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色東方之色

青色東方之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3 15:28:52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1

2023007

一種顔色

紅,被視作多種紅顔色的集合與統稱,是唐代以後的事。

唐代之前,紅僅是數種紅顔色裡的一種。不同的紅色,有不同的字與義,其來源與屬性大有不同,色彩濃淡及色調冷暖略有區别,生活及繪畫所需亦是不盡相同。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2

《宮樂圖》局部 唐代 佚名

出現在商代甲骨文中的意味着紅色的字,至少有三個:赤、丹和朱。

古籍《考工記》載: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赤、白、黑、黃,正是古人觀念中的正色,此五色與古老的五行相合,繼而與五季(夏之後為長夏)、五音、五官和五髒有了呼應,由此,時人的生活,便于色彩有了微妙而深入的連接,恰如《黃帝内經》所言:五色微診,可以目察。

作為正色的赤,本是不可直接獲取的顔色,其在甲骨文中的字形為上“大”、下“火”,意是大火一樣的紅色,後引申為太陽之色,隐含有熱烈之意,《釋名》記載:赤,赫也,太陽之色也。古文中的赫,是赤色之熾盛,含盛大與顯著意,所以,起點之“赤”,也就多了一層莊重的含義。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3

《快雪時晴圖》局部 元代 黃公望

與赤不同,丹和朱是能夠直接獲取并使用的顔色。

“丹”字的外形,像是井或盤一類的容器,中間的一點,則是位于其中的丹藥,因道家制煉丹藥多用丹砂,所以丹的本義也指紅色的丹砂。丹砂與青雘( huò )都是古代常見的礦物,由兩者分别研制成的顔料,時常出現在繪畫中,正因如此,丹砂與青雘被稱作丹青,成為了中國繪畫的古老代稱。

以丹和青為主色,兼及五色的繪畫十分多見。東晉顧恺之的《洛神賦圖》,流傳有多個摹本,每個版本的構圖與人物大緻相近,觀其色彩細節便可讀出,青、赤、白、黑和黃五個正色,大緻可以涵蓋畫作用色的全部;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圖》更是極緻,畫中一隻鹦鹉立于杏枝之上,得意自适,俏姿可掬,這隻鹦鹉的毛色與五色相近,它象征五個方位,亦象征天下。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4

《洛神賦圖》局部 東晉 顧恺之(宋摹本)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5

五色鹦鹉圖 宋代 宋徽宗

同出現在甲骨文中的朱,是一棵樹的象形,一種樹心為紅色的樹。後來,朱泛指大紅色,也被引指為朱砂。魏晉文學家傅玄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文中的朱,即是朱砂,同時,這段文字也隐含着赤、丹和朱的顔色排序:朱為大紅,深于赤;丹雖也是朱砂(丹砂),但多指朱紅色,因朱紅色含有一絲橙色,因此淺于赤。

朱、赤、丹之後,至戰國時期,“紅”字開始出現。

東漢許慎于《說文解字》中釋讀紅色為“帛赤白色”,意思是絲織物的顔色為粉紅色或桃紅色,由此可以看出,紅是淺于丹的一種顔色。許慎的釋讀,實際還隐藏着另一層含義——紅并非實體,它是抽象的存在,必須依附于絲織物之類的某種物,才能顯現出來。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6

《宮樂圖》局部 唐代 佚名

除去朱、赤、丹與紅,古時仍有多種意為紅的顔色,其中以绛和殷最為特殊。

古籍《說文解字》将“绛”解讀為“大赤”,含有大紅之意,如此,绛與朱似乎有了色彩上的重疊。向前追索,會發現绛亦有绛草的意思,此種植物也被稱作紫草,可做染料,所以,绛應是帶有紫色的“大紅”,深于朱,更深于赤。

色調上,比绛更重的紅色,是為殷( yān )。《左傳》載: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大意是,即使是左側車輪被我的血染成了殷色,我也不能說受傷了。可以想像,染在車輪上的血,凝固幹裂、灰塵覆蓋,應是呈現出了帶有黑色的紅,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中的殷,與赤的字意相近,象征富足、盛大,同時,它也成為了最濃重的紅色之一——黑紅色。

青色東方之色(紅東方之色)7

《中興圖》局部 宋代 蕭照(傳)

繪畫中的多種紅,魏晉之前的畫者,使用起來相對簡單,多是以丹砂等單色礦物顔色為主,單色植物顔色為輔,隋唐之後,用色相對複雜,畫者發覺胭脂染在朱砂上會更紅,藍澱敷染朱砂會更紫,此後,正色之外的更多間色開始出現,繪畫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今時,意為紅的顔色,不盡其數,不過,不論哪個時代,紅似乎都是與我們最近的顔色之一,它象征着吉祥與熱烈,也隐含着幸福與勇敢。多彩的紅,多彩的 2023,與大家分享。

作者:莫一奧,文字工作者,長期從事中西藝術史和人文曆史等泛文化内容寫作,目前所有文章均發布在微信公衆号“LCA”和“莫一奧的”。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