幹燥,失去彈性。(2)尿量減少,甚至無尿。(3)幹嚎,哭的時候流不出眼淚。(4)眼窩叫陷,肉門凹陷。
繼續飲食:繼續原飲食,清淡、易消化為主,适當減少輔食。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或過敏性腹瀉,則需改用無乳糖奶粉。
藥物治療:
1.腸道微生态療法:益生菌口服,如雙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助于恢複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2.腸黏膜保護劑:能夠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道功能,增強腸道的屏障功能。常用藥物:蒙脫石散。
3.外用藥物治療:丁桂兒臍貼,對于孩子拉肚子具有止瀉止痛的效果,并緩解惡心、嘔吐的症狀,可以和益生菌或蒙脫石散聯用,縮短病程,使孩子盡快恢複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